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理说,秦岭古道应该既是战争之路也是政治、经济与文化之路,相对于政治、经济与文化内涵,秦岭古道的战争风云在民族记忆中,似乎印象更深刻与凝重。最东边的秦岭古道是蓝武道,“武”者即指武关,是战国时代秦、楚的著名战场。最西边的秦岭古道即秦蜀道,既有战国时代秦、蜀之争,更以三国时期的魏、蜀之战彪炳千古。特别是蜀国丞相诸葛亮以武侯相称,七擒孟获,六出祁山,木牛流马,皆为华夏文化的经典美谈,甚至成为数代文人(如杜甫、陆游)的心灵寄托。在很大程度上,秦蜀古道上的武关就是诸葛亮——汉蜀丞相武侯的武关。
◎精忠武侯祠
◎春和景明武侯祠石刻
武侯祠在陕西省勉县城西4千米的川陕公路边上,与武侯墓相隔汉江,遥遥相望,自成一体,颇具特色。诸葛亮庙在武侯祠内,大殿正中神龛上端坐诸葛亮塑像,极显慈祥睿智。他左手持六韬兵书,右手抚膝。琴童、书童侍立身旁,一持宝剑,一捧印绶。龛下关兴、张苞护卫在侧。神龛上方蓝底金字匾额上“忠贯云霄”四个楷体大字为清代嘉庆八年(1803年)皇帝颙琰御书于皇宫,“驿发” 到勉县,由钦差工部侍郎来勉县代表皇帝将匾悬挂于此的。大门两侧有联道:“未定中原,此魂何甘归故土。永怀西蜀,饮恨遗命葬定军。”此联道出了诸葛亮临终时的旷古遗憾。
全国武侯祠很多,就历史宏观重量而言,诸葛武侯为之奋战终生的蜀汉,仅为三分天下之其一,且是三国中间的最小国,“刘氏之地仅益州一隅,当汉州十三之一,三国中,蜀之疆域独最狭小,视魏之有十二州,吴之有四州,远不如矣”(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即便论及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也有“先主之信武侯也,不如其信关羽”(清代王夫子)。然而,魏晋以降,从杜甫的《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到岳飞书写《出师表》的传说,中国文化在雅俗两大层面都塑造了武侯光辉伟大的形象。南郑县有武乡谷,勉县有武侯墓,留坝县有武关驿;秦岭古道有八阵图、定军山、五丈原,对秦岭人文地理影响之深远巨大者,似非诸葛亮武侯莫属!因之,在“武侯的武关”命题上,似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韩信类似,存在一个人文地理与历史地理的平衡。
秦岭古道本来就以刀光剑影的战争闻名于世,古道武关直接以军事之“武”命名。秦岭古道武关最为著名者有二:分别是秦楚古道上的武关(今丹凤县境)和褒斜道上的武关(今勉县境)。如果说秦楚古道的丹凤武关是秦国的武关,是秦王的武关,那么,褒斜古道上的勉县武关就是蜀汉的武关,是蜀汉诸葛亮——武侯的武关。今日汉中勉县有武侯墓、武侯镇,还有武侯祠。诸葛亮以羽扇纶巾的儒雅形象晋封武侯,从蜀建兴五年(227年)到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在汉中囤粮执政,八年厉兵秣马,两撰《出师表》,五次发起对魏的北伐战争,既尽良臣高士之忠义,也显儒将武侯之勇略。《三国志》等史籍明确记载:“诸葛亮分兵在沔水北筑汉城,以御魏军从故道来犯;在城固庆山筑乐城,以御魏军从傥骆道、子午道来犯。”勉县武关地处二者之间,也可能是诸葛武侯亲自设计、修筑的吧。
◎武侯祠“天下第一流”牌楼
蜀后主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伐魏,第一次兵出祁山时,欲由斜谷道趋眉县,令赵云和邓芝为疑军,据箕谷,实际上他自率主力,兵出祁山。赵云等为魏将曹越所败,退军时烧毁了赤崖以北的褒斜道上的栈阁百余里,以阻魏军的追击。诸葛亮在与其兄诸葛瑾的信中说:“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崖以北阁道缘谷百余里,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此其穷极,不可强也。”由此得知,被赵云烧坏的栈阁不久又被修复,不过时值夏季,水大且急,没有安柱,行走起来不够坚牢稳固。