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中华民族的5000多年的聪明才智,体现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伴随着中华文明走过几千年风雨历程的中华武术,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继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儒、道、墨等家思想以及中国传统哲学、美学、医学、法学和宗教学等文化为主核心,以高、难、精、美等形态特征为外沿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性体育项目。它内涵丰富立意深刻,既具备了人类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共同特征,又有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伦理性、艺术性等,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民在体育运动中的智慧结晶。
“武术属于体育,但高于体育”,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它具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文化是武术最稳固、最持久、最扎实的根基,也是武术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运动特色的关键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与武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间是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说,文化的结构也适用于其组成部分之一的体育文化的结构。因此,用文化的结构也可以考察武术文化旅游的类型结构。
可以借鉴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对文化概念的“三层次结构”的分析和公认的现代结构功能主义的创始人塔尔科特·帕森斯(T.Parsons,1902—1979)在“结构功能主义”学说中对结构和功能之间关系的分析,来分析武术文化旅游的类型结构。
根据表现形式,武术文化可分为上、中和下三层结构,即技与术的“表层”、礼与艺的“中层”和道与理的“深层”,或“物器技术层”“制度习俗层”和“心理价值层”三个层次结构。也就是张岱年先生所说的相应的“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武术的三层结构彼此关联,形成一个系统,如表6-1所示。
表6-1 武术资源分类情况
1.武术文化的“表层”
武术文化的“表层”即物质文化层,指物质设施。它主要包括武术文化的技术、器械、练功器具、场馆、服饰等内容。这一层构成了武术文化的基础。从这层结构我们可以看到武术技术中的手型手法、步型步法、拳法腿法、翻腾跳跃等动作的技法和造型,各种器械的技法和形态,以及武术场馆、器械和服饰等有形部分。我们可以挖掘它的健身娱乐功能、技术培训功能、竞赛表演功能,场馆、器械和服饰的商品经济功能等。通过这些功能,我们可以开发武术的健身、娱身、防身价值,竞赛表演和商品经济的价值,以便获取中华武术的经济价值。
2.武术文化的“中层”
武术文化的“中层”即制度文化层,指规律、制度。它主要包括武术文化的组织方式、传播方式、传授方式、礼仪规范、品德修养、技能演练、书籍论著、习俗禁忌、保健药品等内容。这一层是武术文化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的总和。通过这层,我们可以认识到武术的组织方式、传播方式、传授方式等体制建设,强化礼节、习俗、禁忌、戒律等武德修养,欣赏武术套路的演练技巧和格斗对抗的实战水平,以及体会有关武术的书籍、拳论、抄本、师父口授的秘诀,了解治疗创伤所需保健药品等。我们可以挖掘它的体制建设功能、道德教育功能、竞赛表演功能、娱乐观赏功能,以及书籍影碟的出版功能等。通过这些功能,我们可以开发武术文化的体制建设价值、伦理教育价值、竞赛表演价值、娱乐观赏价值和影视图书出版价值,可获取武术文化的经济价值。(www.daowen.com)
3.武术文化的“深层”
武术文化的“深层”即精神文化层。它主要包括武术文化意识形态所反映体现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民族情感、民族精神等,是在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孕育出来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是人类精神生活领域的文化,是武术文化的核心部分。从这层结构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武术本身的本质特性、思想理论基础等,体悟到习武者本人身体力行的伦理观、信仰观、审美观和修养论等。我们可以领会它的思想教育功能、精神信仰功能、审美欣赏功能等。
