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道德内化,是指学生把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通俗地说,就是学生对德育的要求入耳、入脑、入心,从而变成自己的行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道德内化的问题,对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道德内化是培养中学生良好品德的关键,实现内化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道德教育的主要内涵在于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铸造人们的道德人格,实现理想的道德境界,其目的在于在整个社会范围形成普遍的、完善的道德人格。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是德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他必须按照一定社会的教育要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当学生经过教育者的启发、引导,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以后,由客体又变成主体。德育过程不是单向传递思想道德规范的过程,而是教育者与学生思想情感交流的双向活动过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在接受某一思想道德教育以前,已接受了社会、家庭成员的某种影响,积累了一些道德经验,(有主体意识),因而学生具有能动的、积极的反作用,能改造外在的教育影响。如果教育者所施予的教育影响和学生的思想状况一致,就会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即学生对某一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认同与接纳。反之就有可能产生漠不关心或逆反心理;就有可能对教育采取拒绝和排斥的态度。
如何把外在的教育影响,变成学生自身的需要,这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关键。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学校德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实现道德内化。学校在道德过程中,不要流于形式,也不要满足于常规的灌输和简单的说教。而应遵循道德内化的规律,重视知、情、意、信、行诸要素在品德发展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第一,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教育
要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教育,使学生知道道德常识,懂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公民只有不断加强对道德理论、原则和规范的学习,掌握了道德知识,自觉进行道德修养,才有明确的方向,才能做好本职工作。这是把社会主义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内在品质的首要成分。
第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好恶的情绪和态度。道德情感一旦形成,就会产生一种稳定而强大的力量,积极地影响和调节人的道德行为。革命导师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在德育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道德情感,将学生置身于生活的现实矛盾之中,激起他们情感的波澜,产生深刻的情感体现,从而内化为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而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动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学生缺乏道德情感的体验,在学校生活中就会表现冷漠的态度,有的无心向学,甚至违反校纪校规。(www.daowen.com)
第三、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的力量和精神。在德育过程中,培养学习的道德意志,使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能严格要求自己,面临困难和挫折能经得起考验。特别是面对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能有较强的抵抗不良思想行为腐蚀和引诱的能力。对自己存在的缺点和错误,一经认识,也能够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改正也快。具有坚持道德意志的人,才能逐渐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第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信念
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发自内心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真诚信仰和责任感。它是深刻的道德认识、炽热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等的有机统一。具有稳定和持久的特点。在德育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信念,使他们把未来所从事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把个人前途和国家、民族的前途结合起来,决心为实现崇高的理想而不懈地奋斗。
第五、促进学生实现道德内化
在道德品质结构中,上述四个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但它们还属于道德意识的范围。受教育者(学生)如果只停留在这些阶段,而不实现地去履行道德义务,那么就只能说他具有道德品质的愿望和动机,而不能认为他已实际具有了道德品质。在德育过程中,我们更要重视学生道德内化。不但让学生对社会主义道德真正认同,还要从认同发展到内化的程度。也就是说让学生把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把道德意识变为实际履行道德义务的职业道德行为。实现从道德意识到道德行为的飞跃。学生接受的道德一旦达到内化的程度,即使将来走向社会,也会持续下去,以至逐渐形成履行道德义务的行为习惯。
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人的思想品德稳固化的基本标志,也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此,帮助学生实现道德内化,对于提高中学德育的实效性,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