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灵山:江西奇石海洋-翻开江西这本书

灵山:江西奇石海洋-翻开江西这本书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时的灵山,正处于全面谋划打造之初。在全方位考察灵山和听取各方面意见后,我们定灵山的旅游宣传口号为“奇石海洋,心灵之山”。灵山交通便利,距上饶市中心仅18公里,从市民广场出发,沿着上饶大道可直达灵山脚下。灵山又被称作“信之镇山”,山的存在,让信州城北靠灵山、南依信水,也让其成为一块山南水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在当地老百姓眼中,灵山还是一座灵应之山。

灵山:江西奇石海洋-翻开江西这本书

扫一扫,听美文朗读(朗读文章略有修改)

全国叫灵山的地方有20多处,但比较起来,江西上饶的灵山以其自然景观奇绝、历史渊源久远、文化底蕴厚重而独具风采。2010年,我刚到江西工作不久,即到灵山调研。当时的灵山,正处于全面谋划打造之初。旅游经济眼球经济,灵山要打造成知名景区还急需一条朗朗上口的旅游宣传口号。在全方位考察灵山和听取各方面意见后,我们定灵山的旅游宣传口号为“奇石海洋,心灵之山”。

灵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其主峰海拔1496米,方圆200余平方公里景区内,有72峰、36瀑、99座宫(观、殿)、108处景点、400多处景观景物。灵山交通便利,距上饶市中心仅18公里,从市民广场出发,沿着上饶大道可直达灵山脚下。灵山犹如一道巨大的屏障,挡住了来自北方的寒风和战乱,保护着山下祥和温柔的小城。灵山又被称作“信之镇山”,山的存在,让信州城北靠灵山、南依信水,也让其成为一块山南水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从空中观灵山,倒石(造型石)地貌,山形蜿蜒雄伟,延绵不断,形成了高耸突兀长达20余公里的环状山系,俨如一条“巨龙”的超巨型“龙脊”骨架,盘踞在赣东北大地上。云雾升腾弥漫时,“龙脊”时隐时现,此起彼伏,好似“巨龙”驾云吐雾、凌空翱翔。这一地质构造奇观,不仅江西绝无仅有,而且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也极为罕见,具有重要的地学科普、科研意义和极高的美学观赏价值。

灵山龙脊
金华剑\摄

从远处望灵山,却又如一位安静仰卧着的“睡美人”,自西往东依次可看出头、乳、腹、腿,或凹或凸的曲线勾勒出一个仰卧天地之间的美女形象。古往今来,春夏交替,睡美人一直安静地睡着不肯醒来,仿佛在思考灵山的万年之谜。

灵山,是奇石的“海洋”。在地壳亿万年运动变化中,因山体间歇性频繁升降,形成的无数花岗岩块石,或挺立于绝顶之巅,或孤悬于峭壁之缘,或簇拥于山谷层林深处,或伫立于湍急溪流之中。这些岩石历经风吹雨打后,奇形怪状,千姿百态。

看那石人峰,酷似人形,高耸120余米,犹如伟大的守护神守卫着灵山,它已成为迎福消灾、舍生取义、正义之士的化身;再看老子峰,犹如一位慈眉善目、和蔼端庄的老人,其额头高耸云端,脸庞方正,耳大垂肩,长须飘飘,仿佛老子在此坐而论道;在老子峰顶,有一块巨石矗立在山顶,犹如一只披着厚厚龟甲的万年神龟,正在仰望着天空中的明月,静心吸纳天地之灵气;还有那“蛤蟆观天”,酷似一只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张着大嘴,傻傻地蹲坐在一块巨大的花岗岩石块上,小心翼翼地用目光注视着天空,丝毫不敢懈怠,生怕天鹅从眼前飞走。最让人叹为观止的绝景当属“雄霸天下”。“雄霸天下”也称华表峰,此峰鹤立鸡群,一柱擎天,是人类生命的永恒图腾。此外,还有以形状得名的“豹子抓鸡”“鹤伴慈云”“九牛峰”“和尚背姑峰”“唐僧师徒取经峰”“兔子峰”“鹰嘴石”“金龟石”等,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让人们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www.daowen.com)

石,给人以静气;水,则给人以灵气。江南气候湿润,灵山的奇石之间,竟然也还蕴含了那一叠叠、一汪汪的秀水。水从一块块的奇石中渗透出来,渐渐汇成涓涓细流,这些细流或形成涌泉,或形成瀑布,或聚为湖泊。灵山之泉以峰顶之泉最负盛名,如石屏峰龙泉、东台峰瓢泉、百合峰涌泉、中台峰龙尾泉等,这些泉均位于峰巅之上,泉水汩汩,终年不涸。峰顶之泉水从高处坠落,形成了灵山36处较大规模的瀑布;其中,位于水晶山景区的水晶瀑布,依山数叠,形如飞练挂天,声如万钧雷霆,落差达230余米,是江南花岗岩山体中落差最大的瀑布。涓涓细流在低洼处汇集,形成了数个海拔千米的湖泊。茗洋湖面积近3000亩,是典型的高峡平湖,碧波荡漾,山环四周;玉女湖则似小家碧玉,小巧玲珑,湖水清澈见底。

