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共创合作格局,推进休闲体育旅游带研究

共创合作格局,推进休闲体育旅游带研究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应对此类现象,旅游区域合作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2018年6月22日,由广西旅发委、广东省旅游局共同主办的“粤桂旅游携手·共建北部湾美丽蓝色海湾”两广城市旅游合作联席会暨北部湾城市群旅游合作座谈会在柳州举行。

共创合作格局,推进休闲体育旅游带研究

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不少旅游目的地往往仅仅关注自身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提升,妄想通过独立发展姿态开创全新发展格局,忽略了外部协作对自身发展的正向促进的客观优势,缺失外部动力协作与整合动力的探寻,无形中弱化了自身竞争实力,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有所下降。为了应对此类现象,旅游区域合作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区域旅游合作形成的动力机制是区域经济及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产物,是各区域发挥区域优势,进行广泛而又密切的旅游协作与交往的必然结果[64],旅游区域合作实行旅游资源整合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整个区域旅游业的优势互补,提升整体旅游竞争力[65]

纵观国内区域旅游发展,旅游合作框架伴随着区域合作的意愿加强而逐渐落地形成,不同区域间的合作机制与合作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广西地处国家战略的核心腹地,随着泛珠三角合作、泛北部湾合作、中国—东盟合作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稳步推进,区域间旅游合作的意识进一步加深,为新时代旅游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驱动力。2007年6月,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玉林、崇左六市共同签署了有关组建“4+2”城市旅游联盟的合作协议,协议以建立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旅游联盟为契机,充分发挥不同城市的旅游优势,打造北湾旅游区的“圈际效应”,为北部湾旅游资源的整合以及整体提升提供外原动力。2009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海南省共同签署了《环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框架协议》,协议引导三方消除旅游壁垒,通过相互间的合作共同推进区域旅游的繁荣[66]。2014年6月,《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百色市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发布,规划中强调,以“同城化”思维共同打造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城市群,进一步加强四市之间的合作。2018年6月22日,由广西旅发委、广东省旅游局共同主办的“粤桂旅游携手·共建北部湾美丽蓝色海湾”两广城市旅游合作联席会暨北部湾城市群旅游合作座谈会在柳州举行。会上,广西南宁市、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玉林市、崇左市,广东湛江市、茂名市、阳江市,海南海口市、儋州市、东方市、澄迈县、临高县、昌江县等15个市县旅游部门代表签署了《北部湾城市群旅游合作协议》,协议倡导携手合作共建北部湾“美丽蓝色海湾”,共同推进山、海、边联动,合力建设复合型滨海旅游度假目的地,在旅游资源共享、营销推广、游客互送、产品开发、安全应急等方面开展良好的交流与合作。由此可见,不同区域对通过广泛协作、联合等形式促进旅游资源整合,谋求共赢发展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种共识。

对广西沿海三市而言,滨海资源的同质性、地理空间的毗邻性、交通互通的便利性等因素赋予了滨海休闲体育旅游整体发展的显著优势和必要基础,为协同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条件。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带”的构建,其实质是鼓励沿海三市在建设过程中倡导和遵循合作共赢理念,积极通过共同规划、区域协作、政策互惠、优势互补、信息互通、联合营销、互助联动、共享市场、互推客源等合作尝试,致力于推动广西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一体化”发展,从而实现原有地理疆界的打破、多边合作的形成、市场需求的扩大、开发成本的降低、资源配置的合理,最终构筑共生共荣的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良性发展格局,同时通过合作也有效降低了由于比邻资源的相似性带来的发展结构重复和限制。除了广西沿海“内循环”合作,还应加强钦北防与南宁、与泛珠江三角洲区域、与泛北部湾区域的联动,探索建立各方受益的合作机制,打造广西沿海体育旅游的“大名片”,实现广西沿海旅游的“大发展”。

6.5.5.1 共建一体化管理运行策略

广西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规划与发展离不开完善、科学、健全的管理机制与保障制度。机制与制度作为整个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基石,为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毋庸置疑,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发展过程会在市场引导下自发性整合调适力,不断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自己在市场中的状态,以适应市场所需。但仅仅依靠自发性整合调适力进行产业的调整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高度关注与依赖政府职能部门对产业的牵引和助推作用。在产业的初创期,政府职能部门的介入是重要和必要的,它符合新兴产业的成长需求,可以有效地借助职能部门强大的行政引导力推动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及“旅游带”的发展,有效扫清障碍。诚然,滨海休闲体育旅游或“旅游带”的初建、运行、完善都不可回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核心作用和核心功能。

