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我国第一所旅游高校——上海旅行游览专科学校成立。它的成立拉开了我国旅游人才专业化培养的序幕,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和支撑。建校至今的40年里,伴随社会的变迁与磨砺,旅游业同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旅游方式从“传统单一”逐渐转向“现代多元”,蓬勃发展的旅游市场对旅游人才的需求猛增。2018年9月,“中国旅游人才峰会”在乐山召开。会议上来自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的副院长何莽提道:“仅2016年在建亿元以上投资额度的旅游项目破万,百亿以上投资多达222个,而仅这些项目就新增旅游就业超100万人以上,此前旅游业人才缺口至少200万人,我国现有1700多家(包括高职)院校开设旅游专业教育,但在校生不足110万人,每年旅游专业的毕业生不足30万人,对于新增的旅游就业需求是杯水车薪[12]。”旅游人才的增长性需求与我国旅游高速发展不平衡、不匹配,这也逐渐成了摆在我国旅游事业发展面前的重要矛盾。体育旅游作为旅游的下属分支,同样需要相关人才的专项支撑,但体育旅游人才与泛化、普适的旅游人才又存有差异,前者需要具备体育专业化系统化知识和复合型技能,这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毋庸置疑,体育旅游具有显著的专业特征,一般旅游人才难以支撑相关产业的发展,还可能带来效率低下、服务意识缺位、管理运行不畅等问题,这将使消费者难以获得优质的体育旅游服务体验,实现体育旅游的规模化发展更无从说起。简而言之,滨海休闲体育旅游的潜在发展与人才储备的支持紧密相连,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体育旅游发展的最终命运。由于我国体育旅游起步较晚,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产业化运行,均处于动态的探索中,相关产业人才的培养也是在不断的摸索中,现行体育旅游人才培养多挂靠各大体育院校的社会体育专业、体育管理专业、体育休闲专业进行培养。一些高校进行了课程化的探索,如在2010年6月湖北几大高校陆续开设了“体育旅游班”“高尔夫球班”“游艇班”等,但效果并不显著[13]。
面对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人才发展瓶颈,我们需要正视和认清几个问题。
首先,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人才的性质问题。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作为交融性产业有着显著的产业交融特点,人才需求同样具有交融和复合属性,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人才与传统旅游人才的区别在于应具备休闲体育视角的专业化和综合化的知识与技能储备,唯有专业化的人才保障才能实现滨海休闲体育旅游新兴产业的扎实稳步前行。(www.daowen.com)
其次,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人才的供需问题。体育旅游人才培养伴随着体育旅游发展逐渐受到关注,在实践过程中也如火如荼地开展培养。虽然近几年针对市场需求开设了相关的课程,逐渐形成了明确的人才培养导向,但体育旅游产业化的迅速扩张使得人才培育的速度跟不上“节奏”,产业迅速扩张和人才需求矛盾依然存在,人才缺口严峻。
最后,滨海休闲体育旅游人才的吸引问题。人才竞争支撑产业竞争成为一种共识,不同区域中具备雄厚实力的大型旅游企业在吸引专项体育旅游人才方面不断加码,以富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以及快速的晋升渠道吸引和留住人才,为加速体育旅游产业的区域化发展提供了外在动力。广西作为西部省份,给予的薪金水平、晋升空间难以与发达区域大企业抗衡,附带子女教育水平、医疗水平等外在因素的考量,对人才扎根区域发展的吸引度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些问题都是不该忽视的。诚然,人才保障是广西“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带”构建的重要根基,科学搭建相匹配的人才发展架构,以人才发展促进和带动滨海休闲体育旅游发展是我们需要尽快解决的重要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