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不是凭空作出的,而是依据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通过标准化心理测验所得到的数据和调查研究的事实,经过科学的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状况
社会的不断进步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不但成年人在承受着越来越沉重的压力,就连本该天真烂漫的小学生们也要承受来自学习、生活的种种压力。重重压力使得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广大心理卫生工作者在呼吁全社会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同时也对此做了大量的调查,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的心理卫生工作者就着手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1981年,叶广俊对北京市473名小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现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儿童达17.3%。1982年,骆伯巍和徐建成对487名上海小学生的调查表明,具有心理健康问题儿童的检出率为21.2%。1983年,骆伯巍和陈家麟对江苏、浙江两省的1095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各种心理卫生问题的检出率,城市学生为18.77%,农村学生为14.22%,城乡检出率差异显著。就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性别特点来看,除神经功能障碍外,不良习惯、品性障碍以及多动症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多于女生。从年龄方面来考察,可以发现除神经功能障碍以外,儿童多动症、不良习惯和品性障碍在小学三年级表现最突出;在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中,情绪方面比正常学生更多地表现出不乐观、不稳定、易激怒和过分忧虑等特点,性格方面比正常学生更多地表现出自卑、孤僻、任性、不听话、易急躁、易冲动和粗心大意等特点。
1987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会同世界卫生组织与夏威夷大学合作,对上海市4岁以上的幼儿以及小学到高中的学生进行的心理卫生调查显示,27%的孩子有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厌学、冲动、焦虑、忧郁、出走、攻击、任性、自卑等。
北京市1989年对2423名小学生进行的“儿童行为问题问卷”的调查发现,有行为问题的儿童的检出率为13.16%。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唐慧琴、忻仁娥等人,联合19个省、市、自治区大中城市的心理卫生工作者组成全国22个城市协作调查组,采用阿肯巴赫和埃德尔布罗克(T.M.Achenbach&C.Edelbrock,1983)编制的“儿童行为量表”中国标准化版(1992),对24013名4~16岁城市儿童进行了测查。结果显示:各类行为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2.93士2.19%,其中男性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3.4%,女性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5%;4~5岁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4%,6~11岁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4.1%,12~16岁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0.86%,独生子女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3.5%,两个子女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1%,三个以上子女中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3.4%。
天津市1995年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小学生中有各种焦虑情绪的占28.9%。其中“厌学”情绪,“一到学校就感到紧张”的,在小学三、五年级分别为12%和35%;“考试紧张,影响正常发挥”的分别为28%和60%;“烦恼时没处说”的分别为38%和59%;而“学习有热情”“觉得每天生活充实有意义”的只有72%和51%。
运用阿肯巴赫等的“儿童行为量表”,对山东省6个城市2941名6~11岁儿童行为的调查发现,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3.8%(郭传琴等,1995)。深圳地区对2040名4~16岁儿童行为的调查发现,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3.3%(尤三力等,1995)。武汉地区对975名4~16岁儿童行为的调查发现,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1.5%(邓鸿云等,1995)。运用拉特(Rutter)的“儿童行为量表”,对内蒙古牧区1511名蒙古族儿童行为的调查发现,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9.6%(李秀莲等,1995)。1997~1998年,中科院心理所的王极盛教授,对北京市8869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小学生存在下面这些心理行为问题:(1)强迫现象占31.22%,其中存在轻度问题者占28.9%,中度问题者占2.0%,偏重度问题者占0.3%;(2)偏执占24.8%,其中存在轻度问题的有20.4%,中度问题占3.7%,偏重度问题者占0.7%;(3)敌对占23.1%,其中存在轻度问题者占17.1%,中度问题者占4.7%;(4)人际关系问题占31.4%,其中轻度问题者占24.3%,中度问题者占6.1%,偏重度问题者占1.3%;(5)抑郁占32.6%,其中存在轻度问题者占26.6%,中度问题者占5.2%,偏重度问题者占0.8%;(6)焦虑占28.6%,其中存在轻度问题者占21.8%,中度问题者占5.4%,偏重度问题者占1.4%;(7)学习压力问题占36.7%,其中存在轻度问题者占26.1%,中度问题者占8.4%,偏重度问题者占2.1%;(8)适应占34.6%,其中存在轻度问题者占29.7%,中度问题者占4.5%,偏重度问题者占0.4%;(9)情绪波动占35.0%,其中存在轻度问题者占27.7%,中度问题者占6.2%,偏重度问题者占1.1%;(10)心理不平衡性占35.0%,其中存在轻度问题者占28.3%,中度问题者占4.7%,偏重度问题者占0.4%。从总体上来看,在被调查的8869名小学生中,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占32.0%,其中总体心理健康存在轻度问题者占28.0%,中度问题者占3.9%,偏重度问题者占0.1%。
