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武术:发展与成熟,文化与旅游

中国武术:发展与成熟,文化与旅游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极大地推动了武术的普及和研究工作,武术运动得到长足发展。真是大有百家争鸣之势,而且拳名都以擅长者姓氏命名,并建立了完整的体系,这标志着中国武术体系的初步形成。明代武术的大发展与明太祖朱元璋重视文武全才的思想分不开。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下,中国武术开始反思,武术文化在这一时期开始成

中国武术:发展与成熟,文化与旅游

我国武术之所以能繁衍至今且日益发展,是由于它具有健身防身的双重作用。武术在平时能满足百姓强健体魄、陶冶性情的需要,在遇到压迫或强暴时,成为御强抗暴、抵御外侮的手段。因此,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百姓对武术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也促进了武术的传播与发展,并使我国的武术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

隋唐是我国武术的一个大发展时期,兵器的种类大增、形制复杂,武艺向多样化发展,武术表演项目也有相当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武术出现大繁荣,流派林立,不同风格的拳种和器械得到发展,武术作为军事技术、健身手段及表演技艺的多种价值为人们所认可和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极大地推动了武术的普及和研究工作,武术运动得到长足发展。由于武术具有健身、防身的功效,能适应时代的变化,逐步成为中国近代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得到了广大体育爱好者的继承和发扬。

(一)武举制的首次出现

隋文帝统一中国后,为了选拔人才,废弃了魏晋以来按照门第高低选用官吏的九品中正制,建立了以文取士的选才制度。隋朝年代虽短,但它结束了数百年来的分裂割据,统一了全中国,建立了较完备的国家机构,是一个承先启后的重要时期。

隋朝灭亡后,唐承隋制,仍采用科举选才。公元702年,武则天在科举选才的基础上首创武举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以武选才的先河,极大促进了武术的发展。据《文献通考》记载,唐代武举制的内容有长垛(坐射)、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马枪、翘关、举重、身材之选。翘关者长一丈七尺,径三寸半,凡十举,右手持关,距出处无过一尺;负重者,负米五斛,行二十步,皆为中第。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唐代武举制不仅极其重视武艺和力量,而且将身材、体格也列为选拔条件,其内容包括了作为一个军队将官所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及军事武艺。

武举制自唐开创以来,直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才被废止,武举制的内容虽在各个朝代均有所变化,但都以唐朝的武举制为基础。武举制的创立无疑激发了更多人的习武热情,从政策上促进了民间和官方的练武活动。武举制度为唐王朝更多更广的发现人才、搜罗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中唐名将郭子仪就是“以武举异等补左卫长史”,为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立下大功。

唐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唐代的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中外文化交流相当普遍。所以在唐代的武术中也有着外来文化的痕迹,唐代的武舞、弓射、摔跤等活动都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容。

(二)武术民间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960年,赵匡胤发动兵变,夺取了后周的政权,建立宋朝,定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北宋徽宗政和五年,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南犯,北宋于高宗建炎元年被迫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在两宋统治的320年中,中原各地与辽、金、西夏少数民族政权长期对峙,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宋代统治者将武举纳入整个科举体系之中,制定了三组考试的程序,并确定外场考武艺、内场考策论兵书的考试办法,武举制度更加完善。宋朝的军事训练采用统一教法,并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军事训练更加规范化、系统化。这一时期兵器的种类不断增多,而且形制复杂,武艺向多样化发展。

由于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宋代城市中也出现了大量以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武艺结社组织。同时适应市民娱乐的需要,出现了群众性的游艺场所,如“瓦舍”“勾栏”。在“瓦舍”“勾栏”中出现了大量以武艺为职业的民间艺人,他们把武术作为表演内容,统称“百戏”,表演的武艺有角抵、使拳、踢腿、使棒、弄棍、舞刀枪、舞剑、打弹、射弩等。他们的表演不仅有单练,还有对练,极大地促进了套子武艺向表演化方向发展。

南宋时,都城临安也出现了不少民间武艺结社组织,如角抵社、相扑社和以习练棒术为主的“英略社”等。

“十八般武艺”一词也最早出现在宋代的典籍之中。据宋华岳《翠微先生北征录》载:“臣闻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此文原意强调弓箭在征战中的重要性,但已反映出当时的兵器远不止18种。宋代的杂剧、戏文、小说中有不少反映武艺的内容,描写了众多武艺高强、功夫独到的男将、女杰。宋代武术的发展可见一斑。

