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王阳明南赣平叛安民,深悟良知力践行

王阳明南赣平叛安民,深悟良知力践行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阳明在南赣平叛安民的同时,坚持研学弘道,悟出“良知”二字,始揭“致良知”之道,从而完成了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的认知与践行。由此可见,王阳明的伟大贡献,不仅在于他把近乎泯灭的“良知”深入发掘了出来,更在于他提出了“致良知”的方法论,并在自己的人生实践中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王阳明南赣平叛安民,深悟良知力践行

阳明在南赣平叛安民的同时,坚持研学弘道,悟出“良知”二字,始揭“致良知”之道,从而完成了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的认知与践行。

王阳明是把学问在事业上表现出来的杰出人物。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他是彪炳史册、建立不世之功的文武全才;作为哲学家和思想家,他是开创儒学新天地的一代心学宗师;作为师者和教育家,他是人格完满、桃李天下的百世之师。

如果将王阳明成功的原因归功于他所创立的心学的力量和支撑,那么,心学的真谛和精义究竟是什么呢?在王阳明看来,只有“良知”二字,才是自己一生学术的真谛和精义。他认为,“良知”是天地万物之纲,是真正的“圣人之道”。

在南赣平叛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王阳明公务之外也有了大把的闲暇时间,他迁建以宋儒周敦颐的号命名的“濂溪书院”,开始了他的讲学生涯。他在讲学时论及最多的就是“良知”和“致良知”。

最早提出“良知”的是孟子。《孟子·尽心上》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王阳明则说:“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孟子提出“良知”概念后,后代儒者较少论及,直到王阳明才重提“良知”。而王阳明所说的“良知”,实际上是对“心”的发挥和阐述,比孟子所说的“良知”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王阳明对“良知”的认识,有一个从无意识流露到有意识揭示的过程。他说:“吾‘良知’二字,自龙场以后,便已不出此意,只是点此二字不出。与学者言,费却多少辞说。今幸见此意,一语之下,洞见全体,真是痛快!”他还说:“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非是容易见得到此。”(www.daowen.com)

王阳明于百死千难中悟出的内心深藏的“良知”,源于他报国为民的初心和敢于担当的秉性。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宸濠之乱,本不关王阳明的事,当时他正奉命戡复福建叛军,北上途经丰城县(今丰城市)境,听闻南昌城有变,出于本心的良知,他扛起了一份责任。在众多官员观望、情报不清的情况下,他公开宣称“宁王谋反”。在尚未得到朝廷批文的情况下,他擅自返回吉安调兵平叛,以万余衰弱之兵破宁王十万之众,于万般艰难中取得了胜利。如果没有内心这份良知,他怎么会有如此担当?!

南赣和南昌的平叛结束后,王阳明并没有真正受到朝廷嘉奖,反而遭受了各种各样的猜忌诽谤和构陷。面对如此不公平的遭遇,王阳明并没有为自己叫屈或辩白,而是在冷静的思考中悟出了“良知”学说。王阳明的思想境界和精神境界也由此升华到了一个新高度。他明确地说,自从经历宸濠之乱和许泰、张忠等人的诬陷后,他更是相信良知真足以忘患难,出生死。他在给江西学生邹守益的信中欣喜地说:“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譬之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矣。”

正德十五年(1520),王阳明在赣州初讲“致良知”。此后在南昌、在浙江老家,他都以“致良知”为教学宗旨,宣称人人心中有良知,人们只要把自己的良知发掘出来并落实在行为上,就是“致良知”。对于“良知”和“致良知”的关系,他强调说,前者是本体,后者是功夫。他认为,并非仅仅有良心就可以达到致良知的境界,要达到致良知的境界,绝非等闲中来,要自困顿中来,从百死千难中得来;要事上练,要实落用功。可见,“致良知”的过程也就是践行“知行合一”的过程。

由此可见,王阳明的伟大贡献,不仅在于他把近乎泯灭的“良知”深入发掘了出来,更在于他提出了“致良知”的方法论,并在自己的人生实践中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