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小学生认知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教育与社会环境等的综合影响,小学生的攻击行为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攻击行为发生率较高且以工具性攻击为主
攻击行为在小学生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不良行为。邓家梅、戴健林(2010)的研究指出,有过直接攻击行为的小学生所占比例最高,接近被试人数的四成。王莉(2018)的研究发现,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大多是由打击报复、争夺物品和空间所引起的,而由其他原因引起的攻击性行为相对较少。小学生的攻击行为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呈减少的趋势,但仍占很大的比重。李琛(2018)的研究也显示,3-6年级的小学生攻击行为中敌意的得分最高,然后为言语攻击和愤怒,躯体攻击的得分最低。高年级的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躯体攻击越少,但心理上的攻击,尤其是敌意等出现得较多。这些研究说明,小学生缺乏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更倾向于采用攻击行为的方式来解决。
(二)攻击行为具有性别、年龄的差异
攻击行为在男女小学生的身上存在性别差异。大部分的研究表明,男生攻击行为普遍高于女生,男生更倾向于身体攻击,女生更倾向于语言攻击。姚荣英(2012)等的研究指出,男生攻击行为得分高于女生,且总分及身体攻击、愤怒和敌意因子较高,而女生的总分及语言攻击、间接攻击等的得分较高。(www.daowen.com)
进入小学之后的孩子,尤其是高年级的小学生的攻击行为会明显减少。这主要是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能够区分有意或偶然的目的,能够宽容他人的过失行为。但总体而言,这种区分的能力在整个小学阶段来说还比较弱,因此在小学生中攻击行为还是普遍存在的。也有研究表明,小学生一旦有攻击行为,在总体表现上就会相当稳定,如6-10岁小学生所表现的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的数量,与10-14岁时的恐吓、侮辱、取笑同伴、竞争的倾向有关。
(三)攻击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
小学生攻击行为的产生既有自身的因素也有外部的因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小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中,主要集中在父母的教养方式、小学生的人格特征、社会环境以及学校教育等因素上。
家庭教育对子女采取消极、敌意、打骂等暴力型的教养方式,或者家庭教育对子女采取管教松散的溺爱型或放任型的教养方式,都会导致增加小学生攻击行为的出现。有研究指出,小学生攻击行为与他们的人格特征有一定的关系。王俊、余毅震(2006)的研究表明,有攻击行为的学生精神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高精神质者个性特征表现为孤独、不关心他人、缺乏情感和同情心、难以适应外部环境、好进攻、对人抱敌意、残酷、固执、倔强、喜欢寻衅搅扰、干奇特事情,有不顾危险的倾向,提示高精神质是攻击行为学生的个体特征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