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现状
在中国,STEM教育是一个国外引入的概念,2001年起在科技教育领域就已经开始陆续有对STEM教育的引入和介绍。2012年以后对STEM教育的研究开始繁荣,2016年达到高潮。中国STEM教育的兴起有两个重要因素,首先是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第二个因素是信息技术的发展。2015年基础教育地平线报告中在驱动学校应用教育技术的趋势分析中指出,提升科技艺术(STEAM)学习是近期趋势,同时指出教育技术在基础教育创客空间中的应用是近期发展的趋势。2016年STEM和创客教育被写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文件。此后STEM教育在中国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在教育实践、教育研究和教育政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中国的学校教育一直以学科教学为主,过去在中国有句俗语:“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这种情况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一直存在,最优秀的学生会去报考理工科的专业。在中小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也一直是比较重要的学科,得到学校和学生的广泛重视。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小学科学、劳技、高中通用技术以及科技活动。STEM教育在世界很多国家都被当成是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创新人才的国家战略。因此,STEAM教育在国外一般都有国家的顶层设计,从高校到中小学具有系统的政策、经费支持、形成完整的社会网络,有连贯的课程和社会组织机构的广泛参与。
但是STEAM在中国的兴起更多的是国家大政策趋势下的草根行为,各类STEAM产品公司是力推STEAM教育活动和进行学校课程的主力军。所以目前STEAM 教育在中国的实践呈现出零散的多样化的态势。目前国家层面的科创教育主要以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全国未来工程师博览与竞赛、还有一些科技体育类的项目和机器人竞赛项目为主。还缺乏包括课程开发、教师培训、政策支持、教育评价等方面的支撑,没有形成系统性。
二、主要表现
搜狐教育《智见》在梳理了《中国STEAM教育发展报告》后发现中国STEAM教育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学习形式以社团课程和选修课为主
大多数学校的STEAM课程都是以社团课程和选修课(占比72%)的形式出现;每周开展1 课时STEAM课程;能进入常态的课程与教学,主要以创新类校本课程的形态出现;在中国,对STEAM教育的探索并不是从数学课和科学课开始的,而多始于信息技术课程;知名度不高,仅局限在少量的创客教育、非正式教育中。比如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就以选修课的形式,每周开展1 课时STEAM课程;北京十九中学则是由专门人员负责,采用课后1 小时的方式进行尝试。(www.daowen.com)
(二)课程来源以引进课程和自主开发为主
总体上来说,中小学STEAM课程种类繁多。例如深圳黄冈中学开设了机器人、软陶、体育类、艺术类等多种校本课程,并在探索开发课程、编写教材。很多学校开始与科研院所或者教育企业合作,引进课程、培训教师、建设校园STEAM学习空间。比如北京八一学校、朝阳外国语学校、北京第十九中学等,以选修课的形式,引入并开展STEAM教育、建设专门的学习场地。
(三)参与学校以民办学校为主
基于较高的灵活性,民办私立学校很乐于探索STEAM教育的开展。比如天津英华国际学校全面开设STEAM选修课,每学期共10 课时,提供专门学习空间;潍坊(上海)新纪元学校已经开始了体系化的探索,涵盖批判性思维、素质英语、数学奥秘、大英百科科学100 讲、3D打印等多门课程。北京市新英才学校升级版的HI-STEAM教育。
(四)对STEAM的理解偏向STEAM+中小学各科目
从字面意义上来看,STEAM代表的就是“科学”“科技”“工程”“艺术”和“数学”,然而这些学科之间并不是割裂的,它更深层面的含义是一种整合性课程——打破学科的壁垒,培养创造力、高级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合作共情能力。很多学者把数学和科学看做是STEAM教育的基础,工程为核心,艺术和技术则游于整个教育系统中,艺术作为一种驱动的力量,技术将创意和设计的方案加以实现。
但在中国,对STEAM教育的探索并不是从数学课和科学课开始的,而多始于信息技术课程。这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很容易和STEAM教育相契合,比如编程类、媒体制作类工具在中小学STEAM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就是以信息技术课为平台。北京景山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吴俊杰研发了“人工智能”“Scratch 编程”课程,并探索将Scratch 图形化编程和物理、化学的实验相结合;同样基于Scratch 软件,广州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吴向东老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毛爱萍老师研发了“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在Scratch 的基础上加上Arduino软件,温州中学谢作如老师教授了“互动媒体技术”课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