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是社会德育的一部分,学校德育不可能离开社会德育大背景而独立存在,所以,国民精神状态是学校德育的直接操纵者。
学校重视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本质功能所决定的,青少年是社会道德最敏感的反映区,社会道德的热点问题往往留给孩子的影响是更深远的,所以“大人得病孩子吃药,社会有问题学校作反思”的防范性德育实践在学校尽管议论纷纷,但出于教育者的职业良心也从未停止过。
社会道德的本体是人,精神与物质是构成人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部分,二者的相互转化促进了以至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但是过渡的偏向某一方也会造成人及至精神发展的不平衡。
文化大革命我们把政治理想推到了顶峰,斗私批修到了“一闪念”灵魂深处爆发了革命,这种纯了又纯的精神险些使我们的国民经济走向崩溃。
改革开放,在向西方物质文明学习的过程中,不可抑制的物质欲给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的困扰似乎是文化大革命又走向了另一端。
追求精神的充实,物质的丰富,是人发展自我不可缺少的两个力点,也是社会进程不能偏废的两个轮子。君不见几年前物质热的同时,宗教也在风风火火地热起来,有人说是迷信在复潮,事实上是不少人在物质欲的迷茫中追寻一种精神的自慰。
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性决定了我们自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坚定地向市场经济迈进,一方面又紧密地关注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确定,经过“两手都要硬”的反复,以至启动“五个一”、“六个一百”工程直至今年党中央“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力度,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道德的爬坡正在与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协调起来。
社会学家认为,“一个民族要推广物质文明的创造,那它就应该在精神文化领域作出更大的创造”。德育是当前世界性的难题,西方焦虑、东方困惑,探讨未来教育模式的第一挑战联合国的国际会议认为是德育,并且一致认为在这一热点问题上“西方已经没有办法了,要到东方,到中国寻找答案”。应该说联合国的这一选择是正确的!因为我们五千年文化的基础是非常雄厚的,我们改革开放的目标又是十分明确的,国民对社会道德效应的舆论始终是强烈的,学校在阵阵妄自菲薄的喧闹中也从未中断德育的探讨。面对世界的期望,面对中国2010年的发展规划,我们德育的起点应该确立在更高的层次上。积极探索、创造适应时代发展的德育新模式,这应该是我们思考当前学校德育改革实践的首要出发点。(www.daowen.com)
第二是德育实践的立足点问题。如何正确对待今天的社会德育所必须面对的最现实的问题。也是创建德育新模式的关键。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定为我们的德育实践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实验场,这是中国道德教育以崭新面貌走向世界的最好时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今天的开放社会更为真实的反映了社会的本来面目,真与假、公与私、美与丑、善与恶从来就是相对而言,相对比较而客观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精典论著是在资本主久残酷搏杀的时代中诞生;世界伟人的惊世之举几乎没有一个与顺境有缘;人的免疫能力是在强制注射的细菌抗争中增强起来的;新的德育观念也必须经过市场经济的考验而澶变。因此面对新的挑战哀叹“德育无奈”,“德育无能”这实际上是“德育万能”论的翻板。
其三是德育实践的着力点问题。马克思认为“任何领域的发展不可能不否定自己以前的存在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否定单一计划经济模式的过程建立起来的。我们德育工作也必须在清理,否定旧有模式的过程中不断创造更适应时代需要的道德教育。
从现实来看,学校德育之所以不能“入心”“入耳”的重要原因之是我们不少同志仍在延续“政治运动方式”来搞德育。产生这种模式的根源是我们在文化大革命中把德育只作为一个政治过程来对待,认为政治就是德育,实施德育就必须搞运动、搞活动。为了把运动搞大搞活,德育工作者就必须不断地搜肠刮肚思考政治口号,组织能促进群众运动高潮的一个又一个主题。所以今天这个“运动”,明天那个“旋律”,孩子赶上哪一拨就是哪一拨,德育万变不离其宗的东西反而倒被淡化了。与此相关的德育实践着力点要么过高,要么过于概念化,扎扎实实贴近青少年的东西越少孩子们就越不感兴趣。原因之二是德育行为过于学校化。似乎什么问题都想通过学校上课来解决。孩子不爱劳动就开劳动课,孩子自私不礼貌就开品德课,孩子心理素质差、禁不起挫折再开心理健康课……这样开来开去,家庭、社会又该承担什么责任呢?事实上伦理道德教育,困难、挫折孩子身边随身即得,何必去刻意制造!学校把洗袜子、晒被子、糊窗户缝、敲钉子、炒米饭都搬到课堂上来,是强化劳动呢还是冲淡了劳动的神圣。应该说信息时代伴随影视长大的孩子们的生存教育不在于个别技能,而在于他对“劳动创造世界”情感的真实投入。
原因之三是对德育过程的认识有待于全面。德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理论上可以成立,但在实践中它几乎包含在所有的学科之中,单一的、纯学科的认识相反倒不利于它的存在,因为它本身就不是孤立的技能。过去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把德育作为政治过程来对待,改革开放之后,我们重视心理的研究,因而又强调了德育是个心理过程,但事实上智育的基础是心理,它突出了人的认知过程;而德育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一种伦理文化,因而它更贴紧于文化,它在很大程度是一个文化过程。例如古代岳飞的“精忠报国”是以文化为载体影响着青少年,今天“连续剧”的效应那么生动具体,孩子又怎么能愿听枯燥的“说教”与单一“灌输”呢?
原因之四是德育实践转换的深度不够。转换方式需要继承与发扬,需要克虚务实,尤其是要在克虚务实上下功夫。形式主义走过场的广告式德育,人们已经厌倦了,刮风式的文明已激不起人们的热情。人们更需要的是深层次的思考。例如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延续多年的“地大物博”,“四大发明”,曾在封闭的环境中唤起民族的自信心,激发人民更加自力更生建设新中国。然而今天在走向世界的开放背景下,人均物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事实,是否应该把民族危机教育作为爱国的主要内容呢?例如少先队组织,它本来就是孩子的组织,是孩子形成团体学习合作的重要的组织形式,但是成人怎么也淡化不了的过多干预,以及装饰的、点缀式的利用,已使这个组织的生命力逐日削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张先翱教授在一些学校开展假日小队活动,打破了队章的一些建制,以另一种形式把组织还给了孩子,这对我们来说是一重要的启示。
总之,我国拥有世界最庞大的德育队伍,开展新时期德育改革的实践已经拥有不少的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