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肠内微生物作用的探究

大肠内微生物作用的探究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肠内的细菌全是厌氧菌。大肠内的微生物也能合成B族类维生素和维生素K,并被大肠黏膜吸收,供机体利用。猪大肠内具备草食动物相似的微生物繁殖条件,猪在饲喂植物性饲料条件下,大肠内微生物的作用就很重要,即微生物的消化作用占主要的位置。猪大肠内的细菌能分解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及尿素,产生氨、胺类及有机酸。饲料中粗纤维在盲肠内进行微生物的发酵分解,尤其是草食禽类。

大肠内微生物作用的探究

1)草食动物大肠内的消化

草食动物大肠内的消化特别重要,尤其是马属动物和兔等单胃动物,大肠的容积庞大,具有与反刍动物瘤胃相似的作用,具备微生物繁殖和发酵的条件。饲料中的纤维素等多糖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全靠大肠内微生物的作用。随同食糜进入大肠的少数未杀死的微生物可以在大肠内大量繁殖,消化纤维素的微生物与瘤胃微生物的区别主要是菌株类型之间的比例不同。大肠内的细菌全是厌氧菌。

大肠内的微生物也能合成B族类维生素和维生素K,并被大肠黏膜吸收,供机体利用。大肠壁还能排泄钙、铁、镁等矿物质

2)杂食动物大肠内的消化

猪可以作为杂食动物消化特点的代表。猪大肠内具备草食动物相似的微生物繁殖条件,猪在饲喂植物性饲料条件下,大肠内微生物的作用就很重要,即微生物的消化作用占主要的位置。盲肠内容物中以乳酸杆菌和链球菌占优势,还有大量大肠杆菌和少量其他类型细菌。猪对饲料中粗纤维的消化,几乎完全靠大肠内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但纤维素分解菌必须与其他细菌处于共生条件下,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猪大肠内的细菌能分解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及尿素,产生氨、胺类及有机酸。还可以合成B族维生素和高分子脂肪酸

3)肉食动物大肠内的消化(www.daowen.com)

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在小肠内已基本被消化吸收,所以肉食动物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电解质和小肠来不及吸收的物质,其余残渣形成粪便。

小肠内未被消化的脂肪和糖类,在大肠内也可以被细菌降解,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糖类分解为单糖及其他产物,如草酸甲酸、乳酸、丁酸及二氧化碳、甲烷、氢等。

肉食动物大肠内的环境也很适合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很多类细菌的繁殖。这些细菌总称为“肠道常居菌群”或“共生菌”。正常情况下,它们以腐败作用为主,也具有发酵分解作用。

4)禽大肠内的消化

家禽大肠发挥消化作用的主要是盲肠。饲料中粗纤维在盲肠内进行微生物的发酵分解,尤其是草食禽类。盲肠内pH6.5~7.5,有严格的厌氧条件,食糜在盲肠内一般要停留6~8 h,适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微生物将纤维分解为简单的挥发性脂肪酸。其中以乙酸的比例为最高,丙酸、丁酸次之。这些有机酸被盲肠吸收后,在肝脏进行代谢。另外在盲肠内还产生CO2和CH4等气体。

禽类盲肠内的细菌还能分解饲料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产生氨,并能利用非蛋白含氮物合成菌体蛋白质,也能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等,供禽体利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