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题组前往广西沿海调研过程中,明显感觉北海市的滨海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优于钦州、防城港两市,这与北海常年重视与大力扶持滨海旅游有着密切关联。在实地考察钦州、防城沿海区域过程中,发现不少景区周边的旅游设施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包括道路、路标、垃圾桶、指示标志、观景台、厕所、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以及海泳场所、摩托艇码头、沙滩运动场地(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等专业设施。毋庸置疑,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和优化与旅游外在形象、游客的深度体验有着紧密的联系,也成为游客再次被吸引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为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升级旅游配套,全面提升旅游质量,各部门均在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内提供重要支撑,如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交通运输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推进交通运输与旅游体育产业融合,加强高速公路与景区交通的衔接,在高速公路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与重点景区道路的连接,完善交通引导标识设置,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因地制宜拓展旅游、消费等功能。广西在《广西体育强区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百千万”的重点设施建设工程,加快推动国家体育总局与广西政府共建100个体育综合体、1000个社区健身中心和体育公园、10000千米健身步道,旨在通过完善的配套积极推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也为相关体育旅游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
旅游配套是旅游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是消费者体验质量和旅游优化运行与管理的重要方式,是提升旅游服务释放价值量的支点[92]。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发展离不开相关的配套保障,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和提升利于形成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发展的“乘数效应”,实现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在广西沿海的整体推进。而这里的配套不仅指基础建设等硬性配套,同时也包括服务等软性配套。对于相关配套设施的补充与完善,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结合沿海旅游规划与布局,在不断完善传统旅游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向体育旅游配套设施倾斜,积极实施广西沿海休闲体育基础设施工程,如修建滨海休闲体育公园、滨海休闲步道、沙滩多功能球场、海钓码头、滨海自行车道、沙滩帐篷露营地等设施,以此吸引更多的滨海休闲体育爱好者关注和到访。
第二,不断完善旅游交通服务。旅游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便捷的交通有助于缩短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时空距离,有助于加强区域间旅游联系[93]。因此,通过立体化旅游交通网络的构建,形成核心枢纽与休闲体育旅游目的地的无缝衔接成为提升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质量的重要工作。重点发挥高铁和高速“双高”交通优势,不断优化广西沿海公路系统与滨海休闲体育旅游目的地的并联,对通往滨海体育旅游目的地的国道和乡间公路进行新建、扩建、修复等改造性升级,完善和优化旅游指向牌和标志牌,高效便捷地引导游客前往目的地。与此同时,倡导“创新交通”方式,对现行的北海-涠洲岛的“海上机场”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积极推广,以创新的优质服务体验捕获游客的芳心。在南宁机场、动车站、汽车站等人流聚集区域设置富含滨海休闲体育旅游特色的“接待服务中心”或“集散中心”,提供相关旅游项目的推介与咨询服务。
第三,强化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市场服务综合监管,建立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常态化监管机制,以此提升相关服务规范性和游客满意度。对涉及滨海休闲体育旅游的企业和从业人员进行质量意识和质量服务培训,形成滨海休闲体育旅游服务基本标准。
第四,建立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行业认证体系和评价体系,形成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产业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如要求所有的滨海体育项目的教练员必须获得相关资质后才能从业。
第五,创建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联合监管协调机制,防止不合理低价、非法经营、虚假宣传、强迫消费等行为的出现,确保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市场和谐有序的发展。沿海三市联合共同打造便利快捷的投诉平台,畅通投诉渠道,主动接收游客或消费者的投诉,做到快速调查和迅速回应,对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开发企业的不规范行为、不合理行为、不合法行为进行入档管理,并依据不同侵犯消费者的行为进行公示及处罚,全力保障游客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六,在倡导智慧旅游的大背景下,积极推动滨海休闲体育旅游的智慧型发展,实现滨海休闲体育旅游智能导游、电子讲解、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并在景区、景点及滨海休闲体育目的地等规划建立专门的滨海休闲体育旅游智慧化服务供给中心,创新旅游服务供给模式,提升服务品质。第七,鼓励旅游企业进行滨海休闲体育旅游项目及服务的细化分工,使“适者”能够真正从事符合自己能力的工作,通过专业人做专业事提升工作效率。同时还应该全力支持和扶持相关中小微企业成长和发展,为其提供孵化的服务性保障。
【注释】
[1]孙科,杨国庆.生成与指向:中国竞技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思考[J].体育学研究,2019,2(1):87-94.
[2]王建军.对概念性旅游规划的认识[J].旅游学刊,2001(3):53-56.
[3]王建军.对概念性旅游规划的认识[J].旅游学刊,2001(3):53-56.
[4]姜付高,曹莉.全域体育旅游:内涵特征、空间结构与发展模式[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44(9):12-23,33.
[5]张苗.石家庄市体育旅游开发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6]梁明珠,张欣欣.泛珠三角旅游合作与资源整合模式探究[J].经济地理,2006(2):335-339.
