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满子午谷
鸿门宴之前,按先约,刘邦先入关当为关中王。可项羽有40万兵,刘邦仅10万兵,项羽自然不服,于是,想借鸿门宴之机杀害刘邦。刘邦为了将来一统天下之大计,故暂时委曲求全、忍辱去汉中为王。若非张良劝说,刘邦真想和项羽决一死战,倘若此,后果将不堪设想。刘邦先入咸阳后,也是十分羡慕秦朝富丽堂皇的皇家宫阙,但经张良、樊哙劝说,立即回军灞上。不久,刘邦从子午道撤退汉中。《史记·高祖本纪》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对于《史记》中“从杜南入蚀中”的“蚀中”,学界基本认为即子午道。《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史书都记载,西汉高祖元年,即公元前206年,鸿门宴之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并违背“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立沛公(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四十一县,都南郑”。那么“蚀中”又是指什么地方呢?胡三省在《资治通鉴》注中对“蚀中”说得比较清楚:“汉京兆杜县之南也,如淳曰,蚀入汉中道川谷名。近世有程大昌者著《雍录》曰,以地望求之,关中南面背碍南山,其有微径可达汉中者,唯子午谷在长安正南,其次向西则骆谷,此蚀中若非骆谷即是子午谷。”
◎春映终南山
东汉的《石门颂》写得很明白:“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刘邦从关中杜南进入子午道撤退汉中(“道由子午”),四个月之后,又从陈仓大散关秦蜀道攻回关中,再夺长安(“出散入秦”);经过四年楚汉战争打败项羽,建立四百余年汉朝帝业。《石门颂》的“高祖受命,兴于汉中”讲的不过是刘邦的战略撤退和最终胜利前的准备。刘邦从子午道撤退汉中,让人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敦刻尔克大撤退。(www.daowen.com)
1940年5月10日清晨,德军136个师在3000多辆坦克引导下,绕过马其诺防线以A、B两个集团军群进攻比利时、荷兰、法国、卢森堡等国。德军的主攻方向选在左翼的A集团军群,指挥强大的装甲部队,在马其诺防线的北端——曾被视为坦克无法通过的崎岖而森林密布的阿登山区发动进攻。这大失向比利时进军迎战德军右翼B集团军群的英法联军所料,仅10多天时间,德国装甲部队就横贯法国大陆,直插英吉利海峡岸边。北部的联军事实上已经被包围在法国北部的佛兰德地区。5月27日,比利时军队投降,40万英法联军开始全部集中向敦刻尔克撤退,西面的英吉利海峡成为联军绝处逢生的唯一希望。然而,40万英法联军从英吉利海峡成功撤退,就像10万刘邦主力从子午道成功撤退一样。从子午谷撤入秦岭终南山,在关中的地望视觉和意象氛围上即是一种消失——从京都的杜南消失,司马迁用“蚀中”术语形容,多么贴切传神啊!
刘邦从杜南子午大撤退与英军敦刻尔克大撤退至少有如下四点可比性:其一,战局的突变性。对于英军来说,是没有想到德国装甲部队能通过崎岖而森林密布的阿登山区发动进攻。对于刘邦而言,是没有想到作为联军的西楚霸王项羽能够在天下人面前违背“先入关中为王”的誓约。其二,战略撤退,保存实力。英法联军是40万部队,刘邦主力是10万人。这与三国诸葛亮的战术失败而归是不同的,诸葛亮的几番兵出祁山是主动性有准备的,有正式的《出师表》战书。英法联军和刘邦部队则是因为战局突变,没有准备,属于被动无奈。其三,英法联军和刘邦部队由于成功的战略大撤退,保存了实力,最终打败战局突变的主动挑起一方,获得战争胜利。其四,英军和刘邦的战略大撤退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皆有赖于山河地理形势:英军是英吉利海峡,刘邦是秦岭终南山。这非常不同于前秦苻坚军队的淝水撤退,苻坚军队由于缺少山河地理掩护,一退而失掉天下。刘邦杜南子午大撤退堪比英军敦刻尔克大撤退,皆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战略大撤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