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拥有丰富的武术旅游资源,武术旅游产品开发的规模在逐步扩大,且形成了较有影响的知名品牌。如“少林”品牌、“泉州南少林”等,同时,还重点推出了专线旅游项目:武术健身游、中岳嵩山登山游等,这一切已充分表明中国已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武术旅游活动。但是,从目前开发的现状来看,武术旅游业地域间的发展不平衡,使得产业资源价值、市场容量和效益形成很大差异。中华武术旅游资源的开发目前多局限在武术的技术层面。
(一)武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
从属于文化旅游范畴的武术旅游,以“特色旅游”为定位,近年来,在武术市场开发中已逐渐凸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武术旅游是武术与旅游的结合,也是武术文化的旅游事业和旅游性的武术产业,以满足人们在身体、精神和文化等方面的需求。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历史的发展是基于满足人们不断扩大的身心需要,武术和旅游在许多商业开发特性上存在着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而武术资源的开发也是近几年来武术工作者们积极关注和大力推广的一项政策。各地武术工作者们结合地方资源和优势使武术步上了产业化的道路和市场化的道路,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武术推广效益。随着人们对武术可利用资源的不断认识和所蕴藏的巨大经济价值的探索,武术步上了市场化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武术产业。在对武术产业的构成要素——武术资源的研究中,充分挖掘发挥武术所具备的资源优势是培育武术产业市场的重要前提,武术产业化的必要性是推广武术的重要保证。在这样一种对武术产业和市场重要性的认识下,少林武术在不断继承和发展中已经上升成为一个文化体系,成为经济产业的一部分,促进了少林武术旅游经济的发展,为武术资源的挖掘和加快武术产业化、市场化的步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个案借鉴。
武术文化旅游业地域之间的产业开发不平衡,产业资源价值、市场容量和效益旅游资源的规模有很大差异。虽然武术文化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产品,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发展,不少地区举办了不同主题的武术文化节、武术博览会、武术各种赛事等,这为旅游业的发展繁荣以及武术文化的宣传起到了助推的作用。然而,与武术文化旅游业相关旅游产品的开发还处于启蒙阶段,市场上仅有的武术器械、服装类产品在品种款式、质量方面有待提高,市场缺口巨大。武术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多局限在武术技术及外延部分的有形部分,停留在表层开发,至今尚未形成以武术为龙头的品牌商品经营。
当前,武术旅游业还没有形成支柱优势,急待开发。武术文化旅游业应定位于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和无形资产开发经营业,因为三大支柱性产业的定位主要是三大产业的巨大市场潜力所决定的。目前,三大支柱产业规模还很有限,其市场运作在合理利用、规范操作上还显得不尽成熟。上海已经连续举办了6届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开放的经济环境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趋势已经决定其规模一年超过一年,从举办定位到市场运作都是成功的典范。2002年举办第6届时,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28个国家及地区共79支代表队,600多名武林高手,分别参加了40多个单项的竞赛类、非竞赛类、太极拳类、专场表演类项目,本次博览会与一年一度的龙华旅游节相结合,同时设立了高层次的国际武术学术研讨会和交流时间。龙华古寺的香火和钟声见证了本次博览会的圆满成功。两年举行一次的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经历了10年的历程,已经初具规模和品牌效应,与会各国来宾纷纷要求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能够长期举办,成为一个国际性武术活动的亮点。近些年来,我国一些城市也曾尝试过举办国际性的赛事和交流活动,但其规模较小,受邀国也没有足够重视,组织者只好从一些大专院校武术系积极调遣外籍武术队员,代表本国参赛,其惨淡经营可见一斑。目前中国有能力承办一定规模的国际性武术赛事的只有上海、北京、郑州等城市,以及港澳台地区。香港本身就是购物旅游的天堂,加之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资源,举办国际性的武术赛事,如果策划和定位十分准确,前景更加看好。
武术文化旅游纪念品品种单一,缺乏特色,具有代表性的武术文化传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太少,在市场上很难发现让人铭记于心并送得出手的武术纪念品。武术文化旅游纪念品不仅要求有较高的文化底蕴,而且产品应该具有收藏鉴赏、实用和纪念价值,这一直是武术文化旅游市场的一块“软肋”。专家们习惯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武术的交流和推广上,而无视武术纪念品的商机,“金矿”不产金,生产企业不知游客需求,市场上多见的是盲目抄袭的中国古代兵器,且武术纪念品的生产材料和制作工艺相对单一,创意不够、品位不高,缺乏武术的特色和风格,缺乏准确的品牌定位,多数产品不具备收藏和鉴赏的价值。
(二)武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武术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如少林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咏春拳、武当拳、南少林拳等,以及与众多文体结合的节庆活动,早已为海内外游客所熟知。但是,还存在着“小、散、低、差”等一系列问题。
(1)单兵作战多、规模小。(www.daowen.com)
缺乏整体规划,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参与武术运作的意识较差。武术旅游资源的开发未能从文化视角挖掘武术与旅游的深刻内涵,大多都局限于区域开发和眼前利益,开发档次低、单兵作战多。政府、地方、武术馆校、企业横向联系沟通不够,旅游产品单一、规模小,使一些产品不具备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
(2)经营混乱、管理松散。
由于存在管理体制陈旧,武术与旅游部门沟通不够,旅游企业的市场地位得不到确认等问题,造成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发育不健全等现象。一些典型的武术旅游企业隶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各自为战,自成体系,经营混乱,管理松散,缺乏市场调控。武术旅游市场法制化、规范化还不够完善,少林寺的商标抢注就是很好的实例,这与尚未普遍建立行业管理标准有关。
(3)武术旅游产业化程度低。
中国武术旅游产业化程度低,主要表现在由于刚刚起步造成的思想落后。中国旅游企业的现代化程度及国际化体系不健全,如国际互联网、酒店网络预定系统等应用不够普及,缺乏对游客(特别是国外游客)的吸引力,难以形成产业化的武术旅游市场;对于武术是全人类的共同遗产认识不够,认为武术是中华民族最后的长城,不应该传与“外夷”。
(4)缺乏武术旅游专业人才、服务水平差。
目前武术旅游的管理、服务人员基本上还是原有的旅游业人员,由于他们缺乏武术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及一定的外语水平,缺乏武术竞赛和娱乐的组织运作能力,因此服务档次跟不上,服务水平不到位,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武术旅游的兴趣取向、参与质量,导致武术旅游产品缺乏吸引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