[7]闫巧珍,董礼平.生态学视域下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的发展[J].运动,2019(5):140-141.
[8]徐小波,张旗.公共资源类旅游区泛商品化经营探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53-60.
[9]宋慧林,宋海岩.国外旅游创新研究评述[J].旅游科学,2013,27(2):1-13.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467.
[11]李燕,骆秉全.京津冀体育旅游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路径及措施[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31(4):305-310.
[12]夏杰长,徐金海.中国旅游业改革开放40年:回顾与展望[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39(6):3-14.
[13]肖安民.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战略[C].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文化发展研究2014年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2013:21-28.
[14]张宇飞.辽宁省体育旅游产业规划布局研究——基于“点轴”理论的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9):180-181.
[15]王咏,陆林.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社区旅游支持度模型及应用[J].地理学报,2014,69(10):1557-1574.
[16]苏建军,孙根年,徐璋勇.旅游发展对我国投资、消费和出口需求的拉动效应研究[J].旅游学刊,2014,29(2):25-35.
[17]韩宾娜,王金伟.东北三省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基于“城——乡”极变模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31(3):50-55.
[18]泰州新闻网.长三角一体化带热泰州溱湖体育旅游[EB/OL].http://www.tznews.cn/special-show-15129.html,2020-06-15.
[19]宁夏,罗丽,等.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经验对广西的启示[J].江西农业学报,2018,30(9):122-127.
[20]俞韶华.舟山渔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6.
[21]王腾飞,马仁锋,吴丹丹.中国渔家乐研究进展[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6(6):57-61.
[22]王腾飞,马仁锋,吴丹丹.中国渔家乐研究进展[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6(6):57-61.
[23]王璇璇.日照渔家乐旅游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7.
[24]张丽军.体育特色小镇区域协同发展:现实诉求与路径选择[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8,37(5):8-14,27.
[25]搜狐网.《东兴市江平京族海洋特色小镇合作框架协议》成功签约[EB/OL].https://www.sohu.com/a/320473043_120067510,2019-06-13.
[26]卫龙宝,史新杰.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若干思考与建议[J].浙江社会科学,2016(3):28-32.
[27]曾江,慈锋.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J].宏观经济管理,2016(12):51-56.
[28]腾讯网.广西将售无人岛最低仅14元[EB/OL].https://new.qq.com/cmsn/20140604/20140604011962,2014-06-04.
[29]国家海洋局,等.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管理规定[M].2003-07-01.
[30]黄闻.主题乐园应该如何打造[J].北京农业,2011(1):5.
[31]康晓萍.主题公园之困[J].决策,2012(12):65-67.
[32]邵凯.体育旅游主题公园规划研究[D].沈阳:沈阳体育学院,2010.
[33]贵州日报.贵州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迈出坚实步伐[EB/OL].http://szb.gzrbs.com.cn/gzrb/gzrb/rb/20200520/Articel16002JQ.htm,2020-05-20.
[34]翟水保.汽车露营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8):18-21.
[35]翟水保.汽车露营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8):18-21.
[36]陆军.汽车营地供需失衡分析及思考[J].旅游研究,2016,8(4):9-11.
[37]李鑫,孙云鹏.我国海洋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31(1):105-107.
[38]罗曦光.滨海体育旅游的建设及其发展研究——以广东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11):36-40.
[39]卢长宝,郭晓芳,王传声.价值共创视角下体育旅游创新研究[J].体育科学,2015,35(6):25-33.
[40]卢长宝.产业集群营销——空间创新与区域聚集力构建的新框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76.
[41]胡敏,李延超.亲子体育旅游的概念界定与范畴结构[J].四川体育科学,2016,35(5):93-95,100.
[42]齐鲁晚报.2017年“亲子彩虹泡泡跑”将成为大型户外亲子运动中的“黑马”[EB/OL].http://news.ifeng.com/a/20170420/50973994_0.shtml,2017-04-20.
[43]梁勇建.丽水市体育养生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4,36(3):16-20.(www.daowen.com)
[44]桂林晚报.沿岸农业养生休闲体育项目纷纷落地漓江东岸绿色经济崛起[EB/OL].http://www.guilin.gov.cn/gljj/jjyx/201807/t20180704_826539.htm,2018-07-04.
[4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EB/OL].http://www.cnta.gov.cn/zdgz/lyssc/201709/t20170927_840724.shtml.
[46]张震.基于海洋牧场建设的休闲渔业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
[47]李明.海洋强国背景下的海洋体育特性及其功能研究[D].厦门大学,2014.
[48]防城港市水产畜牧兽医局.休闲渔业成为防城港市渔业经济增长新亮点[EB/OL].http://www.fcgs.gov.cn/scxmj/dtxx/201812/t20181207_71280.html,2018-12-07.
[49]雷波.我国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融合模式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9):40-44.
