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攻击行为危害极大,儿童的攻击性水平越高,今后犯罪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加强对小学生攻击行为的预防与矫正,减少学生之间的伤害,促使他们更健康地成长,是社会、学校、家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借鉴国外校园欺凌问题的治理策略,建立健全的法律体制
在校园欺凌问题的治理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典、挪威、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在国家立法、地方立法、政策措施、项目实施等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这些国家主要通过制定反校园欺凌法、出台相关政策、实施反校园欺凌项目等方式来治理校园欺凌问题。以芬兰为代表的中小学反校园欺凌(Kiusaamista Vastaan,简称KiVa)项目在芬兰取得成功并逐步扩大到英国、意大利、荷兰、新西兰等其他国家,干预效果良好。
KiVa项目具体实施包含有三类措施:一是实施主题课程学习计划;二是构建反欺凌的虚拟学习平台;三是营造全校职工参与和学生家长参与的整体反欺凌氛围。同时,KiVa项目提供了系统的科学干预流程。学校内部设置由三名教师或学校职工组成反欺凌干预小组,共同处理欺凌个案。具体流程为:与欺凌者、被欺凌者进行个别或小组交流,以及系统性的追踪访谈;选定2-4名具有亲社会倾向且声誉良好的同学,鼓励他们给予被欺凌学生支持。同时跟踪、监测、反馈后续情况。当处理欺凌事件一段时间后,在适当的时间点,把霸凌者与受害者聚在一起,再继续辅导、跟踪、监测,确保彻底解决欺凌事件。我国应该借鉴国外校园欺凌行为的治理策略,制订和完善法律体制,建立以国家—社会—学校—学生—家长的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的多位一体的干预机制。
(二)学校要建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攻击行为干预机制
小学生的攻击行为主要以校园欺凌的形式出现,因此,学校在攻击行为的干预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首先,学校要成立以教导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等组成的危机干预小组,建立早期预警、事中及时处理、事后追踪干预的机制;其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识别和干预能力;第三,要将反校园欺凌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尤其要发挥《品德与生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预防和控制小学生攻击行为中的作用;第四,要加强反攻击行为的宣传力度。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少先队活动等途径宣传攻击行为事件,教导学生攻击行为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要受到相应的惩罚,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召开反攻击行为的主题班会活动,传授遭遇攻击时的应对策略,如向同伴求助、及时告知老师和家长等。(www.daowen.com)
(三)加强对同伴的共情训练,改变旁观者的角色
近年来,小学校园欺凌行为频发,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有研究指出,超过一半的小学生曾经既有过校园欺凌经历或受欺凌的经历,也有过校园欺凌旁观经历。热孜万古丽·阿巴斯(2018)、韩婷芷、沈贵鹏(2019)的研究认为,在校园欺凌的情景中,旁观者的行为会影响欺凌事件的走向。旁观者的呐喊助威、煽风点火、置身事外、冷眼旁观等行为是对欺凌行为的正强化,会导致欺凌行为的不断蔓延;积极抵制欺凌行为,保护、安慰受害者的旁观行为能够阻止欺凌行为的恶化。因此,防治校园欺凌行为的关键在于唤醒旁观者的抵制意识。
马境(2018)的研究表明,可以通过提高小学生的共情水平促进亲社会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小学生在校园欺凌中积极帮助受欺凌者的行为,减少消极的旁观行为。因此,教师要通过角色扮演、游戏体验、团体交流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的同伴体验和感受被欺凌者的无助与痛苦,以增加他们的同理心与责任感,鼓励他们参与到反校园欺凌行动中来,减少欺凌行为的发生。
(四)重视家校合作,共建预控机制
小学生的攻击行为既受学校教育影响,也受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影响。因此,小学生攻击行为的预防和控制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联络群等形式传达学生攻击行为的事件及处理结果,引起家长的重视。同时,学校要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帮助他们如何辨别孩子是否陷入欺凌事件。若发现有欺凌行为应及时向学校汇报,共同商讨补救措施和制订矫正方案。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示范,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与孩子沟通,学会倾听与理解,避免暴力型的教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