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带的构建和发展路径研究

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带的构建和发展路径研究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产品开发须遵循相关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规律与原则,立足不同年龄及阶层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多面向的合理考量与论证,从而打造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具有号召力的产品谱系。产品研发的原则应包括:市场需求原则,以市场验视为动力,以市场效益为目标,进行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产品的深度挖掘,根据市场走向进行产品创设,实现产品与市场的无缝接轨,最大限度激活产品活力。

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带的构建和发展路径研究

旅游产品常指旅游开发者或者经营者向旅游游客提供的各类满足旅游活动所需要的服务和实物的总和。旅游产品的质量往往决定整个旅游活动的质量。与其他的旅游产品相比较,体育旅游作为一种参与度非常高的旅游活动,旅游者与体育旅游产品有更强的互动性,而优质的体育旅游产品不仅能充分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还能开拓更广阔的体育旅游市场[37]。滨海体育旅游产品作为旅游产品的组成部分,除了互动性强的共性特征以外,还因游客的参与度高、自主选择性强,加上产品具有时效性、刺激性及娱乐性等特点,已经成为滨海旅游的一个新热点[38]

纵观体育旅游失败案例,虽然“夭折”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忽视体育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缺乏对高质量体育旅游产品的关注与研发往往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失败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广西滨海休闲旅游的高质发展离不开具有强劲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的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产品的支撑,产品无疑成为滨海休闲体育旅游长远发展的重要环扣。滨海休闲体育产品开发并非简单的模仿过程,而是一个反复摸索、完善、优化的复杂过程,是旅游开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构件。我们需要清晰地认识到,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产品的内在属性与其他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产品属性存有差异。体育旅游产品作为典型的内容产业和体验品,需进行以提升体育体验价值为核心的内容创新及其他辅助体验的创新[39]。在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产品的设计与规划中,消费者体验不能简单地将体育旅游当作一个物品来设计,而要将其作为一种复杂的精神性体验品来设计[40]。因此,游客作为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体验与评价的复合体,产品研发的核心应该满足其享受的需求性与功用性,产品的设计不仅需承载不同消费群体的期望,同时还需要通过产品设计达到满足消费者休闲体验的目的。

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产品开发须遵循相关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规律与原则,立足不同年龄及阶层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多面向的合理考量与论证,从而打造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具有号召力的产品谱系。产品研发的原则应包括:市场需求原则,以市场验视为动力,以市场效益为目标,进行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产品的深度挖掘,根据市场走向进行产品创设,实现产品与市场的无缝接轨,最大限度激活产品活力。本土特色原则,正视广西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开发的现实条件和基础(本土自然与人文资源),通过资源的重组再生,凸显地方特色,形成具有“地方印记”的特色滨海休闲体育产品体系,激发产品活力;多维价值原则,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产品需注重人文价值、健身价值、养生价值、娱乐价值等多维价值的融糅,形成不同面向价值的呈现,满足不同旅游消费群体的需求;创新演进原则,倡导“新”产品的研发,通过“耳目一新”的创新变革使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产品摆脱单一化和俗套化的苑囿,找到产品“新基因”的融入。课题组跳出依托滩涂、海底、海面、空中、海岛等常规空间范畴产品衍生的研究惯性,根据市场需求、本土特色、多维价值、创新演进等产品开发原则进行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产品谱系的创设探讨,探讨的过程并非针对具体休闲体育项目或者内容进行细致的罗列,仅仅从宏观发展视角讨论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走向,为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产品的体系化构建提供发展思维和参考依据,力求形成合理、科学的滨海休闲体育产品系列架构

6.5.4.1 亲子主题系列

亲子体育旅游是集休闲、娱乐、健身、亲情为一体的旅游活动形式,它由父母双方或一方与子女共同参与,以观看和参与体育活动为主要方式,促进双方身心健康,增进情感交流[41]。亲子体育旅游伴随湖南卫视热播的大型亲子娱乐节目《爸爸去哪儿》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并不断地获得关注和赞誉,节目中以宁夏沙坡头大漠滑沙等为代表的趣味亲子休闲体育活动卷起了亲子体育旅游的浪潮,甚至在一夜之间成为风靡国内的旅游项目。