广东中山市德育研究会心理教育课题组为了解小学生健康状况,在城区、农村数所小学中随机选取了647名五、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有“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等八个项目。结果显示:28.7%的学生需进行心理辅导。在647人中,对人焦虑方面被检出人数最多,共64人,占9.9%,有自责倾向者占8.8%,其次分别是有恐怖倾向(5.9%)、冲动倾向(5.4%)和身体症状(5.1%)。在被检学生中,对人焦虑表现最为突出,如“当你受到批评时,心里是否不愉快”,选择“是”者占75.2%;“当你受到老师批评时,心里是否总是不安”,选择“是”者占66.61%;“人家在背后议论你,你是否感到讨厌”,有46.83%的人作出肯定回答;经常觉得有同学在背后说他坏话,以及在学习时,如果有人注意他,他心里就很紧张的学生人数也较多,各有256人。在自责倾向方面,“学习成绩不好时,认为自己不用功”,“在参加一些比赛时,一出错就特别留意”,“在失败后,总是认为是自己的责任”也都占大多数。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沃建中博士主持“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对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开展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课题组按照国际标准,分别在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五个地区抽样选取了16472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心理基本健康的比例是79.4%,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6.4%,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4.2%;在此次心理健康的调查中发现,在小学生中存在中度以上心理行为问题按比例排列依次是人际关系、情绪状态、自我控制、动机、自我概念和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评价。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从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良好的,但由于全国小学生基数大,即使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比例只占百分之几,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更何况存在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也有可能发展为严重心理问题。因此,我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方面的问题。由于学习压力过大、教育要求过高而引起的厌学、弃学、逃学行为;视学习为最大的痛苦,抄袭他人的作业,对考试产生焦虑甚至达到恐惧程度。
第二,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不能和父母、教师形成亲密关系,不服从父母、教师的管教,与同学关系紧张,鲁莽好斗或者过分胆怯、退缩,缺乏知心朋友,总是独来独往。
第三,情绪方面的问题,如情绪抑郁、冷漠、缄默、易于幻想或者情绪波动较大,容易被激怒,过分焦虑引起的神经质式的敏感、多虑、多疑、害怕、烦躁不安,过分依赖父母等。(www.daowen.com)
第四,道德品质方面的问题,如打人、骂人、破坏公共财物、说谎、偷窃、过分任性、离家出走等。
为此,可从如下方面帮助小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一)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我们的家长和教师都较为信奉高标准、严要求这一信条,认为只有如此,孩子才能有出息。实际上,过高的要求,不但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挫折感。对于有的孩子来说,尽管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还是不能达到家长和教师的要求。但在教师和家长的眼里,他们只看到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这一结果,却没有看到孩子为此所付出的努力。教师和家长不仅不从自身的角度来反思是不是对孩子的要求过高,反而认为是孩子在思想上没有重视起来,只有通过反反复复的思想教育才能奏效。为了引起孩子思想上的重视,教师引经据典给学生大谈学习的重要性,家长痛心疾首地和孩子进行大清算——在孩子身上他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代价。对于这些做法,如果不考虑其良苦用心,说是“精神虐待”一点儿也不过分。以成败论英雄的考核标准,不但容易让孩子丧失继续追求成功的热情,也为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埋下了祸根。只有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孩子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在制订学习目标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要搞一言堂,全由教师或者家长说了算。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往往有过高估计自己孩子学习能力的倾向。谁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在学习能力上存在个别差异,这是一种客观事实,我们必须接受这种现实。还有,在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扮演的不只是高高在上的监督者角色,更多的应该是支持者的角色。在某种意义上,精神支持比单纯的物质支持更重要。在这个问题上,有的家长常犯这样的错误:认为自己在学习、生活条件上以最高规格来满足孩子,对孩子的学习也就拥有了发号施令的绝对权利,这与其说是在培养、教育孩子,倒不如说是在和孩子进行一种交易。到最后,可能还是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二)培养挫折的承受能力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因此,我们不是怎样设法减少孩子可能遇到的挫折情境,而是帮助孩子以正确的方式和心态去对待困难和挫折。首先要摒弃遇到挫折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的错误思想。我们虽然常常将“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挂在嘴边,实际上却仍以成败论英雄,尤其是在学习成绩上。如果考试成绩好,不但有父母给予的各种物质上的奖励,还有教师给予的表扬和青睐。一旦考试成绩不好,不但要挨父母的白眼,还要接受教师毫不留情的批评。这就无形之中让孩子意识到,只有成功才能受到别人的认可,一旦失败就意味着不可救药。对于失败的过度恐惧,常常导致考试焦虑,甚至考试恐惧。不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是如此,即使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同样深受其苦。曾经有一个学习成绩一向很好的小学生向心理热线诉说自己的苦恼。他说别看自己因为成绩好而受到教师、父母的宠爱,就以为他过得很开心,其实,他过得也很辛苦,因为在父母和教师的眼里,自己已经是成功的代名词了,失败是不可能发生在他身上的。为此,他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来维护自己的形象;如不然,一旦稍有差错,责备就接踵而来。小小年纪就背负着如此沉重的心理包袱,久而久之,心理上出现毛病就不足为奇了。对待挫折很重要的一方面是能够对挫折进行正确的归因。有的孩子对于挫折的归因总是倾向于外界或者他人,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久而久之,很容易养成推卸责任、怨天尤人的不良习惯。
