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足球传球技术及方法详解

足球传球技术及方法详解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传球的目的,还可分为向脚下传和向空当传两种。脚内侧踢球用途广泛,在比赛中多用于各种短传配合以及空中传球。空中球直接传递时,大腿在踢球前先抬起,小腿拖在后面,脚内侧对正出球方向,利用小腿摆动平击球的中部,如要踢出低球或高球,可触球的中上部或中下部。脚背正面踢空中球时,支撑脚的选位要稍远,以使踢球腿能顺利地摆踢发力为原则,并根据来球的高度和出球的目的选用抽击、弹击或摆击等踢球方法。

足球传球技术及方法详解

传球是集体配合的基础,它是完成战术配合、创造射门机会的主要手段。选择传球目标、掌握传球时机和控制传球力量是传球的主要战术内容。按传球的距离可分为短距离传球(15米以内)、中距离传球(15—29米)和长距离传球(30米以上);按传球的高度可分为地滚球、低平球和高空球;按传球的方向可分为直传、斜传、横传和回传。

根据传球的目的,还可分为向脚下传和向空当传两种。比赛中向空当传,特别是向前方空当传可以增加进攻速度,能有效地渗透防守线,对对方的威胁最大,向空当传是传球的主要形式。但比赛实际也需要向脚下传和横传、回传,这些传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控制球,掌握比赛的节奏,为有效地向前、向空当传做好准备。过多地向脚下传和横传、回传虽能控制球,但对对方的威胁甚小;而单一地向前、向空当传虽推进速度快,但易被对方识破而降低进攻成功率。所以,两者必须有机结合、灵活应用,才能达到最佳战术效果。

传球技术是足球各项技术中的前提与保证,是足球场上的语言,是足球运动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环节。纵观世界足坛强国从欧洲的意大利、法国、荷兰、德国到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无一不是注重传球的准确性、合理性、实用性,在比赛中打出淋漓尽致的配合,让世人领略到足球魅力的所在。近观亚洲劲旅日本、韩国,通过近几届的世界杯奥运会,尤其是在亚洲各项重大赛事中的表现,使两队在近几年推行的足球技术得到了回馈。在比赛中传球的准确性、快速连续的一脚短传、大范围的长传转移,无一不体现出场上宽阔的视野、精湛的脚法和传出球的时间、高度、速率及落点上。在近两年国内青少年U系列足球联赛中,表现好的队伍主要体现在传接球失误少、成功率高上。各种技战术配合所依赖的正是足球运动中至关重要的技术—传球。在一场比赛中,最经常用到的就是传球。几乎所有的进球都需要经过传球来完成,同时传球也体现了足球这个团体项目里配合的重要性。

英国人有个理论,不会传球的人,就不会踢球,可见传球在足球里的重要性;而西班牙人控球,尽可能地把球控制在自己脚下,这样才能多进球。在防守、进攻时,致命的传球才是每个球队核心所在。传球是足球运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没有传球就绝对没有射门。

比赛中当控球者同时可向几个队员传球时,应传给对对方威胁最大的队员,一般向前、向空当跑的队员对对方的威胁较大,就应及时、准确地将球传向向这些空当跑的队员。

传球技术是指比赛中运动员用脚的某一部位将球传向指定的目标。传球按照脚的部位可分为:脚内侧、脚背正面、脚背内侧、脚背外侧、脚尖与脚跟六个部位的传球。

脚内侧踢球(又称脚弓踢球)是踢球时最常使用的部位,它触球的面积比脚的其他部位都大,这使得在踢球时可以更容易地控制住球。因此,脚内侧踢球是进行短距离传球和射门的理想方法。但由于脚内侧踢球时要求大腿前摆到一定程度需要外展且屈膝,故大腿与小腿的摆动都受到限制,因此,出球力量较小。脚内侧踢球用途广泛,在比赛中多用于各种短传配合以及空中传球。

脚内侧踢地滚球是运动员有目的地用脚的内侧,将球踢向预定目标的技术动作。直线助跑,支撑前的最后一步稍大些,支撑脚踏在球侧约15厘米处,膝关节微屈,脚趾指向出球方向。踢球的那条腿以髋关节为轴由后向前摆动,膝踝关节外展,脚尖稍翘,以脚内侧对准来球,当膝关节摆至接近球体上方时,小腿加速前摆,击球刹那,脚跟前顶,脚型固定,用脚内侧击球的后中部(如图2—1所示)。