亲子旅游以其独特的情感功能与价值在近些年中不断崛起和快速发展,成为众多旅游企业开发的热点,富含强烈体育属性的亲子体育旅游也融合其中。旅游企业或者体育组织通过各类体育旅游产品和活动的创设,力求打好亲子牌,占据旅游市场份额。青岛奥帆中心亲子帆船游、“穿越徽杭,跨越2016”亲子徒步旅游、“亲子彩虹泡泡跑”“迎着彩虹亲子健康跑”,以及上海美帆游艇俱乐部推出的“家庭帆船日”等体育旅游产品都成了亲子旅游视域下的体育旅游发展新形态。而这些亲子体育旅游蕴含巨大的能量,给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2016年6月于北京世博园举办的亲子“彩虹泡泡跑”活动为例,该活动围绕“亲子IP”所打造,仅十天11000张门票就被抢购一空,而该活动在2017年参与人数更是达到了20万[42],很多报名参加者来自全国各地,具有显著的旅游带动效应。又如广州市第十六届体育节“小冠军美丽瑶乡”亲子户外夏令营于2020年8月在清远连州市丰阳镇畔水村举行,该活动融合古村趣味、田园体育篝火音乐会等项目探索“体育+旅游”亲子旅游新通道。

随着休闲体育旅游市场多元化细分的加速,以亲子观赏性和体验性为主导的休闲体育产品不断增多,携程、去哪、驴妈妈、马蜂窝等大型旅游门户网站以及偶们亲子出行、童游网、麦淘亲子游等垂直亲子游网站均根据不同层次消费群体推出一系列亲子游活动。多数产品集中于寒暑假或“五一”和“十一”等长假期,开发的内容更是精彩纷呈,包括亲子滑雪、亲子水上摩托车、亲子垂钓、亲子探险、亲子骑行、亲子风筝、亲子沙漠徒步、亲子热气球、亲子野外露营、内蒙古草原亲子运动会等主题,以浓厚的休闲体育元素打造全新的亲子游形态。对于滨海休闲体育亲子游,上海崇明岛依托其丰富的滨海自然资源条件,探索性开发了亲子版真人CS、家庭自行车、亲子帆船、亲子徒步、亲子健身跑、亲子滚铁圈、亲子放风筝等活动,吸引了大量父母携带孩子前往体验,而山东青岛开发的“和孩子海边畅泳”等主题旅游方式以及各地沿海不断兴起的“亲子帆船”等均彰显了体育旅游的亲子新趋势。

随着家长对孩子教育全面化和综合化的加强,很多家长开始将目光转移到亲子互动和寓教于乐的价值中来。伴随二胎政策的实施和国家对带薪休假的关注度日渐增强,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家庭更愿意抽时间多陪伴孩子,这进一步激发和释放了亲子旅游发展的内能。从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在线亲子游市场研究报告》以及携程网发布的《亲子游白皮书》可以看出,旅游开发企业对亲子旅游的时代性关注。此外,而在亲子旅游过程当中,家长也更舍得为孩子花钱。

结合广西滨海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发滨海休闲体育亲子旅游项目,充分利用亲子的“IP”和流量,以娱教化引导其消费升级,积极丰富、提升其内容,如在广西沿海地区拓展亲子海耕、亲子沙雕、亲子摩托艇、亲子拉网打鱼、亲子钓鱿鱼、亲子海上龙舟、亲子海上趣味香蕉船、亲子滨海风筝、亲子赤足沙滩徒步、亲子海边露营等休闲体育活动,构建滨海休闲体育亲子旅游服务系统,提升滨海休闲体育在亲子旅游中的融入性和互动性。

6.5.4.2 养生主题系列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健康、长寿等的关注度和期望值越来越高,催生了旅游养生产业的发展,体育养生游也应运而生。体育养生游是指结合特定的自然及人文环境,观赏、体验或参与各类以体育为内容的修养活动,使人们乐在其中,达到身心和谐,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的活动形式[43]。体育养生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虽然大众认知度并不高,但从国家的战略部署和产业具备的内在潜质来说,将来大有作为。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纲要中明确指出,促进康养、健身休闲等的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而休闲体育养生游正是迎合这种健康属性旅游方式的具体表征。休闲体育养生旅游实践也在不少地方受到积极响应,如广西桂林通过沿江生态景观带建设、特色村落改造、户外运动打造,在漓江东岸打造生态和谐的多功能“体育休闲养生经济带”,为漓江打造一张休闲旅游的新名片[44]