(三)培养情绪调控能力
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有助于小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益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小学生之间发生人际关系的冲突,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当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好冲动的小学生尤其是如此。因此,教师要及时抓住机会,教会小学生一些简单易行的情绪调控方法和策略。比如,对于那些情绪容易冲动的同学,可以让他请一个稳重的同学在自己情绪冲动前提醒自己;在感觉到压力太大的时候,可以通过写日记、谈心的方法来舒缓压力;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可以听听音乐,散散步。小学生掌握了一些具体的情绪调控方法,可以大大降低心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四)悦纳自我
悦纳自我是建立在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的。对于一个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人来说,很难做到悦纳自我。因为悦纳自我,就是能够容忍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俗话说,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任何人自身都存在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缺点,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也是人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我素质的内在需要。容忍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不意味着对自己的不足和缺点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而是在承认自己存在不足和缺点的前提下,采取积极的行动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克服自己的缺点。不能悦纳自我的人容易变得自暴自弃或者形成强烈的自卑感。要让小学生能够悦纳自己,一方面是自身要具备自我反思评价的能力。与他人的比较的目的不是给自己贴上一个像“我是差生”“我是一个不受大家喜欢的人”之类的标签。而是要通过比较,认识到自己在群体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寻找以后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家长和教师要正确评价孩子。有的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唯成绩论,至于其他方面的长处、优点则被完全忽略。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拿周围诸多人优点的集大成来进行说教,比如说“×××的学习比你好,×× ×的书法比你好,×××的钢琴水平比你好”等。孩子听到这些话后,可能觉得自己简直一无是处,反正努力也没有用,索性放弃算了。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学习好的那个同学可能体育不如你的孩子,书法好的那个同学可能学习不如你的孩子。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家长和教师,不只是给孩子挑刺,而是给孩子一个认识自己的角度,通过这个角度既能够看到闪光点也能够看到不足之处,对于任何一方面都不存在盲区。
(五)学会人际交往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需要得到别人的关心、支持和重视,因此不可避免要与他人进行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心理健康所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所以,让小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应该让小学生认识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彼此的权利和责任,要平等对待对方,要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其次,要乐于与他人交往,能够与同伴合作,能够与教师和家长沟通、交换意见。同时,在人际交往中不能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还要关心他人的需要,懂得体谅他人。再次,要让小学生有正确的沟通技巧和有效的交往态度,能够宽以待人,真诚地赞美他人,也能够接受善意的批评。最后,要让小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保持人格的独立和完整。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有自己独特的行为模式,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能够适当迁就别人,随和的态度在人际交往中是必要的,但是这种迁就是有限度的,随和并不意味着放弃原则,更不等于失去自己完整的人格。
(六)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小学阶段是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从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着手也是发展小学生品德最有效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首先,要制订具体细致的行为规范。由于小学生的道德认识有限,对于许多事情还不能作出是非、善恶的判断,因此必须依靠具体的行为规范来加以引导。有许多小学生之所以犯错误,并不是他们故意去犯错误,而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因此,当孩子们犯错误的时候,不要只是用大道理来批评教育孩子,而是要告诉他们究竟错在哪里,这样才不至于下次犯同样的错误。其次,在行为规范执行的过程中,教师要有耐心,要做到公正。小学生由于自制力差,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违反行为规范,因此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有急躁情绪,经过几次耐心示范,他们就会自觉遵守行为规范。对行为规范的执行不但要严格,而且还要做到公平。有的教师因为是成绩好的学生违反了行为规范就手下留情、网开一面。这样做固然是给个别同学留了面子,但却降低了教师在大部分学生中的威信,不利于以后工作的开展。再次,要树立榜样。树立榜样也是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树立榜样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而不是在学生面前建立一座高不可攀的道德高峰。因此,我们树立榜样的时候不要一味地寻找那些高、大、全的人物,我们完全可以在学生能够直接感知到的人群中树立榜样,这样学生更能找到学习的切入点。总之,为使小学生身心健康地全面发展,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有针对性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