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武术文化:独立且不易异化

中国武术文化:独立且不易异化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武术的文化属性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却众说纷纭的概念,关于文化的定义高达数百种。武术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从广义上看,属于社会文化的范畴;从文化狭义的概念来看,旅游也与社会活动有着密切关系。可是中国武术文化却具有相当强的独立性,很难被异化和同化。

中国武术文化:独立且不易异化

(一)武术文化属性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却众说纷纭的概念,关于文化的定义高达数百种。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大都从各自专业的角度,从不同侧面对文化进行了界定。根据学者的研究和我们社会实践的经验,为理解上的方便,我们将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理解文化的内涵,这对正确理解旅游活动的文化属性是非常重要的。从广义上来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社会生活习俗、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等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从狭义上来说,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制度和组织机构,主要是社会生活的上层建筑方面,如文学、艺术、科学哲学道德等。

武术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从广义上看,属于社会文化的范畴;从文化狭义的概念来看,旅游也与社会活动有着密切关系。旅游活动与文学、艺术、科学、宗教等社会文化实践活动有着不解之缘。

1.历史文化是武术发展的调适器

中国历史悠久,历史文化辉煌灿烂,中国武术的发展历程与历史文化的进程有着一致性。先秦时期,原始生存竞争促使了武术的萌芽;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使用和武士教育极大地促进了军事武艺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频繁的战争,使武术功能和技艺趋向多样化,武术意识有所发展;秦汉三国时期,秦收缴天下兵器,达到在民间禁武的目的;两汉时期,外族的长期威胁让汉代的统治者不得不高度重视武备和军事训练,军事武艺取得极大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军事武艺演进,娱乐性武术发展,少林武术发端,道教开始与武术融合;隋唐五代时期,府兵制与武举制的建立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器械武艺丰富多彩,武术套路开始脱离武舞而独立;两宋时期,尖锐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促进了军事武艺的提高,而商业的繁荣也有力地推动了民间武术的发展,突出表现为武术结社和武术表演的广泛流行;元朝时期,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为了镇压异族的反抗,在加强军队武艺训练的同时,对民间实行禁武,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明代,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长期稳定的时期,北方的军事威胁和倭寇的侵扰使得统治者对武术极其重视,中国武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跨入了一个新阶段,最显著的成就是武术体系的形成,并且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武术典籍和作者;清代,由于火器的出现,武术从总体上退出了军事技术范畴,同时民间武术逐渐兴盛,进入了多渠道普及和蓬勃发展的新阶段,最重要的特征是武术健身化的发展趋势,加速了体育化的进程;民国时期,政局动荡,不同思潮的激烈交锋,土洋体育的论争,以及连年战火,都影响着武术的发展。但从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武术,仍取得了一定成绩。民国武术发展的特点主要有两点:一是以城市为中心,推动武术的普及和发展;二是在近代文化思潮的影响下,武术开始沿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被纳入了现代教育的范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促进了武术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武术步入兴盛时期:国家重视提倡,组织机构健全;学校武术教育系统化;社会武术运动兴起;武术遗产得到挖掘、整理,武术科学研究受到重视;武术走向世界并迅速传播,国际交流频繁。

2.文学是武术的宣传车

中国武术与文学,是同根同源的共生关系,是传统文化的双璧。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中国武术的滥觞,正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发轫。武备与文事至少在两三千年前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携手同行。舞枪弄棒与吟诗作赋,很早就是我们先民所看重的文化修养的两个方面,文武兼备始终是许多有志之士的共同追求。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是武术家,许许多多文学作品也洋溢着武术的风采。这在世界文化史上尚无先例,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现象。如今,武术作品更是精品迭出,著名作家群星闪耀,尤以金庸古龙、梁羽生、卧龙生、温瑞安为代表。他们的作品雅俗共赏、妇孺皆知,并远播海外、享誉全球。武侠作家及其作品为中国武术的传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武术文化的特点

1.独特性(www.daowen.com)

武术文化的独特性首先表现在它只为华夏民族所有,其他许多民族虽然都可以学习推广中国武术,但却不可能拥有中国武术文化。另外从技击术的角度看,虽然很多国家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技击术及其相应的文化,但无一能与中国武术文化相提并论。

2.不可迁移性(静止与扩散的统一)

文化具有很强的交流性,不同的文化之间往往可以互相补充、取长补短,特别是被异化或者同化,中国历史上许多少数民族文化在进入中原后就被同化了。可是中国武术文化却具有相当强的独立性,很难被异化和同化。首先,这和中国武术文化与特定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相联系有关,带有很强的地域色彩。如嵩山少林文化只能产生在河南嵩山,武当山武术文化只能产生在湖北武当山,峨眉武术文化只能产生在四川峨眉山,水浒武术文化只能产生在山东的梁山等地区,黄飞洪武术文化只能产生在广东佛山等,离开了这些地区,它们本身的文化色彩就会大打折扣。然后就是中国武术重感性的特点,使得武术的许多技法和理论一时还不能用科学知识加以解释,这就让重实证的西方民族无论是从感情上还是现实上都较难接受,这种状况固然不利于武术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但反过来也保护了中国武术文化的原生态

3.地域性(地区差异)

武术文化的地域性表现在,首先从世界整体而言,中国武术文化从属于东方文化,体现出浓厚的华夏民族文化特征。例如,中国人重感性而轻理性,所以中国出现了重在自我体验的内家拳,而且形成了风格内涵各异的流派,同时中国武术史上虽然出现了不少武术论著,但却罕有从科学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探讨的。其次,从内部看,武术文化又按地域分成若干地区武术文化,它们在汇成中国整体武术文化的前提下,又表现出各自截然不同的文化特征,映射出各自地域的文化色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河南登封的少林武术文化、陈家沟太极文化、湖北武当山武术文化、四川峨眉武术文化,其他还有山东的水浒武术文化、广东佛山的黄飞洪武术文化、甘肃的崆峒武术文化等,它们或以佛教文化为底蕴,或以历史文化为根基,或以文学为依托,体现出风格各异的文化特色。

4.涵摄性

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武术,广泛地汲取各种文化营养,海纳百川,遂成其根深叶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文学、艺术、伦理、杂技等,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对百家文化的广收博取的同时,也凸显了其涵摄性特征。

5.民族性

在世界大家庭中,许多民族都有自己古老而传统的技击术,如泰国的泰拳、美国的拳击、韩国的跆拳道、日本空手道等,他们分别代表了其民族的文化,而在中国大地上土生土长的中国武术,则代表了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文化。其民族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从其产生发展来看,它始终是在中华大地上孕育、繁衍、生长起来的。它产生的原因及表现特征与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比如中国传统武术具有浓厚的封闭保守性,这与华夏民族所处的周边环山临海的封闭环境有深层的联系,而许多拳种特别是健身性拳种也是古代劳动人民们为适应恶劣环境而创编的。从其所代表的文化内涵来看,中国武术代表的是东方华夏民族文化。例如,中国武术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浸润,体现出鲜明的儒家文化特色,特别是其“礼”制思想贯穿始终。未曾学艺先学礼,所以学艺要尊师重礼,交流始终要行礼等。同时它又深受其他多种民族文化的影响,世界上没有哪一种技击术像中国武术这样具有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深厚的东方中国文化是其民族化的显著标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