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机体时时刻刻都有新旧红细胞的更替,常保持动态平衡以维持体内红细胞总数相对恒定。红细胞是动物血液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其数量以每升血液中含有多少1012个表示(1012个/L)。红细胞的数量因动物的种类、品种、性别、年龄、生理状态和生活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雄性动物高于雌性动物;幼年动物高于成年动物;营养良好的动物高于营养不良的动物;高海拔地区的动物红细胞数目高于低海拔地区的动物。动物红细胞的形态、大小、数目与动物的进化和生态适应均有一定的关系,所有低等脊椎动物的红细胞都比哺乳类和鸟类的大,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红细胞的数目越多,而体积越小,同时血细胞也越高度分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红细胞数量减少常见于各种类型贫血;红细胞数量增多常见于呕吐、腹泻和饮水不足引起的脱水等。
1)红细胞的生成
红细胞的生成原料主要包括蛋白质、铁离子、叶酸、维生素B12、铜离子、维生素C等。缺乏蛋白质时易导致营养性贫血,缺乏铁离子时易导致缺铁性贫血,缺乏铜离子易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导致机体贫血,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可引起红细胞分裂和成熟障碍,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红细胞的数量能保持相对的恒定,主要依赖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调节,机体缺氧时,肾皮质管周细胞可释放EPO,从而促进红细胞分化增殖,促进血红蛋白合成,促进成熟红细胞的释放,以缓解机体缺氧症状。此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和雄激素等体液因素也与红细胞生成有关。
2)红细胞的破坏
红细胞具有一定的寿命。例如,马和牛的红细胞平均寿命约150 d,猪平均85 d,兔57 d,小鼠的只有40 d,人的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20 d。红细胞的寿命受机体的营养状况影响。食物中缺乏蛋白质时,红细胞生存的期限缩短。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因自身无核,不能合成新的蛋白质,故无法自我更新或修补。衰老或破裂的红细胞大部分在脾、肝和骨髓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被吞噬细胞所清除,其破坏后的血红蛋白被分解为珠蛋白、胆绿素和铁。蛋白和铁大部分可被重新利用,而胆绿素则由粪和尿排泄出体外。(www.daowen.com)
3)红细胞的功能
红细胞主要依靠其内部的血红蛋白发挥生理功能,其主要功能是运输O2和CO2,并对机体所产生的酸、碱物质起缓冲作用。一旦红细胞破裂释放出的血红蛋白将不具有相应生理活性。
红细胞具有可塑变形性和渗透脆性,因此其可挤过口径比它小的毛细血管和血窦孔隙;当可塑性变形能力降低时,细胞挤过小口径的毛细血管时即容易发生“破裂”。此外,红细胞的细胞膜对物质具有选择通透性。水、氧和二氧化碳等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而钙离子无法通过。
红细胞因其质量密度比血浆大而具有悬浮稳定性,即红细胞能均匀地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悬浮稳定性的大小常用红细胞沉降率来测定。将经过抗凝处理的血液垂直静置于小玻璃管中,通常以1 h内红细胞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率,简称血沉。贫血、溶血性疾病、急性感染、恶性肿瘤、风湿、急性肾炎、结核时血沉往往加快;大量脱水、肝脏疾病、心力衰竭时血沉则常常减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