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主体是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珠江三角洲区域绿道网因其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和营销推广活动,将政府、企业、市民、村民、媒体、社会团体、科研机构、旅游者等不同性质的主体联结在一起,建构了一个立体化的区域创新网络组织。
从空间层面来看,这一网络组织由省和珠江三角洲九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肇庆、江门、中山、惠州、东莞)两级主体联结而成,是一个省市县(区)联动,市际、县(区)际互联,城市与农村主体共同参与的空间网络组织。其中,根据《广东省绿道建设管理规定》,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全省绿道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统筹全省的绿道工作,而各属地绿道则拟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明确专门机构实行属地专业化管理,具体化组织形式则因地制宜。省级层面主要负责区域绿道的统一规划、宣传、立法、协调、指导和监督;绿道建设的资金筹措、土地征用和维护管理则自上而下层层落实到市、县(区)、镇绿道管理部门。
(一)规划建设:政府主导的联盟创新网络
珠江三角洲绿道网的规划建设由省—市—区三级政府层层落实完成,采取“省统筹指导,地方政府建设为主;上下联动,部门协作”的组织模式。省级层面成立了厅规划建设珠江三角洲绿道网工作领导小组,明确9个副厅级以上领导负责对口联系珠江三角洲9个地级市以上的绿道建设工作,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牵头,并联合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厅、财政厅、旅游厅、交通运输厅、环保厅、农业厅、林业厅、水利厅、公安厅、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文化厅、教育厅、体育局等部门组成省宜居城乡建设工作联席会议,主要通过组织编制区域绿道网的规划和指引、建立监督检查、年底考核、适时通报、跨界衔接、信息交流等工作机制对绿道网的规划建设进行统筹协调、技术指导、监督实施。市级层面建立主要领导部署、分管领导负责、职能部门牵头、多个部门联动的区(县、镇)级绿道管理机构,落实建设的联动工作机制。其中,广州市由林业和园林局牵头,深圳市由人居环境委员会牵头,珠海、惠州等市由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牵头,东莞、江门、中山、肇庆、佛山等市由城乡规划局牵头,其他有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统筹推进城市社区绿道网的规划、资金筹集、土地征用和建设、宣传推广。有些区(县、镇)又将建设任务分给不同的职能部门实施,如四会市政府将示范段绿道分5个标段,交由交通、公路、建设、林业、水务局部门负责实施。
(二)运营管理:政企联盟创新网络(www.daowen.com)
绿道管理主要指做好绿道控制区内的生态培育,促进原生环境、自然历史人文资源的维护、保育和恢复,以及绿道内所含的绿廊系统、慢行系统、服务设施系统、标识系统和交通衔接系统的管理维护工作。根据《广东省绿道建设管理规定》,以及市、区出台的绿道管理办法或暂行规定,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普遍采取的管理模式如下:绿道管理包含的维护、运营实行属地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明确专门机构实行专业化管理,可采用政府监管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职能部门配合做好职能管理工作。绿道慢行系统和公益性服务设施等免费向公众开放,把维护、卫生、治安等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各级各部门,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来管理;售卖点、自行车租赁、停车设施、餐饮等商业性服务设施允许盈利性经营,交由企业运作。绿道日常的管养费用纳入各部门的财政预算,同时鼓励社会或个人捐资、助资认养、认建绿道。其中,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绿道的主管部门,广州、珠海、惠州、江门确定市园林主管部门统筹全市绿道的管护和运营管理,深圳则由市城管局负责,东莞由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全面管理,肇庆、中山、佛山由市绿道办统筹。
目前,属地的经营管理参与主体多元化,政府、企业、群众都有所介入,依主体的性质差异总结出了绿道建设的三种经营管理模式,即公共机构经营管理模式(指由相关政府部门、公园或景区管理机构全权负责绿道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维护)、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指旅游公司、房地产公司、自行车租赁公司等企业介入经营或管理绿道中的一部分项目或整体绿道中的一段)、群众参与经营管理模式(指绿道沿线企业团体和居民参与绿道的维护与管理)。公共机构经营管理模式以佛山、东莞为主,如佛山、东莞的公共自行车租赁体系都由政府建设和投资运营。市场化运作比较突出的例子见于深圳和广州的花都区。根据《深圳市区域绿道管养维护运营方案》,深圳区域绿道设施维护、管理标段按行政区域段划分,每个区域的绿化等项目整合为一个标段,由各区以市场化竞标方式选择具有园林绿化资质的企业承担管理任务;区域绿道自行车租赁等商业运营也采用市场化竞标方式,由各区负责招标和监管。广州花都区统一将花都绿道的经营管理权交给了南湖国旅·西部假期,由其负责打理相关事务,包括日常管护与服务设施的运营,维护费用由企业承担。还有些属地,如肇庆还引入了当地的村民来经营。此外,政府还引导媒体和市民参与管理。
(三)营销推广:多元化的混合联盟创新网络
绿道的建设开发为低碳理念的传播搭建了平台,起到了构建低碳文化、推广低碳生活理念的作用。其中,由政府、媒体、明星、非营利组织、社区、企业及市民等不同性质的主体构成的多元化的混合联盟网络组织共同体验绿道、宣传绿道。根据主导地位的不同,总体上可将这类组织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省、市级政府为中心的绿道推广网络组织;第二类是以旅游企业为中心的低碳旅游营销组织;第三类是以社会团体和公众为中心组织的各类绿道赛事或环境与生态宣传教育活动。珠江三角洲九市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学习与模仿是推进区域绿道创新网络组织运行的重要内生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