南宋灭亡后,由于元代的民族矛盾比较尖锐,蒙古统治者限制民间习武,不少武术家隐姓埋名,使武术发展受到了极大限制,习武组织也转为秘密性的民间组织,武术的发展陷入低潮。(www.daowen.com)

(三)武术流派的大发展

元朝的武术发展备受限制,直到元末农民起义推翻了元朝的统治,朱元璋于1368年建立明朝后,中国武术才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跨入了一个新阶段。

明朝建立后,瓦剌长期与朝廷处于敌对状态,北方的军事威胁始终未能解除。明代武术不再仅以刀、枪、棍来分门别类,而是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诸多风格迥异的流派。其中拳术就有长拳、猴拳、少林拳、内家拳等,同时形成了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等主要的拳种体系。真是大有百家争鸣之势,而且拳名都以擅长者姓氏命名,并建立了完整的体系,这标志着中国武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明代武术的大发展与明太祖朱元璋重视文武全才的思想分不开。他主张“武官习礼仪,文人学骑射”。这样,明代不但拳法众多,而且器械套路也更加丰富多彩,开始有势有法、有拳谱歌诀。由此可见,脱胎于军事格斗技术的武术,到明代已逐步形成以套路为主的运动形式,并远远超过对抗性运动的发展。

清朝统治时期,清朝贵族为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一度限制练武,民间武术活动受到了很大限制。但由于武术在民间已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加上当时存在许多反清复明组织,人民群众习武练功以图推翻清代统治之风,反而使各种流派的武术更加纷呈于世。以地区分为南派、北派;以山川分为少林派、武当派;以宗教分有佛教的外功、道家的内功;以门类分有太极门、形意门、八卦门、迷踪门,还有长拳类和短打类。武术流派林立象征着武术事业的兴旺发达,但也存在各派之间缺乏交流、不能相互取长的不足。

(四)武术文化的成熟

清末,随着西方文化思想及西方体育的传入,社会各界提倡国粹体育的呼声高涨,国人重新认识中国传统的武术,一些以研究武术和开展武术活动为主旨的新兴社团纷纷建立。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下,中国武术开始反思,武术文化在这一时期开始成熟起来。

1909年,霍元甲在上海创办了精武体操会,把原来主要在农村传播的武术引到城市中来,武术的健身作用更为明确。精武体操会的成立得到了当时中国工商界、文化界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其成立宗旨是为了强国兴邦、锻造强毅之国民。精武体操会不仅传播、发展中国民间传统武术,而且首次把武术和从海外引进来的文化、音乐、体育等糅合在一起,在当时具有很大的开创意义。

1914年,在军队任职的马良出面请来一些武术名家创编了新的武术套路教材,名为《中华新武术》,借鉴西方的体操、兵操等体育形式,把散传在民间的武术编成武术操,在军队中广泛传播。为了推广“中华新武术”,马良在1914年创办了武术传习所,促进了武术的普及和发展。“中华新武术”改变了武术原来师徒口授单传的教学方式,适宜团体教学和操练,为后来武术进入学校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模式。

随着民间武术有组织化的发展,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呼吁武术进入学校教育体系。1915年4月,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提出《拟请提倡中国旧有武术列为学校必修课》议案。1915年教育部明令“各学校应添授中国旧有武技”,武术正式进入学校体育课程。武术的研究也逐步开展,一些武术论著先后出现,大家开始用现代科学的观点来认识、研究武术。武术在这段时期有了极大的演变和发展。

1923年4月,马良、唐豪、许禹生等人联合发起,在上海举办中华全国武术运动大会,进行武术观摩交流。严格来讲,这只是武术的交流表演,却是中国体育史上第一次武术单项运动会。参赛的有精武体育会(前身是精武体操会)、北京体育研究社等二十多个单位,运动员有四百余名。这次武术运动大会采用了近代体育竞赛形式,一改过去传统武术街头表演、庙会献技的形式,是传统武术向竞技体育发展的开端,也对提高武术的地位,扩大武术的影响起到了一定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蓬勃发展。国家不仅定期举行武术汇报表演,还在高等师范院校及体育学院开设武术专业,并组织专业人员在继承传统拳术的基础上,广收众家之长,整理出简化太极拳、中组长拳、初级长拳以及器械套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武术也不断走出国门一展风采。中国武术所具有的健身、技击、艺术欣赏等多样功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外武术爱好者。中国曾派人先后到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武术表演和交流。武术对发展中国同各国人民的友谊、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1999年,国际武联被吸收为国际奥委会的正式国际体育单项联合成员,武术发展取得历史性进步。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武术运动必将越来越普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