图2—1

脚内侧踢空中球时,支撑脚踏在球的侧后方15厘米左右处,膝盖稍弯曲,踢球脚稍向后提起,膝盖外转,脚尖稍翘起,前摆时小腿加速,脚迅速外转90度,脚掌与地面平行,脚腕要用力,用脚内侧触球的后中部,将球向正前方踢出。空中球直接传递时,大腿在踢球前先抬起,小腿拖在后面,脚内侧对正出球方向,利用小腿摆动平击球的中部,如要踢出低球或高球,可触球的中上部或中下部。向左传球时,传球脚的脚内侧对正出球方向,由右向左侧摆,用推送或敲击动作将球传出;向右传球时,以支撑脚的前脚掌为轴,身体向右扭转,使传球脚内侧对正出球方向推送球。

(1)踢球腿膝踝关节外展角度不够,脚趾没勾翘,击球脚型不正确,影响击球效果。

(2)踢球腿直腿击球,出球乏力。

(3)支撑脚位置靠后,击球刹那脚型不固定,出球不顺畅。

(1)可进行分解练习或无球模仿练习,也可结合固定球进行练习。

(2)在练习中强调支撑腿最后一步跨出的距离,使腿后摆充分伸展,膝关节放松。(3)踢定位球时,确定支撑脚的支撑点,运用敲击的方式固定脚型。

脚背正面踢球(又称正脚背踢球),其动作特点是摆幅相对较大,摆踢动作顺畅、快速以便于发力,适用于远距离的发球和大力射门。但出球路线或性能缺乏变化,其踢出球的性质多为不旋转的直线球,但也用来踢前旋球。脚背正面踢球在比赛中多用于踢定位球、反弹球、地滚球、空中球。

脚背正面踢定位球时,是运动员有目的地用脚背正面将球击向预定目标的技术动作。直线助跑,最后一步稍大并要积极着地,支撑脚在球的侧方约10—12厘米处,脚尖正对出球方向,膝关节微屈,踢球腿是在支撑脚前跨和助跑的最后一步蹬高地面时,顺势向右摆起,小腿弯曲。在支撑脚着地的同时,以髋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由后向前摆,当膝盖摆至接近球正上方的刹那,小腿做爆发式前摆,脚背绷直,脚趾扣紧,以脚背的正面击球的后中部。踢球后,踢球腿顺势前摆落地(如图2—2所示)。

图2—2

脚背正面踢反弹球时,要准确地判断来球的落点、反弹的时间和角度,选好支撑脚的位置,在击球的刹那,踢球腿小腿加速前摆抢点击球,在球反弹离开地面时击球的后中部。

脚背正面踢地滚球时,脚趾应对准出球的方向,击球部位应准确,以保证击球能发上力。同时对准速度较快的来球,要通过摆踢力量和方向的调整,消除其初速度对出球方向的影响。

脚背正面踢空中球时,支撑脚的选位要稍远,以使踢球腿能顺利地摆踢发力为原则,并根据来球的高度和出球的目的选用抽击、弹击或摆击等踢球方法。

(1)支撑脚选位不当,影响摆踢发力和击球效果。

(2)击球刹那、脚型不稳,脚尖上挑,影响出球力量和方向。

(3)踢球腿摆踢路线不直,身体后仰,膝关节没有顺势上提,出球方向不正,将球踢高。

(1)进行徒手模仿练习,在强调支撑脚位置的同时,采用分解动作和固定球进行体会动作的练习。

(2)在练习中固定脚型,稳固脚的击球部位,增大支撑腿最后一步跨出的距离,使后摆腿充分伸展,膝关节放松。

(3)强调用中等以下力量击球,控制击球点,运用敲击的方式固定脚型,使踢出的球低、平、直。

脚背内侧(又称内脚背)踢球的特点是摆踢动作顺畅、幅度大,脚触球面积大,出球平稳有力且性能和路线富于变化,适用于中远距离传球和射门。

脚背内侧踢定位球是运动员有目的地用脚背内侧将球击向预定目标的技术动作,是用第三、四、五跖骨体接触球的一种踢球方法。斜线助跑,助跑方向和出球方向约成45度,支撑脚踏在球侧后,脚趾指向出球方向,膝关节微屈,重心稍倾向支撑脚一侧。在支撑脚踏地的同时,踢球腿以髋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由外后向前内略呈弧线摆动,膝踝关节稍外旋,当膝关节摆至接近球体的内侧上方时,小腿加速前摆。击球时,膝关节向前顶送,脚背绷直,脚趾扣紧并斜下指,以脚背内侧击球的后中下部。击球后,踢球腿顺势前摆落地(如图2—3所示)。