武术文化旅游资源类型的经济价值的理论在其“三层次结构”中都有所体现,但主要以表层和中层结构为主。能够体现“表层结构”的经济价值的,如:可对其技术、技击动作进行培训传授,也可对其技术动作进行书籍、音像制品的出版发行;可对其器械服饰和武术纪念品进行生产销售;可对其体育场馆进行出租赁售等。能够体现“中层结构”的经济价值的,如:可对其礼仪规范、道德修养进行传授教育;可对其武术保健药品进行研发、制售;可对其理论知识进行书报杂志影碟的出版发行等;可制作、出版、发行各种题材的武术影视作品,可开馆办校;可组织各种比赛赚取门票、电视转播费、广告费和赞助费等;可发行武术彩票;可组建武术各拳系的职业俱乐部;可举行武术各种类别的制度评定;可组织各种国际间的武术文化交流活动;可组织具有各种民族传统风情的武术旅游、文艺演出、信息发布;可在组织武术活动的同时带动经贸活动的繁荣等。对于其深层结构的经济价值,可通过其表层和中层的有形的可具体操作领域来实现其作为文化精神领域的无形的经济效益,表现为武术文化的民族认同感、民族凝聚力所产生的民族文化精神。这种精神鼓舞、激励着人们为国家、民族事业的团结、复兴和繁荣而产生无限的经济价值。
从表6-2看出,武术旅游资源的自然资源属于旅游资源学属性分类中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中国地大物博,名山古迹数不胜数,而中国武术的很多派别就孕育在这些名山之中,如河南嵩山少林寺、湖北武当山、四川峨眉山、山东梁山、福建南少林都是传统武术流派发源地。地域的不同,发展了不同派别的武术,不同派别的武术内涵诞生了不同的武术地建筑、武术服饰产品等。中国拥有丰富的武术旅游资源,目前,武术旅游产品开发的规模在逐步扩大,并形成了较有影响的知名品牌。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角度入手,餐饮文化旅游资源(斋食)、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少林与佛教、武当与道教文化等)、建筑文化旅游资源(武当山古建筑群、少林塔林等)都很丰富。武术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具有多层次、多角度的特点,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体的;可以是具体的一点开发,更可以是几点之间的武术旅游线路开发,并且这种开发必将是未来武术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表6-2 武术旅游资源的类型
从各层次正在形成的产业化市场探讨其经济价值,目前武术文化正在形成各种产业化市场。例如,武术技术产业市场,包括竞赛表演市场、健身娱乐市场、技能培训市场、图书光盘出版市场、劳务市场等;武术用品产业市场,包括器械市场、纪念品市场、服饰市场、保健品市场等;武术人才市场,包括高水平运动员、民间武术家、经纪人市场等;武术文化产业市场,包括旅游市场、文化活动、信息市场等;武术金融市场,包括彩票、基金、募捐等;影视生产市场,包括录像、电视剧、电影的制作出版发行等。虽然武术文化的产业化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但这些市场的开发和完善将会对其经济价值的实现提供市场保证。
武术文化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是商品经济社会对其资源进行开发以适应经济发展而获取经济效益的产物。当前开发武术文化旅游的经济价值就是武术资源面对市场经济所进行的产业化经营而获取的经济效益。2019年9月2日,国务院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体育产业要发展成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建明表示,经过科学测算,预计到203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量占GDP的比重将达到4%左右。在这一战略口号的号召下,各种武术活动纷纷举行。例如,2019年12月,湖北举办了武当文化武术节,在短短四天时间里,仅贸易活动的成交额就达数十亿元人民币。“中国太极拳之乡”的邯郸市,2020年国庆期间凭借东部广府古城、中部洺州新城、西部“三山两边”等特色武术旅游资源和丰富多彩的武术文化表演,累计接待游客3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59亿元。河南温县陈家沟这个只有3000多人的村子,截至2020年10月,有武校4家、拳馆50余家,全村从事太极拳教育培训行业的有800多人,长年在温县学习太极拳的人有2000多人,仅此一项,该县就收入几百万元;随着旅游浪潮的兴起,只有3000多人的陈家沟发展饮食服务的农户就有300家,当地农民实实在在得到了太极拳为他们带来的实际利益。由此看来,从举行的这些比赛活动来看,武术文化经济价值的实现是显而易见的。
目前,武术文化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主要以表层和中层结构的功能、价值的开发和利用为主,而对其深层精神文化的开发还处于薄弱环节。在开发和利用武术文化的经济价值时,要深刻认识和挖掘其结构功能,应充分考虑到武术文化的客观本质属性与人们主观认识的相符程度,以免主观认识超越功能而夸大武术文化的经济价值,做出错误决策,造成重大损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