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德育在社会进步中起积极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指出: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渗透在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学校德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德育把一定社会的思想意识、政治观点、道德规范,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转化成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意识、政治观点和品德,作用于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来自社会存在,反过来又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它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道德观念,培养具有当代社会思想品德的人才,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我们要充分发挥德育的社会功能。
(2)德育在维护社会生活秩序中有重要作用。
社会的发展需要稳定的社会秩序和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
古往今来,历史上各个阶级和政治集团,在治理国家、维护社会生活秩序方面大体上有三种办法:第一种办法是人治,第二种办法是法治,第三种办法是德治。实践证明,德治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遵纪守法的人多,违法犯罪的就少了,社会就能稳定和发展。相反,人们道德水平低,违法的人就多,社会生活秩序和工作秩序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可见,道德与法律有密切的关系。(www.daowen.com)
(3)德育决定学校教育的的性质。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遵循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为培养青少年一定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和道德品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德育制约人的发展方向,是解决一个人为谁服务的问题,最集中地反映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利益。所以,任何一个社会都十分关心德育的性质和地位,通过控制德育和强化德育来控制学校教育,通过规定德育的性质、内容来决定和保证教育的性质与方向。
德育有决定学校性质的功能。社会主义社会的学校与资本主义社会学校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德育的性质和内容。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观点教育学生,培养无产阶级所需要的革命接班人,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服务。我国学校通过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在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中也有导向作用。德育决定各育的发展方向,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保证。通过加强德育,可以促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
德育在提高全民族素质方面起着至关重大的作用。青少年是整个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素质如何关系到整个民族未来的素质。因此,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必须加强学校的德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