图2—3

脚背内侧踢地滚球,要注意调整身体与出球方向的角度关系,以便踢球腿的摆踢发力。

脚背内侧搓踢过顶球,踢球时脚背略平,插入球的底部做搓踢动作,击球后脚不随球前摆。

脚背内侧踢内弧线球时,击球点在球的后外侧,击球刹那,踝关节内旋发力,脚趾勾翘,使球内旋并呈弧线运行。

(1)支撑脚选位不当,脚趾没对准出球方向,影响摆踢动作的完成。

(2)击球刹那,膝关节不向前顶送,而是顺势内拐,出球呈侧内旋。

(3)踢球腿后摆动作紧张,影响前摆速度,击球发力不足。

(4)支撑脚偏后,击球时身体后仰,出球偏高。

(1)进行助跑后的模仿踢球练习,体会支撑脚的位置,注意身体的协调配合。

(2)在练习中,增大支撑腿最后一步跨出的距离,使后摆腿充分伸展,膝关节前顶,放松做随前动作。

(3)踢内弧线球时,强调触球的正确部位,踢球脚翘起向出球方向顺势前摆。

脚背外侧(又称外脚背)踢球时,脚腕的灵活性较大,摆腿方向变化较多并且在助跑时又是正常的跑动姿势,故其出球隐蔽性较强,在足球比赛中各种距离的弧线球及非弧线球均可使用。

脚背外侧踢定位球是用第三、四、五跖骨体接触球的一种踢球方法,是运动员有目的地用脚背外侧将球击向预定目标的技术动作。预摆动作小、出脚快,能利用膝、踝关节的灵活变化改变出球方向和性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是一种具有较强实用性的踢球技术,同时也是一种较难掌握的踢球技术。直线助跑,支撑脚踏在球侧,脚趾指向出球方向,膝关节微屈。在支撑脚前跨的同时,踢球腿的大腿顺势后摆,小腿后屈。前摆时,大腿以髋关节为轴带动小腿前摆,当膝关节摆至接近球体上方时,小腿加速前摆,脚背绷直,脚趾向内扣紧并斜下指,以脚背外侧击球的后中部。击球后,踢球腿顺势前摆落地(如图2—4所示)。

脚背外侧踢地滚球时,对踢球腿同侧的来球多用直线助跑,对异侧的来球多用斜线助跑,支撑脚要适当提前选位着地,其他动作则同踢定位球的技术动作一样。

图2—4

脚背外侧踢外弧线球时,支撑脚踏在球侧后方,踢球腿略呈弧形摆踢,作用力方向与出球方向约成45度,击球点在球内侧后部,脚型同踢定位球。击球后,踢球脚向支撑脚侧斜摆,以加大球的外旋力量。

脚背外侧弹踢球是一种与以上各种方法均不同的踢球方法。其摆腿方法是以膝关节为轴的小腿爆发式弹摆为主,其摆动方向为前摆、侧前摆、侧摆,击球后踢球腿迅速收回。由于这种踢球方法的踢球腿摆幅较小,并且是以小腿摆动为主,故完成动作快而突然,并且隐蔽性强,多用于快速运球中的传球。

(1)支撑脚选位不当,影响摆踢发力。(www.daowen.com)

(2)摆腿时髋关节内转或直腿击球,击球发力不足。

(3)膝、踝关节旋内不够,影响击球的准确性和前摆速度,击球发力不足。

(4)击球刹那,脚型不稳,脚尖上翘,出球不稳。

(1)进行模仿踢球练习,确定支撑脚的位置或结合固定球的练习注意体会触球点和脚的触球部位。

(2)在练习中,身体伸展,重心前移,使后摆腿充分伸展,强调击球后膝关节和踝关节固定。

(3)踢外弧线球时,强调触球的正确部位,踢球脚向前摆动时,脚尖向支撑脚一侧略微转动,膝关节前倾向支撑腿一侧内旋,并放松做随前动作。

脚尖踢球是脚尖部位触及球的一种踢球方法。这一技术的特点是发挥踢球脚的最大长度,去踢距离身体较远的球(如图2—5所示)。

图2—5

(1)支撑脚选位不当,影响摆踢发力。

(2)摆腿时髋关节内转或直腿击球,击球发力不足。

(3)击球刹那,脚型不稳,出球不稳。

(1)无球模仿练习,不触及球,主要练习技术动作。

(2)有球模仿练习,轻触球的重心部位,熟练技术动作。

脚后跟踢球是利用脚后跟接触球的一种踢球方法。由于这种踢球的方法受到人体结构特点的限制,因而出球力量小,但由于球的轨迹向后,隐蔽性较强,在足球比赛中多用于短距离传球和交叉掩护配合(如图2—6所示)。