自古以来,滨海休闲旅游活动就包含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疗养价值,人们通过充分利用和发挥海水、海沙、海风、海景、海涛、海浪、海气等天然资源打造“滨海养生”方式。如赤足漫步沙滩对脚底穴位及敏感区域进行按摩与刺激,起到增强体质、强筋安神等功效,而海水浴、海沙浴、海泥浴等对某些疾病更是有特殊的疗效。此外,由于滨海空气粉尘较少,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各类促进健康的休闲体育活动非常适于在滨海区域展开。运动(或锻炼)作为养生的重要方式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在此背景下,休闲体育养生也逐渐进入大众养生理论视野。滨海休闲体育养生旅游作为一种以滨海资源和休闲体育为主要依托的高层次旅游活动形式,让游客不仅陶醉于秀美的滨海景色,同时通过参与设定的休闲体育项目,可增强与调节身体各项机能,从而实现强健体质、延年益寿的功效,满足旅游消费者身体、心理、精神的三维需求,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以养生理念开创体育旅游新形态也为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发展开启了另一扇窗口。一些滨海区域开始摸索“养生”元素介入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开创全新的发展局面,如山东日照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发展“运动+休闲”旅游,围绕“运动养生”主题设计了“海滨山岳行”体育休闲旅游线路[45],该线路成功入选“2016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在广西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养生面向的开发过程中,应根据自然条件,结合养生市场需求,借鉴国内外丰富的养生旅游产品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包括滨海瑜伽、海水瑜伽、海岛瑜伽、滨海太极拳、滨海高尔夫、沙滩健步走等在内的滨海休闲养生体育产品的开发,形成养生化的综合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产品谱系,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养生和康疗服务。同时,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建设滨海体育养生旅游示范基地、示范项目,进行专项规划、专项管理、专项支持,健全滨海休闲体育养生的服务标准,不断优化健康管理、理疗康复、预防保健等养生服务,全力推进广西滨海休闲体育养生旅游发展,打造滨海休闲体育养生品牌。

6.5.4.3 休闲渔业系列

海洋休闲渔业常指以海洋渔业生产为主要载体,将休闲娱乐、生态建设、文化传承、科普宣传等与渔业有机结合构建海洋产业有机发展的综合新形态[46]。单一传统的滨海观光游由于缺乏新基因的融入发展了几十年后也逐渐走向疲软,取而代之的是更具活力的以“休闲体验”为核心的新型滨海旅游。海洋休闲渔业正成为“休闲体验”滨海旅游的前沿阵地。一项有关休闲渔业的调查显示,美国每年参加海钓人数达8000万人次,拥有海钓渔船1500万艘,年产值达380多亿美元,是商业渔业产值的3倍,可见海洋休闲渔业发展的巨大潜力[47]。近几年,以“海钓”为代表的海洋休闲渔业在国内也得了迅猛发展,培植了巨大的海钓爱好者群体。海钓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捧,也因此获得了“海上高尔夫”的美誉。早期的时候,农业部就出台了《关于促进休闲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农办渔〔2012〕35号),为休闲渔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发展思路。纵观我国海洋休闲业发展历程,广东、福建、浙江等发达省份的海洋休闲渔业起步较早、经验丰富,已逐渐走在我国沿海地区的前列。

而作为西部省份唯一拥有滨海资源的广西也不甘落后,立足区域现实不断积极探索产业发展走向。政策上,广西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现代渔业跨越发展的意见》(桂政发〔2014〕39号)等文件,为休闲渔业在内的广西渔业高质提速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实践中,广西沿海各市推广和发展休闲渔业,以防城港为例,2018年全市已经拥有了各种类型的休闲渔业经营单位40余家,年接待观光人数突破百万人次,休闲渔业产值达1亿元以上[48],形成了防城港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而防城港2018年重点打造的桂海现代海洋都市休闲渔业示范园及港口区企沙镇簕山县级休闲渔业示范区也成为休闲渔业行业中的典范。

广西钦州、北海、防城港沿海分布着全国最为广泛的红树林海岸,浅海滩涂广阔,海水营养丰富,优良的先天条件成了众多海洋生物繁衍和聚集的天堂,鱿鱼、石斑、腊鱼、马鱿、金线鱼、鱼昌鱼、立鱼等众多海洋生物在广西沿海地区都有大量分布,成为海钓爱好者追寻的“猎物”。广西沿海海钓“钓点”众多,通过实地调查和部分海钓爱好者交谈得知,海钓爱好者开辟的热点“钓点”包括钦州犀牛角、三墩、龙门港,防城港白浪滩、金滩,北海渔村、渔港码头、冠头岭等区域。他们会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浪高、不同季节进行海钓内容的选择,如钓腊鱼一般前往钦州犀牛角、茅尾海、七十二泾附近,想获取银鱼则去往北海银滩及周边区域“钓点”。当然,海钓爱好者也强调了这并非绝对的“公理”,仅是经验之谈。

课题组成员多次前往广西沿海地区体验休闲渔业活动,获得了良好的体验。对开展休闲渔业支持滨海休闲体育旅游的发展持肯定态度,对相关项目融入并加速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发展抱有极大的期望。现以防城港的滨海休闲渔业体验内容进行阐述与分析:

海钓——防城港白浪滩、月亮湾、白沙湾、怪石滩、白龙港、石角码头、潭蓬古运河都成为人气聚集的绝佳海钓钓点,而每个钓点的渔获也有所差异,白沙湾和怪石滩拥有最肥美的石斑鱼、柴狗鱼,月亮湾和白浪滩的腊鱼、沙占鱼成群结伴容易上钩,而石角码头和潭蓬古运河的鲈鱼最为丰富(根据海钓群有经验的群友总结)。需要强调的是,海钓是门技术活,面对不同的“猎取”对象,海钓爱好者对使用不同的鱼竿、鱼饵等装备以及相关海钓技术要有一定的掌握。

海耕——海耕有海上耕作之意,就是在滩涂或者浅海区域进行劳动耕作。海耕与大众理解的常规土地耕作有所差异,一般的耕地是为了种植,而海耕是为了寻找大海赋予我们的恩赐,月亮湾、白浪滩、石角等地是防城港海耕重要之地。海耕一般使用类似于耙子之类的专业工具,在沙滩或者滩涂上来回倒弄,把藏在底下的沙虫、沙蟹、各种螺翻上来,有经验的渔民会根据沙滩上的孔洞以及气泡等特征判断沙滩下面是否有宝贝。游客可以在渔民的指点下,利用从渔民手中租借的工具进行海耕,一般都会有所收获

围网——防城港月亮湾、石角、白浪滩等地的渔民根据潮位的变化,在最低潮位把织好的渔网埋在沙里静静潜伏,当潮水不断上涨,涨到最高位时将网纲提起,然后静等退潮。当潮水退下时,海里的鱼、虾、螃蟹等会顺着退去的潮水“误入”有网设好的陷阱,成了渔民的收获。围海捕鱼耗时长,需要半天或一天,很考验人的耐心,而且收获不稳定,可能会出现颗粒无收的状况。

拉网扑鱼——在防城港的白浪滩常有拉网捕鱼活动,一般需要五六人及以上,耗时约1小时。渔民提着网沿着海滩一直往深海处走,当水深平胸口时,渔民立即分成两组,打开网向左右两边分开,形成包围圈,两头慢慢地往岸边方向回拉,等待近岸时加快速度,同时注意网纲要压平沙滩的表面,以免鱼虾从网的底部跑出,当网拉成“U”字形时,鱼虾就被困在当中,成为渔民的囊中之物。拉网扑鱼需要有熟知潮位经验的渔民指挥实施,没有经验的渔民在场指导切勿下海,因为涨潮很快,无经验的私自行事存在巨大的危险性。另一种拉网捕鱼方式是渔民开船将游客带到海中(一般需要两只船,开出距离2千米以上),一字排开撒网,然后两条船利用发动机牵引的动力在网的两头将网往岸边拉,船只到浅滩时“人工”接手,重复上述近海拉网过程。拉网捕鱼近几年成为受游客欢迎的重要体验项目,拉网捕鱼的价格可以和渔民商榷,400~800元不等,而拉网扑鱼过程中所收获的鱼虾和螃蟹都归游客所有。

钓鱿鱼——钓鱿鱼是近年受到热捧的休闲海钓项目,它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含量,同时基本确保每次出海都能有所收获,少有出现“空军(一鱼未上)”的尴尬境地。钓鱿鱼一般选择在天黑以后进行,利用鱿鱼对光的趋向性对其进行吸引,渔民会在渔船顶上装上大灯往海面直射,只要船上的灯光足够亮,一般打灯15~20分钟就会聚集不少鱿鱼在灯照的海上区域。游客使用渔民专门提供的钓竿进行钓鱿鱼,吊杆上面有特制的钩子,不需要放置饵料。甚至有些渔民还直接为游客提供烹煮的器皿,钓上的新鲜鱿鱼直接放到器皿里烹煮食用,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鱿鱼的鲜美。(www.daowen.com)