现在,褒河上流的红岩河中游峡谷中有一个王家楞村,是太白县一个乡政府所在地,坐落在三面陡峭而上为小块平地的岩石上。在离王家楞约5千米处,还有一个名为红岩的村庄,附近河谷弯曲回环,山石多呈红色,残留着许多栈道遗迹。据李之勤教授调查后说,目前红岩河谷中还有大量成排的栈道壁孔和一些平穿的、斜插的旧石梁,分布在河谷两岩,遥遥相对。《水经注》引诸葛亮的信说:“顷大水暴出,赤崖以南,桥阁悉坏。”时赵子龙与邓伯苗,一在赤崖屯田,一戍赤崖口,这与《三国志·赵云传》中所说的设有军事物资仓库的“赤崖府库”当均在今太白县王家楞及其附近的红岩村一带。《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所说的“箕谷” 则在宝鸡县伐鱼河河谷中,即“绥阳谷道”中。(www.daowen.com)
几次北伐后,蜀因连年征战,士卒疲惫,国库空虚,急需恢复。诸葛亮回到汉中后休士讲武,劝农植谷,积蓄力量,以备再战。他派人整修“山河堰”,以利发展农业,修复褒斜谷及故道之栈道邸阁,令蒲元改进“木牛”“流马”,督工大量制造、改善武器装备。
蜀建兴十一年(233年)冬,诸葛亮用“木牛”“流马”将大批军粮调运储备于斜谷口邸阁粮仓。休整两年多后,蜀军战斗力得到提高。他又派使者至东吴,与孙权订约出兵伐魏,以对魏形成腹背夹击之势。建兴十二年(234年)春,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大军由斜谷道出兵武功五丈原。诸葛亮率12万大军,自褒斜谷出,进至眉县渭水南一带(今岐山县境)。时司马懿督率关中诸军屯于渭水之北,遂率诸军连夜渡渭水,背水筑垒,以抗击蜀,并告诉诸将:“亮若出武功,依山而东,诚为可忧。若西上五丈原,诸将无事也。”诸葛亮屯兵于五丈原(今岐山县西南),懿即令郭淮率重兵移屯北原,加紧修筑堑垒,堑垒未成而蜀军到,郭淮奋力抵抗,击退蜀军。诸葛亮只好将大军扎营五丈原,准备久战。五丈原在秦岭褒斜道北口不远处,原南北长约5千米,东西宽约1.5千米,原面平坦,东北西三面大都是陡峭的绝壁,易守难攻,确实是蜀军一个不错的立足点。同时,魏国的防守也在加强。两军相持100多天,以诸葛亮逝世和蜀军退却而告结。《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载,后人有诗叹曰:“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木牛流马古道风
在秦岭五大古道中,最东边的秦楚古道由于南北口都在魏国疆域,无从用兵;子午道、傥骆道和秦蜀道偶有用兵;三国时期,魏蜀用兵的主战场即在褒斜道。
三国时期,魏蜀两国虽然遥隔秦岭相望,但从严格意义上讲,两国并不以秦岭主脊为分界线,而是在秦岭东西不同地区形成参差格局,大体上以今周(至)户(县)交界的涝峪为界,其东魏国势力强,其西蜀国势力强,诸葛亮两次能够修复褒斜道的缘由即此。尽管傥骆道以西的几条秦岭古道是蜀汉占据着主动权,然而其“据有陕西境内秦岭山地的具体比例也仅1/3强”。秦岭关中至天水陇东基本上是魏国疆域范围,秦岭陕南大致以今安康为界,西为蜀汉占领范围,东是魏国领地。纵观魏蜀整体的经济军事势力,犹如秦岭南北两国形势也是蜀弱魏强。在魏强蜀弱如此不利的严峻形势下,诸葛亮以褒斜道为中枢,自请降魏北伐数次,其勇略、意志与气魄真可谓动天地、泣鬼神!诸葛亮与褒斜道有殊深因缘也。众所周知,诸葛亮谢世于斜谷口的岐山五丈原,归葬于褒谷口的定军山。秦岭褒斜道是诸葛亮最后一次出兵北伐的行军之路,深幽的褒斜道真正是见证了武侯的“八阵图” 与孔明的“老臣心”!
在唐宋时期,为缅怀诸葛亮的伟绩在秦岭褒斜道的南端设有武关驿,今汉中留坝县境设有武关镇,武关镇旁有武关河、武关潭和武关村,陕西勉县有武侯墓和武侯镇。在汉中留坝县的武关扼三条河谷(北栈河、下南河、上南河)之汇要,镇连云道与褒斜道之要冲,攻守皆为形胜之地。人类讨厌战争,却敬爱武侯。不妨询问武关一带的百姓,他们一定相当敬爱武侯,并会指着武关对你说:“这是武侯的武关。”
◎武关河隧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