心理健康的标准决定了心理健康的测量,基于不同的理论或者评判标准来测量的心理健康水平肯定是不一致的。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对个体的心理健康进行测量。
(一)常模比较法
常模比较法又称统计学法,是测量心理健康最为常用的方法。常模(norm)是指心理学家以大多数人的心理状态为指标,以大多数人的心理健康的常态分布为依据,编制出标准化的心理量表。常模比较法就是把不同个体测定的结果与常模进行比较,判定其心理健康的水平。如果个体与常模存在统计学差异即可将其划到正常心理之外,并根据差异的大小再分成不同的层次。常模比较法标准统一、使用方便,所以被广为使用,很多经典的心理健康测量量表,如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等都是基于这种逻辑设计的。国内的张大均(2017)等也制定了小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全国常模①。
(二)社会适应判定法
社会适应判定法以个体行为的社会意义及社会适应性为出发点,以社会行为规范
① 张大均,陆星月,程刚,等.小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全国常模的制定[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91-97.为准则,考察个体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的要求,借以判定其心理健康水平。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得到多数人认可就被判断为心理健康,反之则为心理不健康。此种衡量方法虽然在某些时候是正确的,但其局限性也非常明显,因为违反社会行为规范与心理异常是有区别的。违反社会行为规范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由心理不健康而导致的违规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并且社会规范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在实际的工作与生活中,社会适应判定法更多是用来进行初步的判断筛选。因为严格地说,社会适应判定法只是一种社会学标准,并不是心理学的方法。
(三)生活适应评定法(www.daowen.com)
生活适应评定法以个体是否能够很好地适应生活为标准。如果个体能够与周围的环境保持和谐,并能根据环境条件的改变,有效地发挥自己的心理机能,通过适当的行为去适应或改造环境,达到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求,那么这个人的心理是健康的。这一标准最适合心理健康具有适应性的本义,但它在具体运用时易受评价者的主观影响,操作缺乏客观性。
(四)主观病痛法
这是依据个体的主观感受来判断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对自身的心理正常状态会有某种程度的认识,这便是衡量自身当前心理状况的内在依据。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处于严重的焦虑不安、抑郁、情绪低落等状态,即可以说他心理异常。这种衡量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用,但由于它没有统一的外在标准,随意性很大,很难作为一个独立的正式衡量标准来用。
(五)症状判定法
症状判定法以个体是否存在某些生理和心理异常的症状为依据,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判定,此方法临床上应用较多。使用此法取决于判定者对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异常的多种症状的熟悉程度和进行多方面身心检查的细微程度。
以上的各种方法各有优劣,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都是将上述各种方法综合使用,相互参照,以得到较为科学和完善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