上述列举的是防城港市沿海的部分休闲渔业项目,在钦州市和北海市同样有相关项目的开展,呈现的形式也是大同小异。休闲渔业作为滨海休闲体育旅游的重要项目成了许多游客的必选,其新鲜体验感快速聚集了大量人气。但总体而言,广西海洋休闲渔业整体规模还比较小,科学性管理和引导更是无从谈起,很多体验性海钓和海捕基本是游客直接对接沿海渔民,服务质量与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如调研中发现一些外地游客想进行围网体验,但是一些渔民只会讲本土的“白话”,不能完全听懂普通话,而部分渔民带有“白话”口音的普通话也让游客难以理解,无形中给相互间的沟通带来了障碍;再如在部分钓鱿鱼过程中,船家并不能为所有的游客提供救生衣,即使提供了也并未强制要求游客穿上,而高低起伏的海浪带动了船只上下颠簸,这给整个钓鱿鱼体验过程带来了不小的安全隐患。因此,不断创设广西沿海三市规范的休闲渔业活动区域,为游客提供良好的去向,同时提升休闲渔业的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包括渔船、鱼竿、渔网等装备的租赁,海钓、海捕、海耕的实操指导,以及相关安全保障措施等),不断围绕“海洋休闲渔业”主题增加滨海休闲体育俱乐部数量,使休闲渔业自然、合理地融入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体系,助推滨海休闲体育旅游长远和可持续的发展。

6.5.4.4 节庆主题系列

体育旅游节庆是开展体育旅游的良好平台[49]。体育节庆是以庆典活动为核心的文化展现形态,它融合体育文化与节庆文化并再造成地方旅游发展和拓展的重要吸引物。近些年,体育节庆随体育文化的旅游性发掘不断繁荣,如源于蒙古族“祭敖包”活动的民族传统体育节庆“那达慕”大会成了国内体育旅游节庆的重要标杆,而廊坊国际风筝节、哈尔滨冰雪节等一系列体育节庆的国内兴起,在有效带动地方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也为地方打造了靓丽的旅游名片。不同区域根据拥有的资源条件和环境,积极探索体育节庆的发展,寻求区域旅游的释放力。沿海地区则结合沿海资源优势延伸出具有沿海特色的节庆,而这种趋势也愈加明显。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曾举办了“善待海洋,善待健康”为主题的节庆活动,节庆内容包含了抛鱼入网、风雨同舟、背辣螺姑娘过跳板、抢踩望潮、徐福东渡等富有海洋风韵的趣味休闲体育活动,不仅起到了良好的聚集旅游人气的作用,也宣传了当地滨海旅游。又如海南为了推进“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以“体育+培训+活动+商业+宣传”的运营模式打造海南“亲水运动季”活动,该活动始于2017年,每年举办一届,至今已举办四年。“2020海南亲水运动季暨海南亲水狂欢嘉年华”活动在琼海博鳌镇举办,两天时间吸引了上千名省内外游客参加,活动内容分为快乐亲水、沙滩徒步、时代印记和和谐家庭等4个版块[50],涉及水上的皮划艇、水上蹦蹦床、沙滩徒步、沙滩足球、沙滩排球等休闲体育项目,有效拉动了海南水上运动体育旅游消费的转型与升级。

体育节庆作为一种快速聚拢人气的旅游方式,广西一直也在积极探索。2018年广西“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期间举办了广西“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炫”暨体育庙会活动,活动得到了国家体育局和广西体育局的鼎力支持。活动创新采用“三级联动、重点带动、广泛互动”理念,充分调动各界群众积极参与,实现了省、市、县(区)三级联动活动开展,设立了1个省级主会场和110个市、县(区)分会场,共举办623场体育赛事活动,内容涵盖体育竞赛活动、体育表演活动、群众体验活动、体育用品展销活动、体育明星助阵活动、体育文化宣传活动和美食活动等7个板块,省级主会场(来宾)现场参与群众和游客共计达15万多人次[51]。对于专题性的体育节庆,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还资助了包括广西“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欢乐节、靖西七夕绣球节、三江富卤“三月三”花炮节、宾阳炮龙节、融水苗族芦笙斗马节、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暨越骆文化旅游节等在内的十项民族传统体育节庆,此举在于鼓励和支持民族体育节庆的开展与发展,推动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与旅游经济的有机互动。除此之外,打陀螺、抛绣球、抢花炮、竹竿舞、板鞋竞速等富有地域风情的体育项目也常被纳入诸多节庆活动,助推节日的气氛。

