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人们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长期以来,人类社会按照地域划分为许多国家,这种情况还将在人类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每个国家的人们,总是要在祖国的怀抱里,在祖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特定环境中生活和发展,竭尽全力为祖国昌盛和人民幸福而奋斗。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数千年来,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成为祖国统一、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给予中华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进步以巨大的影响。作为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爱国主义使中华民族能够经受住无数次自然的、社会的难以想像的困难和风险的考验,而一直保持坚定的团结和旺盛的生机。当前,仍是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外侨胞团结凝聚、共同奋斗的重要的精神力量。(www.daowen.com)
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建国以来,学校的爱国主义一直受到特别的重视。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新时期,也是如此。1983年7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发出的《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要使我国各族人民,从儿童时代起,就把‘祖国母亲’铭刻在自己的头脑中。”同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坚持从爱国主义教育入手,以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为起点,引导他们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把爱国主义的觉悟和感情,变成奋发图强、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做好准备的实际行动,并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1994年9月,中共中央又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该《纲要》提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认为“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学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纲要》就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具体要求,都作了详细论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