广西“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带”的打造势必需要当地职能部门的全力支持。建议召集沿海三市体育局、旅游局、发改委、海洋局、国土局、税务局财政局等政府职能部门筹建以广西“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带”构建为目标的组织机构,即广西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带开发委员会,充分利用及发挥其相关职能功能,共同探讨和推进“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带”的规划编制、路径研制、方略实施等。除此之外,还需建立钦北防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发展联席会议机制,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纳入联席会议参与人员范畴,定期召开富有成效的联席会,对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开发进行有效的引导与管理,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协商和解决,充分发挥联席会的统筹协调功能,同时还借助联席会议平台为三市在开发过程中各自利益和立场“发声”,通过“沟通式”的合作发展,不断增强共同开发的认同感。

在三市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联合推进的过程中需重视各类成功经验的借鉴,特别是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区域旅游“一体化”优秀发展经验,打破传统空间发展壁垒,结合本地实际反复探索适合本土化发展的滨海资源供给、开发、服务等创新管理机制,通过互动统筹共同搭建区域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一体化”发展架构,健全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规范服务准则,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此外,广西沿海三市还应共建公开、透明、完善的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基本运行规则,通过共同规约的遵守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强化广西沿海三市旅游企业和滨海体育组织挂钩式发展,健全相互间的联动机制,不断在实践中探讨体育旅游形式和内容对产业化的支撑;积极进行广西沿海三市滨海休闲体育“联盟式”发展探索,以专业组织化的运行和保障提升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深度,实现滨海休闲体育旅游的高质量呈现。

6.5.5.2 共建一体化品牌发展策略

良好的区域旅游品牌是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是旅游产业区域集聚和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67]。品牌对旅游产业发展的贡献不言而喻,甚至成为诸多旅游企业合力打造的核心竞争力因子。品牌不仅具有聚合、衍生、带动效应,同时还具有磁场、宣传、放大等效应[68],利于旅游产业产生资本聚集、规模放大、品质提升、消费导向、产业示范、利润增值等多重效应[69]。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速,产品及服务的种类愈加丰富,同质化标准逐渐盛行,品牌无形成了消费者提升产品与服务辨识度、忠诚度、信赖度的重要方式,也是进行最终消费性选择的重要依据与要素。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意见中提出将每年的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品牌引领产业的巨大作用和潜能。

近些年来,广西对体育产业品牌的关注有目共睹,以体育赛事为例,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中国杯”国际足球锦标赛、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2019年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南宁)、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中国·柳州大奖赛都成了本土响当当的赛事文化品牌,铸塑了地方体育品牌形象和品牌影响力。

对于体育旅游产业来说,由于我国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程度较低,导致体育旅游发展的整体观念在区域范围内较弱,难以形成鲜明的品牌[70]。但随着体育旅游不断沿着产业化的方向行进,品牌化发展的共识性也愈加强烈。广西沿海旅游品牌随着近几年滨海旅游的高速发展逐渐形成,北海涠洲岛、银滩,钦州三娘湾、防城港江山半岛等旅游景区都成了当地响亮的旅游品牌。但我们也应看到,三市不少滨海旅游目的地未能形成有效的产品载体与形象,由于品牌的缺失,难以形成滨海旅游的聚集效应与带动效应,很多外来游客仅仅能够识别几个热门的景点,极大地限制了热门景点和其他滨海休闲旅游目的地的协同发展。广西沿海区域在面对大连、青岛、厦门等“老牌”旅游目的所带来的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外围竞争中,通过品牌发展架构的构建增强市场竞争力,无疑成为广西滨海休闲体育旅游突围的必然选择。

诚然,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品牌的建立不仅能够应对多变旅游市场带来的价值文化更新,同时还是产业附加值增加的重要催化剂。笔者认为,广西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品牌的规划不应局限于单一的景点、景区或行政区域,而应该紧密围绕“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带”的整体创设目标实现更广义的整体品牌效应。建议通过打造“共享”的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品牌形象,传递富有内涵的品牌文化,以品牌的影响力争取更大的旅游市场份额,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与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广西“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带”品牌化探索建议关注以下几个着力点:

第一,提升共有品牌意识。品牌意识是指品牌在目标消费者心中存在的强度,它是品牌资产的一个重要维度[71]。要使地方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开发者深刻理解“一体化”品牌构建对“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带”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品牌的创建和生成所带来的连带效应、延伸效应、聚集效应。在深刻理解品牌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品牌发展研判,通过品牌意识的提升引导职能部门、企业、游客等对滨海休闲体育旅游核心文化价值的认知,并参与到相关活动当中,为长远的品牌规划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前提保障和支撑。

