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江西千人聚族独创世界家族史奇观

江西千人聚族独创世界家族史奇观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千人聚族为世上家族之无双。繁衍至唐僖宗中和三年,全家达320余口;到南唐保大的后十年间,义门老幼700余口,十世同居;北宋开宝二年,义门人口增至千余;北宋嘉祐七年义门人口增至3900余口,家族规模达到顶峰,创造了历15代、330余年聚族而居、同炊共食、和谐共处不分家的世界家族史奇观。天圣三年,宋仁宗赵祯题赠“萃族三千九百余口天下第一,合爨五百八十多年世上无双”。

江西千人聚族独创世界家族史奇观

千人聚族为世上家族之无双。自陈旺在德安县长乐里开基以后,义门陈氏人才辈出,日益昌盛。繁衍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全家达320余口;到南唐保大(南唐年号)的后十年间(947—957),义门老幼700余口,十世同居;北宋开宝二年(969年),义门人口增至千余;北宋嘉祐七年(1062)义门人口增至3900余口,家族规模达到顶峰,创造了历15代、330余年聚族而居、同炊共食、和谐共处不分家的世界家族史奇观。

忠义家风天下家族之楷模。义门陈以忠孝节义为本,耕读传家,敬睦家邻,家风懿范,厚古照今。宋嘉祐六年(1061),江南数月无雨,旱情严重,灾民遍野,饿殍盈途。宋仁宗只身下江南视察灾情,走进“江州义门陈”,见这里生产生活如常,仁宗便讨教一翁。翁说,义门陈人口众多,上下和睦,孝义治家,老少齐心。面对大旱之年,整个家族齐心协力,挖渠引水,乃避此旱,故生活如常。仁宗感言:江州义门,怡然相存,真乃义之所至也。甚至义门陈的狗也被驯养得懂规矩,传说义门家族养了100条狗,所有狗都在同一处食槽进食,“一犬不至,百犬不食”。具有忠义家风的义门陈在唐宋时期先后受到7位帝王的旌表(有历史记载的题赠达29次),可称中国古今之最。南唐升元元年(937),南唐主李昪诏立“义门”,立乌头门,石柱高二丈余,左镌“门”,右镌“义”,免徭役、除杂赋,“义门”既立,彰显四方,为一国之楷模。宋太宗赵炅敕联一幅“三千余口文章第,五百年来孝义家”,赐“义门陈氏”匾一块,先后题赐“真良家”“义居人”,并下诏将“义门家法”收藏于国史馆。大中祥符四年(1011),宋真宗赵恒赐联“萃居三千口人间第一,合爨四百年天下无双”。天圣三年(1025),宋仁宗赵祯题赠“萃族三千九百余口天下第一,合爨五百八十多年世上无双”。据史料记载,北宋时期在义门陈氏忠义孝悌的感召下,江南人家平纠纷、净争讼、知礼仪、忠国家,呈现一派耕读升平的景象。

义门陈文史馆外景(www.daowen.com)

家法书院开天下家族之先河。唐大顺元年(890),义门族人渐多,第三代族长陈崇撰写《家法三十三条》垂示子孙,这一家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早的保存相对完整的家法家规。这套以儒家规范为基础的家法,字里行间体现了忠、恕、孝、悌的思想,在维系陈氏义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义门陈一部具有类似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为了解决子孙读书问题,早在家族经济还不富裕的情况下,义门就曾先后创办了“书屋”和“书堂”两级学校。初级的叫书屋(相当于小学和初中),高级的叫东佳书院(相当于高中和大学),“七岁令入学,至十五岁出学。有能者令入东佳”。东佳书院是我国最早的私家招徒授业的书院之一。书院有数千卷图书,“堂庑数十间,聚书数千卷”,还有20顷良田的收入作为教学经费,所藏书帖,“号称天下第一”。书院的建立保证了义门人才的不断输出,至1063年,义门陈氏一家历代为官人数约400人,历受封赠42人,历代累计中举120余人,其中官至宰相2人、在京高官30人。当时的义门村,“接官厅内尽是进士、博士大学士;迎宾路上又来侍郎、礼郎、尚书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