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校德育新探:提升实效性的基本方法

学校德育新探:提升实效性的基本方法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德育的成效最终表现为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这就是决定德育的过程和因素是否真正内化为学生素质。为了让家长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了解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的基础上,利用家长座谈会向家长介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使家长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与学生健康成长的密切关系。

学校德育新探:提升实效性的基本方法

1确定目标要实际有效

学校德育要遵循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要求青少年从日常行为习惯入手,开展近距离、近目标、经常化的德育教育,使社会要求、学校规范“内化”为他们自己的道德行为标准。比如:要按时到校,要爱护公物,尊敬家人,相信自己,上课认真听讲、刻苦学习,独立完成作业,会关心身边的人,学会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着装朴素大方等等。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低起点严要求,使学生在社会、家庭、学校三个环境中接触到每个社会人都能成为德育教育者。天天检查,人人关心,久而久之,就会“润物细无声”收到良好的德育成效。

2.合理利用教育资源进行德育教育。

教育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该随时把握教育的时机,使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1)寓德育于各科教育及活动中,把德育目标和任务渗透到教学过程中。(2)把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载体,尽可能使每一个活动都能使学生心灵受到感动、震撼和启迪。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锻炼、体验。(3)搞好校园的文化建设,创设优美环境。让学校内的一草一木都成为教育的阵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熏陶。如组织学生了解校史、校训、校风,学习杰出校友的事迹,培养学生爱学校的感情。(4)利用各节假日和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及时总结和反馈一周内的各类信息,弘扬正气,表扬好人好事,把不正之风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3重视学生的道德实践

学生的道德品质是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接受外界影响,并经过学生的主体内化过程才形成的,叶圣陶曾说过:“道德必须求其能够见诸践履,意识必须求其能够化为行动。”学校德育的成效最终表现为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这就是决定德育的过程和因素是否真正内化为学生素质。丰富的社会实践是学校德育的必要扩充和延伸,在今天多样化信息化的社会,学校不再是封闭的教学场所,而是开放的,整个社会的重要一环。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让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是新时期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军事训练、公益劳动、社区服务科技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现在国家已经对初、高中学生社会实践的时间作出了规定,为此建立经常性、制度化的校外实践基地,充分发挥乡村,街道、企业等的优势,已成为学校德育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4家校合力,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

“人的个性及其发展是社会环境的产物,社会因素构成一个教育的全部源泉”,而家庭是社会环境中最主要的一种社会基本群体,是组成社会的分子。古往今来,家庭不仅是其子女赖以生存的场所,也是学生接触最早、受教育最深的教育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信息化,家庭教育的功能正在不断增强。

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与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协调一致,对子女百依百顺,娇生惯养,包括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包办代替,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拔苗助长,过分溺爱子女,把孩子逼上了“家庭小皇帝”的“宝座”,甚至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学优品劣”的学生。所有这些现象,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由此可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势在必行,我在教育实践中尝试开展如下工作:(www.daowen.com)

(1)知——让家长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事实上,家长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女品学兼优,办事能力强,更希望他们出色成才。这些想法与学校德育目标是一致的,学校只要在教育活动中与家长们建立信息沟通的渠道,就可以避免出现“双方目的相同而手段各异,造成受教育者茫然不知所措,最终收效甚微”的现象。为了让家长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了解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的基础上,利用家长座谈会向家长介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使家长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与学生健康成长的密切关系。同时也使家长明确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使家长在思想上真正与学校取得共识,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工作。同时还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通过学生与家长的交流,让家长把对子女的爱融入到学校的德育工作中。

(2)助——请家长参与和协助学校的德育活动。在具体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认识调动家长积极参与和协助的重要性,要正确的引导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组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巨大潜力。

第一,为适应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可邀请家长走进校园,与家长共同做好学生德育工作,首先,请家长到校参加观摩活动,让家长们在观看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子女的优缺点,从而引起重视,增强育人的责任感。如:我组织初二的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比赛,初三学生进行劳技制研竞赛,吸引了很多家长。通过比较,家长们找到了差距,懂得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世界的竞赛很激烈”和“山外有山”的道理,认识到必须教给孩子生存的本领、独立的能力。其次,教师与家长彼此之间接触,有利于在教育方法上取得共识,形成合力。借活动机会双方交流学生在校和在家的表现,从中相互沟通,共同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教育的成功创造条件。

第二,通过家访活动,让学校德育走入家庭。学校发动教师定期进行家访活动,使学校的教育要求为学生家长所了解。有家长督促,学校检查,促进了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提高。同时充分发挥家长的特长,让学生在不同的家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开阔视眼,锻炼能力。实践证明,这样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树立大德育观

大德育观即教育的社会观,具体是要求德育从我们所处的时代大背景上去思考,观察各种德育现象,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放在整个社会的大潮流中去探索、思考,在学校树立“三全”德育思想,即全员—所有教职工都是德育人员,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全方位—学生所有教材都是德育教材,充分挖掘各种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全过程—将学校所有活动均视为德育活动,抓住一切机会,全面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形成“人人都抓德育,事事与教育有关”的德育工作大环境。

总之,加强学校德育,提高德育的实效,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我们应竭尽全力,以国家的繁荣昌盛、民族的兴亡安危为己任,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正确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振奋学生为祖国、为四化而学习的刻苦精神,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