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小学心理学:程序性知识的作用及优势

小学心理学:程序性知识的作用及优势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程序性知识的本质是一套操作程序控制了人的行为,包括外显的身体活动和内在的思维活动。我国习惯于把程序性知识称为技能。另一方面,程序性知识一经形成又会促进学生对新的陈述性知识的掌握。长期以来,我国部分学生的能力不强,不善于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固然有多种原因,轻视学生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及运用是其主因之一。其次,程序性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之更好地学习。

小学心理学:程序性知识的作用及优势

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是用于具体情境的算法或一套操作步骤(R.E.Mayer & J.R.Anderson,1987)。如学生写字、运算、绘画、打篮球、操作电脑等。程序性知识的本质是一套操作程序控制了人的行为,包括外显的身体活动和内在的思维活动。由于程序性知识与实践操作密切,解决的是“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是从不会做到会做到熟能生巧的过程,因此也叫操作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我国习惯于把程序性知识称为技能(skill)。

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区别表现在下面几方面:

从基本结构看,陈述性知识是符号所代表的概念、命题与原理表征的意义,掌握陈述性知识的关键是理解符号所表征的意义;程序性知识是对陈述性知识的应用,其基本结构是动作或产生式,形成程序性知识的关键是对操作方法的熟练掌握。

从输入输出看,陈述性知识是相对静态的,容易用言语表达清楚;程序性知识是相对动态的,不太容易用言语表达清楚。

从意识控制程度看,陈述性知识的意识控制程度较高,激活速度较慢,往往是有意识的搜寻过程;程序性知识的意识控制程度较低,激活速度较快。(www.daowen.com)

从学习速度看,陈述性知识的学习速度较快,能在短时期内突飞猛进或积累,但遗忘也较快;程序性知识学习速度较慢,需要大量的练习才会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程序性知识一般属于过度学习,因而保持比陈述性知识牢固。

从记忆储存看,由于陈述性知识具有结构化、层次化的特点,因而陈述性知识的储存呈现非独立的网络性,其迁移具有叠加扩充的特性;程序性知识的储存呈现独立的模块性,程序性知识的迁移具有序列转移的特性。

从测量角度看,陈述性知识通过口头或书面“陈述”或“告诉”的方式测量;程序性知识是通过观察行为,是否能做、会做的方式测量。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程序性知识的形成以掌握陈述性知识为必要条件。学生掌握的陈述性知识越牢固,越有助于程序性知识的形成。另一方面,程序性知识一经形成又会促进学生对新的陈述性知识的掌握。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教师教学的关键是把学生的陈述性知识转变化为程序性知识。首先,程序性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长期以来,我国部分学生的能力不强,不善于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固然有多种原因,轻视学生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及运用是其主因之一。因为学生学习的各种陈述性知识是不能直接转化为能力的,必须通过程序性知识这个中介环节。如学生掌握了分数和小数的概念,必须通过练习,把分数划小数,或把小数划分数,才能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只向学生传授陈述性知识是不够的,必须把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和程序性知识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重视培养学生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能力。其次,程序性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之更好地学习。如学生掌握了读、写、算的程序性知识,在学习活动中就无须把大量时间精力耗费在注意辨认字形,考虑笔画等细节上,而把意识集中到学习任务的最重要方面,从而有助于解决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