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是一种有控制的观察,是实验者人为地使被实验对象发生心理现象,对产生其心理现象的情境或影响现象的条件加以操纵、变化与控制的观察,进而揭示出特定条件与其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实验法分为下面三种:
(一)实验室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在实验室内利用一定的仪器进行心理实验,通过实验获得人的心理现象的某些科学依据。采用该方法可以研究小学生高级神经活动发展的特点,以及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发展特点。如用脑电图仪测定小学生思维活动时脑电波变化的情况;用眼动记录仪记录小学生阅读课文时眼动的过程。实验室实验的主要优点在于其控制较严格,所获得的数据可重复性高、比较可靠,结论经得起考验。但它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在于实验室情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可能会使学生产生不自然的心理状态。因此,这种方法很难用于研究学生的道德认知、个性品质等复杂的心理特点。
(二)自然实验法
自然实验是指在日常生活和活动的自然条件下,引起或改变影响被试的某些条件来研究其心理特征的变化。例如,在《课外体育活动方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中,研究者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结合运动影响心理健康的4个因素,即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频率和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开发了武术操、篮球与软梯训练结合、轮滑与趣味游戏结合等3套不同的课外体育活动的方案,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3套课外体育活动方案对实验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有积极影响[5]。(www.daowen.com)
自然实验法能较好地反映教育实际的情况,可以对变量进行一定的控制,使研究达到一定的精确程度。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在自然的活动条件下进行实验,难免出现种种不易控制的因素,给因果分析带来障碍,花费较多,所需技能也较复杂等。
(三)教育实验法
教育实验是把被试心理的研究与一定的教育和教学过程结合起来,探讨其心理过程或个性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例如,在《小学生快速阅读训练的实验研究》[6]中,研究者选择条件大致相同的小学四年级的两个教学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一个作为实验班,一个作为对照班。实验班每周进行两次快速阅读训练,由任课的语文教师主持,每次训练大约15分钟左右。对照班不进行训练,按原来的方法上课。实验结束后,对两个班的学生都进行快速阅读测试,结果发现快速阅读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小学生实验班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学习成绩。
教育实验在小学心理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教育实验把师生心理研究与教育实际密切联系起来,其研究结果可以直接为教育实际服务。当然,教育实验与一般自然实验一样,很难严格控制实验变量,花费时间较长。此外,教育实验必须得到学校、教师的密切配合。进行教育实验必须遵守教育性原则,不允许对教育实验中的学生采取消极的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