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秦岭古道之旅:探寻三大通道

秦岭古道之旅:探寻三大通道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数术哲学中有一非常基本的理念,谓之“三五之道”。秦始皇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无比,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西岳华山属于秦岭,秦岭也就一直在“三五”理念中构建和呼吸。在秦岭古道这一文化地理对象中,似乎也出现了一个“三五之道”的格局现象。史念海先生在《河山集》第四卷中明确阐述了秦岭巴山的三大古道:“越过巴山的军事通道重要的有三条,西为金牛道,中为米仓道,东为荔枝道。”

秦岭古道之旅:探寻三大通道

◎高山鸟道

小学生的主课有两门:语文数学。语文让孩子们体会人生的事相性质,数学让其领会认知世界的计量方法。古希腊哲人柏拉图的观点是写在校园门外的:“不懂数学者止步。”我国古代没这么绝对,但也不乏“阴阳五行”“一阴一阳谓之道”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的思想学说。这种思想学说被后世称为“数术哲学”。在数术哲学中有一非常基本的理念,谓之“三五之道”。杜甫的《剑门》诗云:

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

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

两崖崇墉倚,刻画城郭状。

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

珠玉走中原,岷峨气凄怆。

三皇五帝前,鸡犬各相放。

后王尚柔远,职贡道已丧。(www.daowen.com)

剑门是秦岭古道的著名险关。由于剑门关的险峻,四川盆地的历史地理有别于华夏中原:“三皇五帝前”是“鸡犬各相放”的独立自然经济;“后王”——“三皇五帝”“柔远”之后才走上“职贡”之道,即向中原朝廷进贡巴蜀物产,秦岭古道便成为最主要的“职贡”之道。“三皇五帝” 大家熟悉。“三皇”有几种说法:①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②伏羲、神农、黄帝(《古微书》);③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五帝”也有几种说法:①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②庖牺、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③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具体人物虽变,“三五”的理念不变,这就是数术之厉害处。“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秦始皇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无比,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

“三皇五帝”之外最大的“三五”就是“三山五岳”的地理概念了。《史记》载:“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三山五岳在中国虽不是最高的山,但都高耸在平原或盆地之上,这样就显得格外险峻,它们是华夏中国政治文化空间的台柱(唐晓峰)。东、西、中三岳都位于黄河岸边,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华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西岳华山属于秦岭,秦岭也就一直在“三五”理念中构建和呼吸。除“三皇五帝”“三山五岳”这些宏大的“三五”理念外,还有“三华聚顶”“五气朝元”等。在秦岭古道这一文化地理对象中,似乎也出现了一个“三五之道”的格局现象。这就是,在秦岭古道区域,秦岭北边有五大古道,分别是:秦蜀古道、褒斜古道、傥骆古道、子午古道和蓝武古道。秦岭南边经过大巴山刚好是三大古道,分别是:最西边的金牛道、中间的米仓道和东边的荔枝道。最先明确表达秦岭“三五大道”的是严耕望先生的《唐代交通图考》和史念海先生的《河山集》。严先生在《唐代交通图考》第三卷《秦岭仇池区》中系统列举了秦岭通往关中的五大古道:“蓝田武关驿道、秦岭子午古道、秦岭傥骆古道、汉唐褒斜驿道和秦蜀陈仓金牛古道。”史念海先生在《河山集》第四卷中明确阐述了秦岭巴山的三大古道:“越过巴山的军事通道重要的有三条,西为金牛道,中为米仓道,东为荔枝道。”如果说严耕望先生在秦岭古道研究中明确提出了秦岭北麓的“五道”,史念海先生在《河山集》中提出了秦岭南坡的“三道”,给我们提供了秦岭“三五之道”的格局基础,那么,将之合在一起说的则是杨东晨先生的《论交通道路是秦巴山区的命脉》。杨先生对秦岭通往巴山的三个古道有以下论述内容:

巴蜀富足,历为王朝或政权必争之地,而自古以来人们就不断探索翻越大巴山之路,后形成的道路与秦岭一样,大小道路较多,主要的有金牛道(在西)、米仓道(在中)和荔枝道(在东)三条。

1.金牛道。《辞海》云:“金牛道,即石牛道”,“古道路名”。它“自今陕西勉县西南行,越七盘岭入四川境,经朝天驿剑门关,是古代联系汉中和巴蜀的交通要道。相传战国秦惠文王欲伐蜀,因山道险阻,作五石牛,言能屎金,以欺蜀王;蜀王命五丁开道引之,秦军随而灭蜀。‘石牛’‘金牛’由此得名。后代屡加修造,元明以后通称南栈,又名蜀栈。”其行经路线也曾有改动,从剑门前以南的一段,一般是经今四川绵阳广汉到达成都的。《辞海》云:“剑阁道,古道路名。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大剑山、小剑山之间,‘连山绝险,飞阁通衢’。三国诸葛亮凿剑山,开设阁道三十里,为川、陕间主要通道。”

◎剑门雄关

2.米仓道。《辞海》云:“米仓道,古道路名。自今陕西汉中市南,循汉水支流濂水谷道和嘉陵江支流巴江谷道,到四川巴中地区。因经米仓山(在今陕西汉中西南)得名。为汉中入四川的交通要道。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张鲁为曹操所破,自南山入巴中,相传即由此道。南宋宝祐六年(1258年)蒙古军分三路入四川,一路即经此道。”由汉中至巴中后,再西行经阆中,由阆中向西就到达成都了。

3.荔枝道。《舆地纪胜》卷一九〇《洋州》又引《洋州志》载:“杨贵妃嗜生荔枝,诏驿自涪陵,由达州;取西乡,入子午谷,至长安,才三日,香色俱未变。”唐代诗人杜牧的《过华清宫》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它由子午道南端(今汉中市洋县)子午镇向南延伸,经今汉中市西乡县、商洛市镇安县,折而向西南经四川万源再至达州,进而到达重庆的涪陵,道名以运送鲜荔枝而得(四川达州是荔枝道的枢纽)。巴山的三条通道,南端各有所至,不尽相同,而巴山的各段与秦岭的通道相似,均呈现出大体平行的状态。

巴山的三条通道:金牛道、米仓道和荔枝道,如前所述。秦岭的五条古道:秦蜀古道、褒斜古道、傥骆古道、子午古道和蓝武古道,以我们所见,严整的系统表达是在严耕望先生的《唐代交通图考》中。而其萌芽甚为久远,可追溯到东汉的《石门颂》。《石门颂》这样记述:“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建定帝位,以汉氏焉。后以子午,途路涩难。更随围谷,复通堂光。凡此四道,垓鬲尤艰。”其中的“凡此四道”即秦岭古代交通中的秦蜀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如果再加上秦岭最东边的蓝武古道,就是最早出现的秦岭五大交通要道。本册在秦岭古道的“三五” 格局框架下,描述秦岭古代交通的文化地理。“三五之道”也就是我们对秦岭古道的最高领悟与概括。宋代张伯端的《悟真篇》有云:“三五一都三个字,古今明者实然稀。”意味“三五之道”道理甚深。《史记·天官书》指出:“为国者必贵三五。”唯愿我们能够在“三五”之相中,识得秦岭古代之“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