第二,进行统一品牌规划。不可否认,品牌建立是一个艰巨、复杂、长期的过程,而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作为新兴产业,品牌生成不会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短暂性的品牌营销虽然在某种意义上解决了产业发展的燃眉之急,但终究不是长远之计。品牌的创建应通过三市共同努力,进行科学的、长远的、可持续的统一品牌文化塑造、统一品牌营销设计、统一品牌运行实践、统一品牌管理维护,通过循序渐进的品牌规划与实施形成不同发展阶段的匹配性的品牌发展策略,以品牌发展调和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发展生态。

第三,建立统一品牌形象。旅游品牌形象的塑造是现代旅游业保持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72]。广西“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带”品牌打造方面,应在仔细梳理滨海休闲体育旅游的内容、形式、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沿海三市共同发展的文化愿景进行品牌的整体精准定位,设计广西沿海“一体化”且高辨识度高的滨海休闲体育旅游标识,如口号(如“滨海休闲体育天堂,钦北防欢迎您!”等)、商标、宣传册等,构建滨海休闲体育旅游的品牌形象体系,形成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发展的外在形象支撑。通过精准化品牌推广与传播强化消费者的感知性和认知度,提升滨海休闲体育文化的多维认同,最终生成稳定的共识效应,增强广西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竞争力与吸引力。

第四,实施统一品牌监控。品牌监控是品牌长远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利于品牌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实施的反馈、修正、优化,使品牌趋于完善。品牌监控需要建立三市共管的品牌评价和监督体系,强化对共有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品牌实施行为的“实时”与“动态”追踪,深入了解和掌握品牌内涵、品牌形象、品牌传播战略实际实施效果,监控和引导品牌的发展走向,通过共同努力维护品牌所承载的无形资产,并依托监控生成品牌化发展的改进建议,防止共建品牌的受损行为发生。

第五,加强异质品牌合作。进行现有“非同质资源”旅游品牌的整合共建,通过原有旅游品牌影响力的相互导流,提升不同品牌之间的增值效应和影响力度。如将广西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与桂林山水休闲体育游、百色民族体育文化游、巴马休闲体育养生游等品牌进行互动联姻,形成品牌影响力的“互补性”迁移,通过互助发展达成各自品牌文化功能与文化价值的接纳、吸收、转化,最终形成更为广域的品牌性推介。

第六,建立长效品牌宣传。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体育旅游行业、体育旅游企业品牌宣传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各类“老媒体”和“新媒体”多面向的构建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品牌的宣传体系。品牌宣传体系的构建不仅做到“有效”品牌的打造,更应该关注“长效”品牌的孕养,使品牌宣传工程在后续推进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发展过程中发挥稳定和长远的功效。(www.daowen.com)

6.5.5.3 共建共享化智慧服务策略

智慧化发展逐渐成了产业发展的优选方案,而“智慧旅游”正是旅游产业智慧化发展的重要模态。在新时代旅游发展诉求下,传统旅游方式一直在不断地努力革新,通过各种科技手段实现旅游的便捷性、高效化,助推旅游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不少旅游景点通过信息技术为纽带的产业体系与服务管理模式重构方式,实现现代旅游服务的科学、高效提升。“智慧旅游”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也称信息通信技术,ICT)而衍生,从内涵来看,智慧旅游包括信息通信技术在内的智能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是以提升旅游服务、改善旅游体验、创新旅游管理、优化旅游资源利用为目标,增强旅游企业竞争力、旅游行业管理水平、扩大行业规模的现代化工程[73],也就是说,“智慧旅游”更好地实现了系统化、集约化管理性变革,使旅游运行效率更加的高效。

对比其他省市,广西在智慧化旅游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且目前智慧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如果不好好利用自身的优势正确、快速地进行智慧发展,很容易落后于其他省市[74]。面对旅游信息发展的智慧化发展趋势,广西积极追赶,出台了《“十三五”广西旅游信息化发展规划》《广西智慧旅游与旅游公共服务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等一系列文件,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广西“智慧旅游”驱动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智慧旅游-广西旅游全积兑服务平台和广西旅游目的地整合营销平台等项目的推出与落地,成了践行相关理念的最好例证。

众所周知,网络技术革命推动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智能化变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的出现使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加便利,这种便利性也带来了生活品质的提高。倡导在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发展过程中强化“互联网+”和“自助旅游+”等智慧方式的有机纳入,不仅是现代旅游的发展趋势,更是提升游客体验的重要手段,将开创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全新时代。对于广西“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带”的智慧化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始终以便捷、高效的滨海休闲体育旅游服务体系构建为主要宗旨和行动目标,在分类收集各地体育局、旅游局职能部门、企业、消费者等发展诉求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评估与科学的论证,构建智慧化建设框架,搭建起旅游管理部门、开发企业、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互动体系,形成发展的配套服务支撑,引导其向智慧化方向发展。