灵山,又是心灵之山。它是文人墨客的心灵寄托之地;也是山下百姓寻求帮难解困的祈福圣地;还是游人们远离城市喧嚣,求得内心宁静的心灵净化之地。

自古以来,无数的文人墨客在灵山寻幽览胜,吟诗抒怀,留下名言佳句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夏天的一个晚上,辛弃疾路过灵山脚下的黄沙岭,在蝉鸣蛙叫和稻花香味中,郁闷一扫而光,心中豁然开朗,他大声吟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此篇词作成为稼轩词中描绘灵山脚下美丽景色的佳作。南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辛弃疾在上饶的带湖庄园失火被毁,加上政治上的失意,这一连串的打击让他黯然神伤。他决定到灵山静心养气,这一住就是半年。在此期间,他游遍灵山各个角落,写道,“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形成了名词《沁园春》。在辛弃疾的笔下,灵山就像万匹骏马飞腾回旋,气势惊人,又像点校场上正在点阅的百万雄兵,更像谢家的子弟,衣冠楚楚、风度翩翩,司马相如的随从,温文尔雅、雍容华贵。同在南宋的理学大师朱熹曾到灵山讲学并题联:“忠孝持家远,诗书处世长。”有一支朱氏后裔800年来一直生活在这里,至今山脚下的望仙乡还保留着朱熹理学祠堂和朱熹手书门联。明朝内阁首辅夏言晚年曾寓居广信府(今江西上饶)并多次访寻灵山,他称赞灵山是“秀水奇山信郡无双福地,佑民护国江南第一名神”。此外,王安石陆游、杨万里、陆九渊等历代名宿大儒也都曾登临灵山,赋诗题咏。他们赋予了灵山深厚的人文底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当地老百姓眼中,灵山还是一座灵应之山。古语有云:“降魔伏虎,祛病消灾,涝年防洪,旱岁施雨,有求必应,是为灵山。”灵山被道家典籍列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其在民间有着一个个灵应而感人的故事传说,有济世救人,有祈雨神应,有威灵显应,有惩戒不法,等等。这些美丽的故事既体现了灵山的神奇,也寄托了广大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胡昭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医学家、道学家,是司马懿的老师,也是隐居于灵山未出茅庐的又一位“孔明”。他修仙练道,医术高明,救死扶伤,深受百姓敬爱,被称为活神仙,百姓还在其住处建祠奉祀。在胡昭之后,左慈、葛玄、胡超、葛洪等各路仙家圣人纷纷聚集到灵山,灵山“屡照感应”,愈加灵验。据传,唐贞观元年(627),信州大旱,刺史李德胜来灵山赈灾祈雨,上天被感动遂普降甘霖,李刺史也因功德圆满而羽化登仙,百姓感其恩也将李德胜供奉在石人殿。自唐以来,每年都有很多人来灵山各宫观朝山进香,石人殿最为隆重。直至今日进香大会盛况依旧,特别是上山索道开通后,进香者每年达40余万人次。

在今天的游客眼中,灵山则是躲避喧嚣,寻求恬静与安宁的心灵净土。周末宅在家中,看钢筋水泥和楼下的车水马龙,倒不如到灵山拥抱大自然,给心灵放个假。在山下,你可以欣赏到独具魅力的田园风光,温暖的阳光洒满大地,一个个村庄点缀其中,人们在田间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他们的生活犹如世外桃源般的悠闲与宁静。站在山上放眼望去,层层白云环抱山腰,远处高山灵石梯田,依山就势,层层叠叠,或是稻田青绿,或是油菜金黄,宛如一幅幅山水画。在这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中,眼前的一切让人痴迷,登山的疲劳早已忘却,世间的烦恼也一扫而去,心灵得以彻底释放。有人说,旅游的最高境界在于“心游”,登上灵山,就达到了“心游”的境界。

6年前登灵山,灵山还是座荒野之山,这里没有旅游公路,没有索道、栈道和游步道,更没有游客中心和管理人员。到山上来的多是进香的香客,他们从山下的清水乡坐“摩的”上山,非常不便。这些年来,灵山的旅游工作者披荆斩棘,敢想敢干,硬是在荒野之山上建了高标准的栈道,开通了世界一流的索道,完善了各种旅游设施,打造出一个精致的新景区。如今的灵山,正像一个浑身充满力气的小伙子,带着日新月异的面貌和蓬勃向上的生机活力,向着国家5A级景区大步迈进。灵山的发展是江西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世上无难事,只要我们共同奋斗,相信其他尚未开发的景区也会如灵山一样,大踏步前行,为江西旅游创造更为辉煌的业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