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底神经节
基底神经节是对皮层下一些核团的总称,位于皮质下白质内,主要包括纹状体、丘脑底核和黑质。纹状体又包括尾状核、壳核和苍白球,是与运动有主要关联的结构。它与大脑皮质构成往返神经环路,对躯体运动进行调节。基底神经节功能十分复杂,主要是完成对运动信息的处理,参与运动的计划过程,包括随意运动的产生和稳定、肌紧张的控制以及本体感觉传入的冲动的处理等。
基底神经节不同部位的病理损伤会产生一系列非自主神经运动障碍。临床表现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为运动过少而肌紧张亢进,例如帕金森症。其主要症状是全身肌肉紧张增强,肌肉强直、随意运动减少、动作迟缓,常伴有静止性震颤。研究表明,帕金森症的主要病因是由于双侧黑质病变,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受损所致。另一类表现为运动过多而肌紧张低下,例如舞蹈病和手足徐动症等。舞蹈病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上肢和头部的舞蹈动作,伴有肌张力低下等症状。其病因是由于双侧新纹状体病变造成。
2)小脑
小脑是躯体运动调节的重要中枢,根据小脑的传入、传出纤维联系,可将小脑分为前庭小脑、脊髓小脑和皮层小脑3个功能区。
(1)前庭小脑
前庭小脑由绒球小结叶构成,其传出纤维至前庭核,主要功能是控制躯体的平衡和眼球的运动。例如,当人站立而头向后部仰时,膝和踝关节将自动地作屈曲运动,以对抗由于头后仰所造成的身体重心的转移,使身体保持平衡而不跌倒。在这一过程中,膝与踝关节为配合头向后仰而做的辅助性屈曲运动,就是由于小脑发出的调节性冲动,协调了有关肌肉的运动和张力的结果。如果绒球小结叶受到损伤,将破坏躯体的平衡机能。切除了绒球小结叶的猴不能站立,总是坐在笼子的角落里,以笼子的两边支撑身体来保持平衡。
(2)脊髓小脑
脊髓小脑由蚓部和小脑半球的中间部组成,主要功能是调节正在进行过程的运动,协助大脑皮层对随意运动的控制。其传出纤维一部分至脊髓前角内侧,控制躯干和四肢近端的肌肉运动,与姿势的维持和粗大的运动有关;一部分至脊髓前角外侧,控制四肢远端的肌肉运动,与精细、技巧性动作有关。
(3)皮层小脑
皮层小脑是指小脑皮层外侧部,它不接收外周感觉传入,只接收来自大脑皮层感觉区、运动区、联络区等区域构成回路。其主要功能是参与随意运动的设计和运动程序的编制。如前所述,一个随意运动的产生包括运动的设计和执行两个阶段,并需要在脑的设计和执行之间进行反复比较来协调完成。
3)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是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和控制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对运动的控制主要有两部分,其一是皮质运动区的作用,主要是制订运动计划、编织运动程序,发布指令;另一方面是将运动指令输出,控制低位控制中枢。
(1)大脑皮层运动区(www.daowen.com)
大脑皮层中与躯体运动密切相关的区域称为大脑皮层运动区。它包括主要运动区和辅助运动区。
①主要运动区:又称运动区或运动皮层,位于中央前回和运动前区。主要运动区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具有下列特征:
a.交叉支配:一侧皮层主要调节对侧躯体运动。但对头面部的支配是双侧性的。
b.具有精细定位功能:即运动越精细复杂的肌肉,其皮层相应的运动区的面积越大。例如手部运动,其皮层相应的运动区域面积最大。
c.倒置分布:运动区定位的空间安排是倒置的,下肢的代表区在皮层顶部,上肢肌肉的代表在中间部,而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底部。
②辅助运动区:位于大脑皮层的内侧面、运动区之前。一般为双侧性支配,刺激该区可引起肢体运动与发声。
(2)运动传导通路
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通过锥体系与锥体外系两大传出系统的协调活动完成。
①锥体系:指由大脑皮层运动区发出、经延髓锥体后达到脊椎的传导束,包括皮层脊髓束和皮层脑干束。皮层脊椎束一般是指由皮层发出、经内囊和延髓锥体后行到达脊髓腹角的传导束。皮层脑干束是指由皮层发出,经内囊抵达脑干内各运动神经元。虽不通过锥体,但在功能上与皮层脊髓束相同,因此也属于锥体系的范畴。皮层脊髓束通过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支配四肢和躯干的肌肉,皮层脑干束则通过脑神经运动神经元支配头面部的肌肉。
②锥体外系:是指锥体系以外的调节躯体运动的后行传导通路。其与锥体系的主要区别是:
a.后行传导通路不通过脊髓锥体。
b.其作用不能直接迅速抵达下运动神经元。
锥体外系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和协调肌的活动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