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在静息或活动状态下所伴随的各种电现象(离子电流、溶液导电、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等)总称为生物电现象,目前生物电已普遍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如心电图、脑电图、肌电图等。在细胞水平的生物电现象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在静息时具有的静息电位和受到刺激时所产生的电位变化(包括局部电位和可以扩布的动作电位)。
1)静息电位
(1)静息电位
细胞在未受刺激、处于静息状态时存在于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又称跨膜静息电位。不同细胞的静息电位不同,如果规定细胞膜外电位为0,则膜内电位为负,如骨骼肌的静息电位为-90mV,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为-70 mV,平滑肌的静息电位为-50~-60 mV,红细胞的静息电位为-10 mV。除心肌细胞和胃肠平滑肌细胞具有一定的自律性外,其他细胞均是一种稳定的直流电位,只要细胞膜没有受到损害,细胞代谢正常,细胞的静息电位就能维持在稳定的电位水平上。
一般将细胞膜内电位的负值减少(负数绝对值减小)称为静息电位减小,反之称为静息电位增大。与静息电位相关的生理学概念:在静息状态下,将细胞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的状态称为极化;静息电位减小的过程称为除极化或去极化;去极化至零电位后膜电位进一步变为正电位称为反极化;细胞膜除极化后再恢复至极化状态的过程称为复极化;静息电位增大的过程称为超极化;膜电位高于零电位的部分称为超射,如图2.10所示。
图2.10 膜电位的除极化、反极化、复极化、超极化、超射
(2)静息电位产生机制
静息状态下,膜内外存在几十毫伏的差异,造成了细胞膜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即膜外表面覆有一层正离子,膜内表面覆有一层负离子的状态。伯恩斯坦(Bernstein)在1902年提出的膜学说认为,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以及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对K+有一定的通透性,是导致细胞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枪乌贼巨轴突、脊椎动物神经元和心肌细胞膜内外离子的分布情况:膜内含有较多的K+和有机阴离子(有机酸、蛋白质),K+的含量是膜外的20~50倍;膜外含有较多的Na+和Cl-、Na+的含量是膜内的5~14倍,Cl-的含量是膜内的4~25倍。膜内外K+、Na+离子浓度差是由于钠泵作用的结果,静息时,膜对K+通透性为Na+的10~100倍,膜内的有机阴离子几乎不会流到膜外。因此,安静状态下,K+因膜内外存在K+浓度差由膜内流向膜外,而膜内的阴离子却无法通过细胞膜留在了膜内表面,于是就形成膜外表面为正离子层、膜内表面为负离子层的极化状态。
由于静息时,膜对K+具有一定的通透性,却对Na+和Cl-通透性极低,因此在浓度差的作用下,K+从膜内向膜外扩散,扩散后形成的外正内负的电场力又会阻止K+进一步向外扩散,当浓度差形成的促进K+外流的动力等于外正内负电场力形成的阻止K+外流的阻力时,膜内外不再有K+的移动,膜内外的电位差稳定在某个值,即K+的平衡电位(Ek)。
2)动作电位
(1)动作电位
当细胞受到阈刺激或阈上刺激而发生兴奋时,细胞膜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会发生一次迅速而短暂的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以神经细胞为例,当给轴突一个刺激时,会出现一个短暂的电位波动,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为-70 mV,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膜内外的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会迅速的发生去极化,甚至反极化至30 mV(膜电位跨度100 mV),构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这个状态比较短暂,膜电位会快速地发生逆转进行复极化,膜内的正电荷减少,恢复到膜外正内负的状态(接近于静息电位),构成动作电位的下降支,快速去极化与快速复极化形成了一个短暂尖锐的脉冲样变化,即峰电位,总共时间不超过0.5 ms,峰电位是动作电位的重要标志。峰电位之后出现一个缓慢恢复的电位波动,即后电位,后电位又有两部分构成,包括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负后电位指复极化后膜电位为-55~-70 mV的部分,又称后去极化,正后电位指复极化至-70 mV后的超极化部分,又称后超极化,如图2.11所示。
图2.11 动作电位的过程
(2)动作电位产生机制
当细胞受到阈刺激时,细胞膜中的Na+通道开放,Na+的通透性增大,在浓度梯度(膜外浓度高膜内浓度低)与膜内外(外正内负)的电场力作用下,Na+快速由膜外流入膜内,膜电位由负转正,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电位变化幅度为静息电位的绝对值与Na+的平衡电位绝对值之和。
Na+通道开放时间较短,当动作电位达到上升支的最高点时,Na+通道很快出现“失活”状态(Na+通道关闭),Na+将不能通过细胞膜,此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在膜外负内正的电场力及K+膜内的高浓度梯度下,K+从细胞内流向细胞外,从而使膜电位恢复至静息电位水平,形成动作电位的下降支。