图2—6

(1)支撑脚做反关节动作,影响摆踢发力。

(2)击球刹那,脚型不稳,触球位置不准,出球不稳。

(1)无球模仿练习,熟悉技术动作。

(2)有球模仿练习,轻击球的后中部。

头顶球技术的种类主要以顶球时运用头的部位来区分,正确的部位只能是前额骨的正面和侧面。在每一种技术中,由于头顶球前的准备动作不同,又可分为原地和跳起,跳起时又可分为单脚起跳和双脚起跳。由于头顶球方向的不同,又可分为向前、向后和向两侧顶球。

由于前额正面坚硬平坦,触球面积大,而且处于头的正前方和两眼上方,便于在顶球时观察来球的周围情况,使击球准确有力。

原地顶球时先选好站位,使身体正对来球方向,两脚前后开立,膝关节微屈,重心在后,两眼注视来球,判断好来球的速度,做好准备工作。两腿前后开立,腰部前挺、胸部上提、下颌平收、两臂自然张开,上体后倾、身体重心放在右脚上,顶球时后脚迅速蹬地,上体由后向前摆动,在即将触击球的刹那,两腿迅速用力蹬伸,以腰腹和颈部的快速摆动主动迎击来球。击球时,颈部肌肉保持紧张,两眼注视出球方向(如图2—7所示)。

图2—7

原地双脚跳起头顶球时,身体正对来球,两脚左右开立约15—20厘米,脚尖稍内转,膝关节微屈,上体稍前倾,两臂屈肘后伸,身体重心平均落在两脚上,两眼注视来球。起跳时,两臂由后向前上方振臂,同时弓身,提胸、收下颌、两脚积极用力蹬伸,在跳起上升的过程中挺胸展腹,两臂自然张开,两眼注视来球,当跳起最高点准备顶球时,身体成背弓,当球运行到身体垂直部位前的刹那,快速收腹,折体前摆并且甩头,用前额正面将球顶出,顶球后两腿自然屈膝、屈踝落地。

1.单脚起跳头顶球

单脚起跳头顶球,可做3—5步助跑,在助跑过程中判断来球运行路线和起跳方向。起跳时,有利脚迅速蹬地,另一腿屈膝上摆,两臂自然上提,使身体向上跃起,成原地头顶球预备姿势。单脚起跳头顶球的动作要求与双脚跳起头顶球基本相同,顶球后双脚同时落地。

2.鱼跃顶球

鱼跃顶球,在顶离身体较远的平直球时,为了争取时间射门或解救球门前的危机,可以运用鱼跃顶球的动作方法。

鱼跃顶球的动作方法是在判断好来球的路线和选择好顶球点后,以单脚或双脚蹬地,身体呈水平状态向前跃出,两臂微屈稍前伸,两眼注视来球,利用身体向前跃起的冲力,以前额骨正面顶球。顶球后身体成背弓形,两臂屈肘前伸,两手着地,接着胸部、腹部和大腿依次着地(如图2—8所示)。

前额侧面顶球的部位是前额的两侧。这个部位虽然坚硬,但不平坦,面积也小,又在两眼的侧前方,顶球时摆体用力方向又与来球方向不是迎面相遇,出球力量较小,故在击球时间、出球方向方面都难于额骨正面顶球。前额侧面顶球的优点是动作突然,能变换出球方向,特别是前锋队员在门前接边锋队员传出的中球进行射门时威力更大。

图2—8

1.原地侧面头顶球

顶球前与出球方向同侧腿向前跨出一步,两膝微屈,身体重心放在后脚上,上体和头稍向异侧倾斜并转体约45度,两眼斜视来球,两臂自然张开。顶球时,后脚蹬地,上体和头向出球方向迅速扭转,屈体甩头,在与出球方向同侧肩的前上方,用额骨侧面顶球(如图2—9所示)。

图2—9

2.跳起侧面头顶球

一般用单脚起跳,起跳动作与前额骨正面顶球的单脚起跳动作相同。在跳起上升的过程中,上体侧屈,侧对来球。在跳到最高点顶球时,急速转体、甩头,用额骨侧面将球顶出。顶球后,两膝微屈缓缓落地。

(1)头顶球时闭眼或球与头接触的部位不对。

(2)头顶球时缩头、耸肩。

(3)跳起头顶球或跑动头顶球时,时间掌握不好。

(4)侧额顶球时容易顶在头的侧面。

(1)闭眼是恐惧心理和条件反射所致,可以用球轻轻地触击顶球前额的部位,之后自抛体会顶球,感觉触球部位不对可反复练顶吊球。

(2)缩头是不敢主动迎击球,可多做无球练习,着重颈、腰、腿协调用力,之后用轻力量的抛球练习。

(3)多练顶挂在高空中的吊球,体会跳起时间。

(4)练习甩头顶球时,眼睛尽力往出球方向看,多练顶吊球,体会动作和击球部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