关于广西沿海地区滨海休闲体育节庆式开发,提出两种发展思路:其一为休闲体育元素融入现有滨海节庆,通过二者的双向深度互动,既能提升现有滨海节庆的内涵,又能使滨海休闲体育拥有成长的空间,最终达成两者的共融发展。另一种则为专题体育滨海节性的再造,通过独立滨海休闲体育节庆文化系统的构建,打造全方位的滨海休闲体育旅游节庆盛宴。在实践中,前者可以以现有的钦州国际海豚节、三娘湾观潮节、蚝情节,北海珍珠节、疍家赶海节、祈福文化节、旅游文化节、银滩“嘉年华欢乐季”、防城港民族文化节、京族哈节、海上龙舟节等已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平台为依托,将具有浓厚趣味或吸引大众的滨海休闲体育项目、内容、形式植入节庆当中,以新基因的注入助推滨海节庆氛围,从而带动滨海休闲体育认知度和影响力的提升。后者则关注全新形态的滨海休闲体育节庆打造,有效衔接滨海休闲体育文化、节庆文化、旅游文化,通过融糅呈现全新的发展样态,如可创设“沙滩趣味休闲体育旅游节”“海钓节”“休闲渔民体验节”“京族体育文化节”“滨海滩涂狂欢节(进行一些滩涂板鞋、滩涂背人、滩涂高跷等项目)”等全新的节庆形式,实现滨海休闲体育旅游的时代性书写与传递。

6.5.4.5 赛事主题系列

体育赛事作为影响广泛的活动形式,对区域或国家产生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多方面影响,并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2]。体育赛事建设对塑造城市形象,展示地方特色文化,提升体育文化区域互动,推动体育文化传播,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大有裨益。不少城市乐意甚至积极争取主办、承办、协办各类大型体育赛事,通过赛事的影响力助推城市的影响力。从每年各国重点城市对奥运会举办权的激烈争夺则可窥视一二。NBA、F1、法网、澳网、世界杯足球赛等国际顶级体育赛事的举办对举办城市的旅游促进不言而喻,其拉动效应更是显而易见的、深层次的、广泛性的。国内众多城市遵循相关思路,不断探索体育赛事与区域影响力的相互作用。如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成功举办让风光旖旎的青海湖蜚声中外,实现了运动赛事品牌打造与旅游宣传的双重功效,促进了当地经济建设及体育文化活动的相互支撑。青海省从2002年开始举办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简称“环湖赛”),是亚洲范围最好的自行车赛事,同时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自行车比赛。“环湖赛”作为中国规模最大、参赛队伍最多、奖金最高的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事,是继环法自行车赛、环意大利自行车赛、环西班牙自行车赛等职业巡回赛之后世界第四大公路自行车赛,品牌价值高达21.62亿元[53]。又如近些年各大城市火如荼开展的马拉松比赛,每次大型比赛都能形成爆棚的人气聚集效应,由于报名人数过多,甚至采取抽签方式决定参赛资格,只有中签者才能参加比赛。以2017年9月的北京马拉松为例,北京马拉松拥有参赛权名额不到30000名,报名人数却达到了98687人[54],可谓一签难求,很多报名马拉松爱好者最终都无法参加。以汽车越野赛事为核心的“阿拉善英雄会”活动让位于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腾格里沙漠名声大噪,以2018年为例,“阿拉善英雄会”活动预计报名车辆4万辆,报名人数12万人次,而阿拉善左旗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仅国庆节当天,主题乐园的入园车辆已达到23200车次,入园游客达到92800人次[55],对当地旅游的带动效应难以估量。

面对体育赛事给当地带来的多重效益,广西多所城市也积极地主办和承办各类大型赛事。广西体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近3年来,全区举(承)办自治区级以上重大体育赛事达800多项,体育旅游消费促进力度显著而可观[56]。仅仅2019年一年,广西就举办了“环广西”“中国杯”“苏迪曼杯”、中国—东盟国际汽车拉力赛、中国—东盟武术节、中国—东盟羽毛球混合团体赛、中国—东盟龙舟、城市足球、棋牌等国际邀请赛,全年举办省(区)级以上重大体育赛事282项,国际级赛事77项,进一步将广西打造成面向世界特别是东盟区域的体育赛事中心[57]。而2019年4月至11月,历时239天的第十一届广西体育节共举办各类赛事活动1088项,直接参加赛事活动人数达到64.89万人,参与人数达276.85万人[58]

对于沿海城市来说,通过沿海资源的有效利用推进体育赛事的举办,促进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良好的传递和辐射效应是赛事文化发展的理性选择。当然,在沿海城市的赛事体系打造过程中,并非所有的赛事都具有正规性和规范性,一些附带趣味性的滨海比赛同样获得了大众的认可。2018年5月,极富趣味性的沙滩乒乓球比赛在上海金山的金山城市沙滩举行,沙滩乒乓球比赛有别于传统的室内乒乓球赛,由于脚踩沙滩造成击球过程中来回移动的阻力增加,使在室内球场中“叱咤风云”的参赛者难以施展应有的技术,更多收获的是欢声笑语。

