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8年—914年)
张议潮,唐沙州人。上祖南阳,为唐北部节度留守。父张谦益为沙州信士,赠工部尚书。张议潮早年就读于寺学,及壮为吐蕃沙州刺史,阴结豪杰。大中二年(848年)乘吐蕃内江,率众起义,驱逐吐蕃节儿,收复敦煌、瓜州,自领州事。公元850年克肃州、甘州及伊州。公元851年,遣副使安景旻、部落使闫英达、押牙高进达及僧悟真等与其兄张议潭带瓜、沙、伊、西、甘、肃、兰、都、河、岷、廓等十一州图籍,分十路绕道往长安献表归唐。唐廷接报,喜出望外,喜从天降。唐宣宗置归义军于沙州,任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十一州观察使、十一州营田处置使。咸通二年(861年),张议潮命其侄张淮深攻克一直被吐蕃控制的凉州,这样从沙州到陇东、河湟、宁夏连成一片。咸通七年(866年)张议潮联合回鹘部什固俊汗,克西州、轮台、北庭等西域北大部。自此,归义军收复的地区“西尽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户口百万之众”,势力达于极盛,归义军治所敦煌成为西北地区政治军事中心,这就是“节度建衙”的一段显赫历史。
这时,张议潮的沙州归义军政权面临的形势也十分严峻,在敦煌周围依然活跃着吐蕃、回鹘、吐谷浑等部族,从东、南、西三面对归义军构成威胁;唐廷内部危机四伏,无力顾及河西,不能给归义军以实际支持,沙州等地被吐蕃占据几十年也留下不少问题。于是张议潮及继任者还是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稳定河西。首先,不断派要员入朝进贡物品,尽力求得唐王朝的信任。其次,在辖区内全面恢复唐制,废除大部分吐蕃编的部落制,全面重建州、县、乡、里政权,取消吐蕃占据时的赋税制度,实行原来的编户、赋税制度,恢复唐服、汉话,很快使敦煌“人物风华、一同内地”。这些措施都迎合了广大群众怀恋大唐故国的心理,得到百姓拥护。又提倡农户垦荒、放免大量寺户、奴户,恢复水利设施、发展生产。再次,对辖区内的少数民族区别对待,已汉化者,编入乡、里,与汉人杂居,吐蕃化较深的仍承袭吐蕃部落制,尊重其习俗,同时吸收少数民族头面人物参加政权,这些政策得到各少数民族的欢迎。废除了原僧官制度,削减限制寺户,大大减少寺院僧官直接盘剥的寺户、农奴。还击败吐蕃、吐谷浑联军对沙州之进攻,逐北千里。这一切都使归义军政权很快稳定,经济恢复发展。这就为唐王朝的统一、西部稳定、保障丝路交通作出了重大贡献。难怪敦煌石室《张议潮变文》开头赞颂:“河西沦落百年余,路阻萧关雁信稀。赖得将军开归路,一振英明天下知。”(www.daowen.com)
咸通八年(867年),张议潮奉诏入京授右神武统军,南阳郡开国公(于872年卒)。张议潮入京时,委侄子张淮深执掌归义军大权。张淮深奋力支撑,一方面不断派人请求朝廷加封节度使,一方面继续抗击回鹘的侵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了归义军辖区内的稳定和丝绸之路畅通。但唐廷却长期不任命张淮深的节度使实职,到公元881年后终导致河西地区失控,也使归义军内部出现分歧。大顺元年(890年),张淮深的反对派发动政变,张淮深猝不及防,与妻、子8人同时被杀。因事关张氏家族隐秘,没有人敢于直言,而是曲笔隐喻。血案无人追查,继任者是张议潮的儿子张淮鼎。两年后,张淮鼎病重,死前托孤于张议潮的女婿,自己的妹夫索勋。张淮鼎死后索勋并未尽力辅佐,而是乘机自立为节度使。索勋的行为引起张氏家族不满。公元894年,张议潮的十四女(已嫁给李明振。凉州司马李明振系西凉凉武昭王李暠之后裔,敦煌人,在跟张议潮起义逐走吐蕃、收复河西中有大功,已死)与三个儿子共谋,发动政变,杀死索勋,虚尊张淮鼎之子张承奉为归义军节度使。归义军大权又落在李家三兄弟手中,老大李弘愿为沙州刺史,老二李弘定为瓜州刺史,老三李弘谏为甘州刺史。这样的李家政权,又引起张氏家族不满,公元896年,沙州大族又发动倒李扶张的政变。结果,李氏家族政权被推翻,张承奉重任归义军节度使。连续7年的政变折腾,张、李两家实力耗尽,也给归义军辖区的反对势力和周边少数民族可乘之机,凉、甘、肃三州完全脱离归义军的控制,归义军可控的仅瓜、沙二州。张承奉的归义军政权必然成为甘州回鹘的首攻目标,还能维持多久呢?这时,各地反唐起义风起云涌,大唐帝国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张承奉终于公元906年(唐灭亡的前一年)自立为白衣天子,建西汉金山国,自封“圣文神武皇帝”,铸“白衣金山王印”,断绝了与中原王朝的政治关系(关于西汉金山国建立的时间,还有公元905年、908年、911年几种说法)。接着与甘州回鹘连年战争,后国力虚耗,无力再战,于后梁乾化元年(911年)向甘州回鹘求和,订立城下之盟,认回鹘可汗为父,改西汉金山国为“敦煌国”,去天子号,改称王。后梁乾化四年(914年)张承奉死,沙州另一大族曹议金主政,去国号,恢复归义军节度使称号,张氏归义军政权经张议潮、张淮深、张淮鼎、索勋、张承奉、李弘愿、张承奉六任,66年而终。敦煌历史进入曹氏归义军政权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