第二,广西沿海三市应共建滨海休闲体育旅游智能化信息服务平台(如广西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主题的信息门户网站),借助平台进行统一、规范、高效的信息化管理,通过对各类滨海休闲体育旅游相关信息进行准确分类与共享,给消费者提供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不仅需要提供线上旅游导览、酒店预定、天气预报、客流预警、旅游诚信、咨询点服务、赛事活动、体验培训、自驾车停放点、景区介绍、旅游攻略、集散中心、出行交通等真实信息的发布,同时还需建立滨海休闲体育信息内容板块,板块包括滨海休闲体育俱乐部、组织者、教练员、安全员及相关专业人员的全方位数据库,以及发布滨海休闲体育项目的推介、技术教程、安全警示等内容,如海钓基本要求和技术流程讲解等,使消费者更好地进行学习和选择。此外,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信息服务平台还应植入网络销售平台、体验分享平台、评价反馈平台三大支撑板块。销售平台倡导方便获取装备与服务,如购买海钓的鱼钩鱼竿、鱼饵、救生衣等装备,以及游船的出海预约、摩托艇的售票等服务,利用手机就能够实现网上的便利购买;体验分享平台主要用于滨海休闲体育旅游的体验性分享,不仅通过旅游博主等的体验分享聚集人气,同时也为普通的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大众消费者打造互动社区,分享各自的体验;评价反馈平台则关注消费者对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产品与服务的评价与反馈,评价和反馈自然包括正向的和负面的,通过打分等形式使消费者客观地认识产品或服务的真实状态,同时也使其成为制约企业不规范行为和低质服务提供的“照妖镜”。

第三,进行“互联网+滨海休闲体育旅游目的地联盟”建设,选取具有一定影响力且成熟的广西滨海景区作为“滨海休闲体育旅游”智慧化创新试点,进行“智慧化”景区的打造与建设,将智慧化元素或方式不断添加至“试点”景区,通过反复探索、实践、总结、优化,构建完善的滨海景区休闲体育旅游渗透智能化服务体系。除此之外,通过“试点”尝试不断积累和收集相关建设经验,以“试点”牵头,最终实现各大景区滨海休闲体育旅游智慧化发展的覆盖与普及。比如在试点景区中采用高智能的人脸识别准入系统、人性化的智能运动地图系统等方式,此举不仅减少了人工成本的支出,无形中也提高了旅游活动的运行效率,增强了游客的体验质量。

第四,借势信息化高速发展趋势,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挖掘潜在滨海体育旅游目标客户,做到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产品与服务营销的精准定位和合理推送,高效率锁定目标客户群体。同时,通过计算机对各类信息进行研判,向目标消费者定向推介个性化的滨海休闲体育旅游项目,提供资讯服务,引导潜在客户的参与,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游客在旅游前、旅游中、旅游后的全程智能化体验。

6.5.5.4 共建一体化营销推介策略

香港旅游协会有关旅游宣传投入效果的研究调查表明,每增加1美元的旅游宣传投入,就可增加123美元旅游收入[75]。由此可见,宣传营销在促进和加速旅游发展、提升旅游效益方面功不可没。一般来说,体验前,消费者难以直观地了解体育旅游产品及服务,营销与宣传自然成了产品及服务与消费者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换句话说,系统和科学的营销与宣传益于激发和扩大潜在消费者对滨海休闲体育旅游的兴趣,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方向,最终将选择转化为落地的实施行为。

广西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宣传与营销,建议聚焦以下几个面向:

其一,区域联合营销。联合营销将优势资源聚集在一起,使各自优势互补,可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小投资风险,达到单独营销无法达到的营销效果[76]。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营销与宣传不仅要遵循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营销与宣传的基本规律,同时也应积极接纳区域旅游联合营销与宣传的宝贵经验,通过钦州、北海、防城港的区域协作组建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专业营销团队,围绕广西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发展的目标共同打造营销主题与宣传形象,通过相互间的协作形成紧密的联合捆绑式营销和宣传,以共有的合力助推广西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