针对如何将滨海休闲体育赛事巧妙合理地植入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发展体系,积极撮合滨海赛事与滨海旅游联姻式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第一,联合广西沿海三市相关职能部门组建滨海休闲体育赛事运行机构或者组织,在尊重市场需求和大众诉求的基础上,共同研制与搭建完整、合理、科学的滨海体育赛事实施和运行架构,健全滨海体育赛事的创新机制和管理制度,通过科学化的管理和运行促进滨海休闲体育赛事与旅游的互动效率与质量,深挖滨海休闲体育赛事与滨海旅游的内在机理和互动规律,为滨海休闲体育旅游的赛事化发展积累前期经验。第二,建设和打造海钓、潜水、帆船、摩托艇、龙舟等国际化标准的赛事训练基地,积极引进和承办国际、国内各类规模大、规格高、知名度广、影响力大的滨海体育赛事,借助各类大型比赛成熟的运行经验以及其原有的品牌影响力带动广西滨海休闲体育旅游的发展,形成品牌效应,并在广西沿海地区扎根。第三,除了引进赛事之外,广西沿海三市应积极探索合力共同筹办各类滨海赛事,扶持滨海休闲体育赛事的地方性开展,打造本土化和贴近民众的滨海休闲体育赛事,以赛事氛围推动滨海休闲体育旅游的发展。如联合广西沿海三市共办“滨海休闲体育运动会”,每年举办一次,各市轮流,邀请参赛对象范围先由钦北防三市及周边城市组成,然后再不断地扩大到国内其他省份的滨海城市。同时,鼓励单位、企业、学校等开展滨海休闲体育竞赛,在丰富参赛者业余生活的同时还起到了很好的滨海旅游文化宣传作用,可以联结沿海不同学校(小学、初中、大学等)开展校际的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等项目比赛,改变传统竞赛模式,不断推广沙滩运动。第四,鼓励组建各类滨海体育组织和机构,组织机构可以是官方的亦可为民间的,通过组织机构指导相关滨海体育赛事的开展与运行。同时,打造不同分类的滨海休闲体育俱乐部联盟,成立海钓俱乐部联盟、海泳俱乐部联盟、沙滩排球俱乐部联盟、沙滩足球俱乐部联盟、摩托艇俱乐部联盟、潜水俱乐部联盟、冲浪俱乐部联盟、海岛探险俱乐部联盟等,增强联盟间不同项目俱乐部之间的黏合度与协作性,通过联盟间协作机制的健全实现全方位的合作交流与资源共享,共同推进区域滨海体育赛事的发展。

6.5.4.6 民族主题系列

作为广西倚重的文化资源之一,民族文化长期受到各界的关注,而探索民族文化的转型升级、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了广西文化发展的工作重点。民族体育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不仅是民族地区大众生活状态的客观记录,也是日常生活智慧的凝练与沉淀。

在历史长河中,民族体育文化附带的强烈的区域特色文化属性世代传递,成了民族地区重要的精神食粮。伴随民族体育的独特价值与功能不断地被挖掘,为旅游多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偶合”要素,逐渐衍生出富有活力的民族体育旅游文化。在人们对文化需求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双重背景下,富有个性化的民族体育旅游在旅游的多元化细分市场中受到关注与欢迎,逐渐成为民族文化在时代承续中的“输出口”。

民族体育以其特有的民族性、仪式性、观赏性和体验性等多重人文属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融合发展已经成了一种“新常态”[59]。从旅游产业的实践角度,旅游开发主要聚焦和围绕民族文化资源的时代性展示进行开发,具有明确的文化指向性,逐渐形成了基本的操作制度和完善的呈现系统,由此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参与。如在2019年5月期间,新疆阿瓦提县举行的“阿克苏地区全疆赛马邀请赛暨第五届刀郎人捕鱼节民俗文化旅游节”就围绕民俗主题进行“体育+”旅游的探索,活动内容包括传统的赛马、捕鱼、斗鸡、高空轮转等民俗运动,吸引了5万余名游客体验刀郎文化的独特魅力[60]

作为多民族聚居区的广西拥有壮族、仫佬族、毛南族、汉族、瑶族、苗族、彝族、水族、侗族、回族、京族、仡佬族12个世居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衍创出了丰富的民族体育文化,并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广西沿海地区民族体育文化同样丰富,以广西沿海的京族为例,他们主要分布于东兴市(防城港市管辖的县级市)境内,以江平镇的“京族三岛”——巫头岛、山心岛、万尾岛以及恒望、潭吉、红坎、竹山等地区作为主要聚居地,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凝练出高跷捕鱼、捉活鸭、摸鸭蛋、拉大网、天灯舞、花棍舞、踩高跷跳竹杠、进香舞、进酒舞、踩高跷、顶竹杠等民族传统体育[61]。除此之外,钦州市和防城市也有不少民族体育文化的遗留,前者有瑶族的瑶拳、射弩、打长鼓、跳盘王、斗鸟、顶竹竿、斗鸡、打陀螺等,后者则包括疍家潜水采珠、赛龙舟、花艇拔河、颠船等[62]。随着社会文化秩序的更迭、文化繁衍环境的逐渐丧失、自身竞争因子的消解,宝贵的广西沿海地区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不断受遭受挤压,代际传承遭受阻隔,寻找民族体育文化新时代的赓续形态与方式毋庸置疑的成为文化承续的核心要义。以民族体育文化为重要资源介入旅游发展逐渐成了当代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走向和发展趋势。

