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动物生理:肺扩张反射与喷嚏反射

动物生理:肺扩张反射与喷嚏反射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呼吸中枢呼吸中枢指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其中,肺扩张引起吸气反射性抑制称为肺扩张反射,而肺缩小引起反射性吸气称为肺缩小反射。图6.10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肺扩张反射的牵张感受器位于气管到细支气管平滑肌内,阈值低,适应慢。此反射具有清除刺激物,防止异物进入肺泡的作用。喷嚏反射,其感受器位于鼻黏膜内,传入神经是三叉神经,中枢是延髓。

1)呼吸中枢

呼吸中枢指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它们分布在大脑皮质、间脑、脑桥、延髓和脊髓等部位,各自起着不同作用,相互制约和配合,共同调节正常的呼吸运动。

(1)脊髓

脊髓是呼吸运动的中继站和整合某些呼吸反射的初级中枢联系上位呼吸中枢并通过位于腹角的运动神经元,支配呼吸肌的运动。

(2)延髓

延髓是呼吸的基本中枢(生命活动的基本中枢),能发动和维持比较有规律的呼吸运动。

延髓有多种类型的神经元,其中包括:背侧呼吸组(dorsal respiratory group,DRG)集中在孤束核腹外侧,主要为吸气神经元,以交叉方式支配对侧膈肌运动神经元;腹侧呼吸组(ventral respiratory group,VRG)集中在凝核、后凝核以及面神经核附近,有吸气神经元,也有呼气神经元。

(3)脑桥

在脑桥的1/3处呼吸的神经元相对集中的地方形成了臂旁内侧核和KF核团,合称PBKF核群,起呼吸的调整中枢的作用。其作用表现为:它们与延髓的呼吸中枢之间有双向联系,其作用是限制吸气,使吸气向呼气转换。目前认为:它是通过易化延髓“吸气切断”机制,促进吸气与呼气之间的相互转换。

2)呼吸节律形成的假说

有关于呼吸节律的形成机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推崇的看似是关于局部神经元回路反馈控制假说。

该假说认为:

①在延脑存在有一个吸气活动发生器(CLAG)和吸气切断机制(IOS)。

②在CLAG作用下,兴奋冲动传向3个方面:

a.IN兴奋,传至脊髓吸气肌运动神经元,引起吸气;

b.传至脑桥的PBKF核群并加强其活动;(www.daowen.com)

c.传至IOS,使其兴奋。

③IOS接受IN,PBKF核群及肺扩张后牵张感受器的冲动。随着吸气相的进行,来自上述三方面的冲动逐渐增强,当IOS兴奋达到阈值时,便发出冲动到中枢的CLAG或IN,以负反馈机制抑制其活动,从而使吸气转化为呼气。

3)呼吸的反射调节

呼吸活动可受机体内外环境各种刺激的影响,如伤害性刺激、冷刺激、血压的骤然变化等都可使呼吸发生变化(图6.9)。重要的反射如下:

图6.9 呼吸节律形成原理示意图

(1)肺牵张反射

由肺扩张或肺缩小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称肺牵张反射(Pulmonary stretch reflex),又 称 黑-伯 二 氏 反 射(Hering-Beruer reflex)(图6.10)。其中,肺扩张引起吸气反射性抑制称为肺扩张反射,而肺缩小引起反射性吸气称为肺缩小反射。肺牵张反射的作用在于使呼吸不致过长,促使吸气及时转入呼气,它与脑桥呼吸调整中枢共同调节着呼吸的频率和深度。

图6.10 肺牵张反射示意图

肺扩张反射的牵张感受器位于气管到细支气管平滑肌内,阈值低,适应慢。感受器受吸气或肺充气刺激后,冲动沿着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吸气切断机制兴奋,切断吸气,从而促进吸气转换为呼气,加快呼吸频率。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则吸气延长、加深、呼吸加深变慢。

(2)呼吸肌的本体感受性反射

肌梭和腱器官是骨骼肌的本体感受器,它们所引起的反射为本体感受性反射。呼吸肌内也有本体感受器。当呼吸道通气阻力增大时,通过本体感受器反射增强呼吸肌的收缩力,克服通气阻力,保持足够的肺通气量。

(3)防御性呼吸反射

当鼻腔、咽、喉、气管与支气管的黏膜受到机械化学刺激时,则会引起防御性反射。此反射具有清除刺激物,防止异物进入肺泡的作用。常见的呼吸性防御反射有:咳嗽反射,其感受器位于咽、喉、气管、支气管黏膜内,传入神经是迷走神经,中枢是延髓。喷嚏反射,其感受器位于鼻黏膜内,传入神经是三叉神经,中枢是延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