其二,综合媒体营销。在营销及宣传的媒介选择上,不仅需要依托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还需强力引入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技术,利用体育门户网站、旅游门户网站、微博、微信、APP、搜索引擎、博客、短视频、微电影、旅游专栏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推介与宣传,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成本低、信息量大、速度快、互动性强等优势,提升营销与宣传效率。如2020年夏天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厅与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合力打造的国内热播的综艺节目《夏日冲浪店》,通过4位明星在万宁日月湾与冲浪教练共同经营冲浪店为主题内容,传递冲浪休闲文化,吸引游客的前往,该节目成为海南推广“体育+旅游”的一项创新举措,实现了大量“圈粉”。营销与宣传的具体载体可包括以下几种类别。电视类:专题性电视频道——旅游卫视、中国旅游与经济电视台(香港)等;综合性旅游类电视栏目——旅游中国、远方的家、行者、超级旅行团、时尚旅游等;广西地方旅游文化类节目——广西旅游报道、发现新广西、美丽广西、周末去哪等。报刊类:中国旅游报、旅游新报、中国体育报、时尚旅游、中国国家地理、旅行家、旅游天地、广西日报、防城港日报、钦州日报、北海日报等。网络类:旅游门户网站——同程旅游网、艺龙旅游网、携程、马蜂窝、途牛、飞猪、去哪儿、猫途鹰(中国)、穷游网、驴妈妈等;行政部门网站——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网站、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网站、钦州市体育局、北海市体育局、防城港市体育局、钦州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网站、北海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网站、防城港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网站以及官方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短视频类:抖音、快手、小火山等。

其三,差异性营销。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清晰认知广西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之上,加大广西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优势和特色层面的营销与宣传,理性避开不足的现实,通过优势宣传与特色宣传,最终达成“人无我有”出奇制胜的效果,如结合区域民族文化、渔民风情、边关民俗进行特色营销,以地方文化特色推进特色滨海休闲体育旅游的发展。

其四,事件性营销。“事件营销”常指借社会事件、新闻热点话题为推广和宣传的核心点,有计划地进行合理的策划、组织营销活动[77]。滨海休闲体育旅游的“事件性营销”可以以滨海休闲体育节庆、赛事等关注度较高的事件为燃点,实现特定时空热点的宣传性放大,快速聚集关注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滨海休闲体育旅游的认知度和认同度。如以每年防城港“开海节”、钦州“蚝情节”、国际海上龙舟赛等节庆为事件性营销的切入点,打造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宣传话题,快速提升关注度,形成广泛的认知度。

其五,专项性营销。通过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全国体育旅游产业大会、体育旅游大会以及各地体育旅游发展交流会等平台进行专项推介,提升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营销与宣传的“对口性”和“准确性”,有效避免大面积铺开式宣传造成的大量无用功。除了大型体育旅游主题展会之外,还可以三市的滨海休闲体育组织、滨海休闲体育项目发展机构、户外运动组织共同策划专题推广活动,进行“抱团”式的专项性营销,充分发挥专项营销的合力效应。

除了上述提到的各类营销与宣传方式之外,广西“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带”构建过程中的营销与宣传策略还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营销和宣传要积极引导价值认知。由于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属于新兴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市场规模与市场认知有待进一步的提升,从传统观光游的固守认知逐渐转向体育游的全新认知更多的是一种价值性的引导认知,因此在宣传与营销的过程中,应通过对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价值与功能(包括健体价值、体验价值、休闲价值、缓压价值等)的不断深层挖掘与阐释,引导大众建立健康旅游思维,激活需求和参与意愿,逐渐培养潜在消费群体。其次,营销与宣传要保持一定的持续性。滨海休闲体育旅游的营销与宣传不仅要着眼热点宣传,同时不能缺位日常的常规宣传,既要保持宣传“量”的持续性,又要发挥“量”的优势,通过“量”与“质”的积累逐渐升华内外影响力。以海钓为例,除了对广西沿海举办的国际重大海钓赛事进行大力的推广宣传,同时不能忽略“大众视角”对海钓体验和经历的探访与传播,即通过增强海钓大赛的专业化宣传与闲暇娱乐海钓的体验分享的曝光度满足不同海钓群体的需求,提升项目影响力。最后,营销与宣传要具备时代的创新性。在营销和宣传实践中要紧跟时代脉搏,以创新为动力构建多维度的营销和宣传体系,提升营销与宣传的丰富性和层次性。在实践中不仅可以将滨海休闲体育旅游植入“两广十市”旅游区域合作、广西北部湾旅游联盟、粤琼桂北部湾(中国)旅游联盟等区域平台中进行营销与宣传,还可创建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大篷车”走出去、举办广西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主题年、发放滨海体育旅游消费抵用券、鼓励滨海体育旅游宣传进社区/进企业、定期举办广西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论坛等方式进行营销与宣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