[50]王黎刚.江河与湖海“共享”体育和旅游“双飞”[N].海南日报,2020-08-03(A11).
[51]威文.同心协力共助广西体育重振雄风[N].广西日报,2019-02-26(006).
[52]阮伟.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
[53]黄玮,李锋.我国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2017(10):116-120.
[54]北京晚报.北京马拉松98687人报名创纪录选手整体水平大幅提升[EB/OL].https://www.takefoto.cn/viewnews-1220942.html,2017-07-28.
[55]新华社.2018第十三届阿拉善英雄会开幕[EB/OL].http://nm.people.com.cn/n2/2018/1004/c196667-32123246.html,2018-10-04.
[56]钟文昌.广西“体育+旅游”成效获点赞[N].广西日报,2019-11-29(008).
[57]自治区体育局.运动助力小康奋斗成就梦想[N].广西日报,2020-01-17(010).
[58]自治区体育局.运动助力小康奋斗成就梦想[N].广西日报,2020-01-17(010).
[59]周建东,葛书林.回溯与展望:中国民俗体育旅游研究述评[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0,37(5):613-617.
[60]阿凡提县人民政府网.阿瓦提县全疆赛马邀请赛暨第五届刀郎人捕鱼节民俗文化旅游节开幕[EB/OL].https://www.xjawt.gov.cn/lyxx/20190506/i385689.html,2019-05-03.
[61]陈惠娜,彭业仁,陆元兆.广西滨海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4,18(5):43-46.
[62]陈惠娜,彭业仁,陆元兆.广西滨海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4,18(5):43-46.
[63]方汪凡,王家宏.体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及实现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19(4):12-17.
[64]涂人猛.区域旅游理论研究[J].社会科学家,1994(5):83-88.
[65]王迎涛.我国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1):68-72.
[66]新浪旅游.环北部湾三省区“联姻”新滨海旅游圈呼之欲出[EB/OL].http://travel.sina.com.cn/news/2009-06-11/164089593.shtml,2009-06-11.
[67]魏敏.中国旅游产业区域集聚的动力机制研究[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11):89-101.
[68]王忠云,张海燕.产业融合视角下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价值提升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1,18(4):63-67.
[69]邝金丽.基于竞争力提升的文化旅游开发[J].江苏商论,2010(10):98-99.
[70]李春芳.广东省滨海体育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1):40-43.
[71]胥兴安,王立磊,杨懿.网络负面口碑对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稀释效应——熟悉度和易感性的调节作用[J].人文地理,2015,30(5):126-133.
[72]杨舒涵.基于体验设计的旅游品牌形象视觉设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73]张凌云,黎巎,刘敏.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2012,27(5):66-73.
[74]梁艳苗,石荣.广西旅游业智慧发展的SWOT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20(20):118-120.
[75]庄实传,张淑珍,徐坤.试论我国北方花果兼用梅梅园开发、建设策略[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32(S2):105-108.
[76]刘辉.中卫市腾格里沙漠湿地·金沙岛旅游景区营销策略研究[D].宁夏大学,2016.
[77]罗云华.事件营销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作用[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2):132-135,152.
[78]马向文,郭戈,苏振男.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扶持政策探讨[J].体育与科学,2011,32(2):69-73.
[79]梁平汉,高楠.人事变更、法制环境和地方环境污染[J].管理世界,2014(6):65-78.
[80]包亚明.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87-188.
[81]人民网-广西频道.广西十项改革举措筑牢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防火墙”[EB/OL].http://m.people.cn/n4/2018/0829/c1508-11525817.html,2018-08-29.
[82]毕斗斗,谭华.体验经济背景下的体育旅游产品体验化设计[J].体育学刊,2009(7):46-49.
[83]体育商学.易剑东:体育产业5年内需填170万人才缺口,体制内15万从业者是稀缺资源[EB/OL].http://www.sohu.com/a/123152968_505632,2017-01-01.
[84]张建双.我国体育旅游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85]郭思维,李桂文,等.地方可持续旅游规划的基本理论初探[J].城市规划,2007(6):39-44.
[86]齐丽云,贾颖超,汪克夷.滨海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2):238-241.
[87]代晓玲,曹卫,刘真,张婕.我国滨海体育旅游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11):95-99.
[88]刘威强.广东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
[89]中国经济网.“山寨”热气球亟须“真监管”[EB/OL].http://views.ce.cn/view/ent/202012/08/t20201208_36089814.shtml?utm_source=UfqiNews,2020-12-08.
[90]涂振顺,杨顺良,翁宇斌,胡灯进.滨海体育休闲海域空间适宜性评价——以厦门岛东南部滨海为例[J].海洋通报,2020,39(1):70-77.
[91]佚名.象山开展海上救生演习强化海洋旅游安全[EB/OL].http://www.cnta.gov.cn/html/2011-7/2011-7-6-23-15-23672.html,2011-07-06/2012-09-10.
[92]陈显军.广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