此时,虽然膜电位恢复至原先的静息电位水平,但是离子的分布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量的Na+从细胞外流至细胞内,大量的K+从细胞内流至细胞外,膜内外Na+、K+离子浓度的变化激活了细胞膜上的钠泵,钠泵将膜内的Na+泵至膜外,膜外的K+泵至膜内,最终恢复至静息状态水平,构成后电位时相。
动作电位的特点如下所述。(www.daowen.com)
①“全或无”现象:任何具有兴奋性的细胞,受到阈刺激,均可以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幅度不会因刺激的强度增大而增大,阈强度以下的刺激则不会使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②不衰减性扩布:细胞某个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动作电位,该动作电位不会停止于某处,而是沿细胞膜进行传播,不因传播距离的长短而衰减。
3)动作电位在细胞膜上的传播
(1)动作电位的引起
实验证明,当刺激细胞膜,使其不同程度的加大静息电位,即引起细胞膜不同程度的超极化时,即使用很强的刺激也不会引发动作电位;反之,当刺激细胞膜,使其减小静息电位,即膜去极化时,当刺激达到某个强度时,就可以诱发动作电位的发生,这个能进一步诱发动作电位的去极化临界膜电位,称为阈电位,达到阈电位水平的刺激即阈刺激。阈电位一般比正常静息电位低10~20 mV。
研究发现,对于一段细胞膜来说,达到阈电位的去极化会引起一定数量的Na+通道开放,而因此引起的Na+内流会使膜进一步去极化,结果又引起更多的Na+通道开放,如此反复下去,出现一个再生性去极化过程,此时细胞膜的去极化将不再依赖于原刺激。因此只要是阈上刺激,细胞膜均可在短时间内快速的大量开放Na+通道,使Na+快速流入细胞内,最终达到Na+的平衡电位。动作电位的幅度只与Na+的平衡电位和静息电位之差有关,而与原刺激强度无关。
阈下刺激可使膜发生去极化,却达不到阈电位水平,不能形成Na+的再生性去极化,因而不能形成动作电位,但是阈下刺激可以引起少量Na+通道的开放,有少量Na+内流,由电刺激造成的去极化与少量Na+内流造成的去极化叠加在一起,引起一个小幅度的去极化现象,即局部反应或局部兴奋,这种去极化电位称为局部电位。
局部电位的特点如下所述。
①刺激依赖性: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不同,其产生依赖于外加刺激,刺激消失,去极化现象很快就消失,膜电位恢复至静息电位;局部电位的幅度随阈下刺激的增强而增大,无“全或无”的特性。
②电紧张性扩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在细胞膜上作远距离传播,但可引起邻近膜产生类似的去极化,而且随着距离的延长去极化幅度快速减小和消失,传播的距离很短。
③可叠加作用:局部去极化反应可以发生叠加,分为时间总和和空间总和。时间总和是指在膜上同一点连续接受几个阈下刺激,只要之前刺激引起的去极化未消失,便可与后面的去极化反应进行叠加;空间总和是指若接受阈下刺激的两个部位相距较近,在接受阈下刺激后,它们引起的去极化反应可以进行叠加。
(2)动作电位的传导
细胞膜任何一处被刺激,引发的动作电位均可由受刺激处沿细胞膜向两侧传播,最终表现为动作电位沿着整个细胞传导。对神经纤维来说,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膜上的传导,称为神经冲动,因神经纤维有无髓和有髓神经纤维两种,因此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也有两种类型,即顺序式传导(无髓神经纤维或肌纤维)和跳跃式传导(有髓神经纤维)。
①顺序式传导:对于无髓神经纤维,当轴突某一点受到较强刺激时,可产生动作电位,此时该段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发生暂时的翻转,由静息状态的膜外正内负转变为兴奋后的外负内正状态,称兴奋膜,而兴奋膜邻接的膜仍处于静息状态的外正内负,由于膜两侧的溶液是导电的,兴奋膜与静息膜之间存在着电位差,于是可发生电荷的移动。在膜外,由静息膜流向兴奋膜,即正电荷从未兴奋段流向兴奋段;在膜内,由兴奋膜流向静息膜,即正电荷从兴奋段流向未兴奋段。从而使静息膜内侧电位升高而膜外侧电位降低,即受刺激处邻接的静息膜发生了去极化。以此过程继续传导,最后动作电位在整个细胞膜上传导。因此,对于无髓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传导实际上就是兴奋膜向前移动的过程,可以向两个方向传导,且无阻碍地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最终导致整个细胞发生动作电位,如图2.12所示。
图2.12 动作电位在无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②跳跃式传导:对于有髓神经纤维,其含有的髓鞘不导电,离子只能在髓鞘中断的郎飞氏结处进行移动,当受到刺激时,局部电流只能出现在相邻的郎飞氏结之间,传递到相邻的郎飞氏结处,使其兴奋。同样的过程,将动作电位传给下一个郎飞氏结,兴奋就以跳跃的形式由一个郎飞氏结传递给下一个郎飞氏结,不断向前传导,这种传导方式称为跳跃式传导,如图2.13所示。
跳跃式传导加快了兴奋传导的速度。单位长度内,传导一次兴奋所涉及的跨膜离子转运的总数要少得多,因此转运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大大减少,且是一种经济、高效的传导方式;另外大量Na+通道都聚集在郎飞氏结处,更容易引起大量Na+内流,使细胞兴奋。
图2.13 动作电位在有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