在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开发中,将区域民族体育文化资源作为滨海休闲体育旅游的素材,在强化民族体育文化时代呈现的基础上,提升民族体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自觉性,构筑民族体育文化与滨海旅游互惠相融的发展系统将成为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发展的特色方案。面对民族体育文化的滨海休闲体育旅游演绎,提出两种发展思路:

其一,在广西沿海地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数据库中进行民族体育文化属性和类别的细致梳理,甄选出具有显著“亲海”特征和鲜明民族特色与开发前景的文化元素,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包装”,着力提升民族体育文化在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当中的体验性和观赏性,展现全新的文化形态。如深度挖掘北海疍家、防城港京族等在内的特色民族体育文化元素,以舞台表演等展现形式为游客提供全新的视觉盛宴,推进民族体育文化的展示与传递,推动地区旅游的发展。

其二,借鉴“北冰南调”和“民族文化入景区”的发展思路,将广西其他地区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非沿海性”民族体育文化进行“异域”移植,融入广西滨海地区发挥光热。当然,在引进的过程中通过形式和内容的适度改造,增强“外来”民族体育文化与滨海旅游的亲密度,重塑其时代价值与功能,实现民族体育文化的时代转型和时代阐述。如将广西特有的壮族体育文化引入滨海地区,衍生出沙滩绣球、沙滩板鞋、沙滩花炮、沙滩背箩球等创新式民族体育文化,此举既传承了广西的民族体育文化,又有效发挥了滨海自然资源在旅游发展中的优势,还进一步提升了新型滨海休闲体育建设的内涵。

6.5.4.7 时尚主题系列

为了满足旅游消费者对“新”“特”“奇”的追求,旅游开发企业都大费苦心,将此作为旅游产品或旅游服务的“燃点”进行全力打造,以提升旅游市场份额。在体育旅游开发过程中,门槛低、投资与回报周期短的群众性体育旅游项目产品成为重点发展项目,但低效能建设、反复维修设备反而增加了经营成本。时尚性体育项目与之比较,更能提升消费者体验,更胜一筹[63]。因此,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产品打造不能忽略对“时尚主题”市场的关注与培育,应通过增强“新”“特”“奇”元素的协同发展进一步满足不同旅游消费群体的多层次和多元化需求。对于现有的休闲体育旅游市场,群体的年轻化趋势比较显著,年轻人更具开放性的学习和生活姿态,更易接纳甚至追捧新颖、趣味性强的时尚休闲体育项目,也更容易形成年轻群体的线上线下集聚化,形成影响力的延展。建议开发过程中开展适合年轻群体的时尚潜水、海上蹦极、帆船、冲浪、滑水、托拽伞、动力伞、海上热气球、全地形车、水上喷气式飞行器、滨海定向越野、滨海野外拓展等滨海休闲体育项目,通过时尚性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产品系列的创设,培植更多的年轻消费者,吸引更多的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参与者。

将时尚主题引入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开发,不仅要实现大众性消费面积的拓宽,同时也应专注高端消费群体的消费引导。在《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62号)中就明确指出,要大力培育发展游艇旅游消费市场,鼓励拥有海域、水域资源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游艇码头建设规划,建成一批游艇码头和游艇泊位,初步形成互联互通的游艇休闲旅游线路网络,培育形成游艇消费市场。广西沿海三市滨海地理条件优越,有众多适合开发游艇的海岸线,建议大力支持钦州茅尾海、北海涠洲岛、防城港金滩等区域加快游艇码头、游艇基地、游艇俱乐部的建设,不断凸显滨海休闲体育旅游的时尚性与高端性,吸引更多的高端消费群体前来体验,以此不断延伸高端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市场的拓展面。与此同时,高尔夫作为现代休闲体育的重要成员,是休闲度假的核心吸引物之一,同时也是高端时尚体育旅游项目的备选项目,因此,应充分利用广西滨海的有利地形适度开发滨海高尔夫球项目,不断延伸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产业图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