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说来,常见错别字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因字形相似而产生错误
汉字数量极大,《康熙字典》中收录了四万多个汉字,1979年编写的《辞海》中收录了常用和较常用的汉字近一万五千个。如此大量的汉字,有相当数量的汉字字形十分相似,如“沏”与“彻”,“沓”与“杳”,“缀”与“辍”,“徙”与“徒”,“炙”与“灸”,“侯”与“候”,“刺”与“剌”,“祟”与“崇”等。这些字字形仅有极小的差别,但读音和意义完全不同。
辨别这类错别字,只要从读音入手,一般都可以比较轻松地辨别出来。如“沏(qì)茶”不是“彻(chè)茶”,“拖沓(tà)”不是“拖杳(yǎo)”,“辍(chuò)学”不是“缀(zhuì)学”,“迁徙(xǐ)”不是“迁徒(tú)”,“针灸(jiǔ)”不是“针炙(zhì)”,“等候(hòu)”不是“等侯(hóu)”,“刺(cì)猬”不是“剌(là)猬”,“作祟(suì)”不是“作崇(chóng)”。
2.因读音相同或相近且字形相似而产生错误
如“毛骨悚然”误作“毛骨竦然”,“辩解”误作“辨解”,“搪瓷”误作“塘瓷”,“脱颖而出”误作“脱颍而出”等。
这些字由于字形相似,而且读音相同或相近,辨别起来稍有一些难度。但从这类字形旁(义符)的意义上加以分析,便可判断其正误。如“毛骨悚然”一词的意思是十分恐惧,“悚”指的是恐惧,应从“心”旁,因此用竖心旁。而“竦”从“立”旁,“立”即“站立”之意,与恐惧毫不相干。
“辩解”一词意思是辩论解释,与人辩解需用言辞,所以应从“言”旁。
“搪瓷”是指矿石粉末浆涂抹于金属坯胎上,用于烧制各种器皿,“搪”是均匀涂抹之意,应从“手”。而“塘”是指堤岸、池塘,应从“土”。
“脱颖而出”一词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意思是把麦穗放入袋里,麦芒就会很快穿过袋子钻出来,这里的“颖”指的是麦芒,应从“禾”。而“颍”字从“水”,与麦芒无关。(www.daowen.com)
3.因读音相同或相近而产生错误
如“通货膨胀”误作“通货膨涨”,“歪门邪道”误作“歪门斜道”,“无耻谰言”误作“无耻滥言”,“以偏概全”误作“以偏盖全”等。
辨别这类错别字也主要是从词义入手,“通货膨胀”是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胀”是膨大之意,而“涨”是指水位升高、涨水。“胀”与“涨”意思虽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毕竟不同。
“歪门邪道”指不正当的途径,“邪”指不正当的(事情),有邪恶、非正义之意。“斜”指具体的器物摆放不正或不直,仅指歪斜之现象,而无邪恶之本质。
“无耻谰言”中“谰”是诬陷、诬赖的意思,而“滥”则是胡乱之意,与“谰”字之意似是而非。
“以偏概全”是指以局部来推论整体而得出错误的结论。“概”即概括之意。“盖”是遮盖、覆盖之意,没有概括、推论的含义。
4.因词义相同或相近而产生错误
如“坐落”误作“座落”,“作出”误作“做出”或“做出”误作“作出”,“销声匿迹”误作“消声匿迹”,“四季常青”误作“四季长青”,“照相”误作“照像”。
这类字读音相似,意义也相近,它们之间不能混写的主要原因是约定俗成,很难从道理上讲清楚为什么只能这样写而不能那样写。好在这类字并不多,我们尽可能把它们牢牢记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