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TEAM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学习理论中的“发现学习”理论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需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激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而且要让学生“知其所用”和“知其谁用”。
(二)教学理论中的尝试教学理论
尝试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有尝试的愿望,尝试能够成功,成功才能创新”。学生有原有的知识结构,又有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的思维属性,所以学生能尝试。同时,学生的尝试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尝试,尝试的任务又是完成教材中的一定教学目标,而教材又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和方法编排的,所以学生具备成功的条件。在尝试成功的条件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教学成效。
(三)教学最优化理论
衡量教学最优化有两条标准:一是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二是时间消耗的最优化,即“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所规定的标准”,用“师生耗费合理的时间去取得这些成效”。既要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和谐发展,又要减轻学习负担,用合理的时间取得较大的成效。
(四)建模理念
建模理念认为,没有主体性就没有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做到:目标让学生去确定,问题让学生去发现,过程让学生去探索,方法让学生去寻找。教学过程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自我成长是教育的本质需求。
(五)建构主义理论(www.daowen.com)
建构主义指出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即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因此,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由于建构主义所倡导的观点适应了当代教育改革的要求,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逐渐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也成为教师教学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六)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这一理论遵循了“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切合了STEAM教育的要求,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自学和探究能力是有着积极作用的,也是教师教学课题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
二、STEAM教育的理论依据
(一)哲学依据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STEAM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属于外部条件,是外因。学生是学习的内因,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学生没有学的愿望和动机,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教”就会由于没有学生的“学”而失去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而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个体行为。STEAM教育重视现实问题的探究和解决,而教学过程只有注重知识的探究,注重情感的体验,才能引发学生的态度、情感和意志,这些源于心理品质的个性特征参与学习活动,能激起学生的求知、创新欲望,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心理学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各自的心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教师的教育行为必须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前提,才能收到预想的教育效果。STEAM教育正好尊重了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兴趣点和求知欲,在教育课题研究中,教师必须学习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按照学生的心理规律进行STEAM的行动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以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识能力、情感特点、意志品质,就为教师的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