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性化的回归,管理将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管理环境和管理要素,传统管理显得越来越不适应。
在复杂快变的环境中,面对庞杂的管理难题,显得尤为不适应的,是传统管理理论对理性和科学分析的过分强调。它强调通过管理分工和严格的等级制度来提高组织效率;把人视为实现组织目标的工具,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方式是线性的和确定的,对于任何管理问题的解决都力图通过设计或优化的思路加以解决。传统管理理论在环境相对稳定,企业管理问题相对简单的情况下确实收到了良好效果,然而当环境变得越来越不确定时,这种线性思维方式将逐渐让位于非线性思维方式。按照Stacey的说法,有效的组织是“处于完全命令和完全随心所欲之间,并且在这一边界之内运转的自然的自我组织制度”。这个“边界不稳定的区域”在技术上被称作“模糊”。对这种“模糊”的处理,单靠强调严格的科层体制和优化、设计的传统管理理论显然不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同时,系统观被引入组织管理领域后,它强调人在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动作用,认为系统中的人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时不是对外界完全的镜像反映,而是带有强烈的个体动机倾向性,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行为方式,从而对组织绩效产生影响,这是人性化回归在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继而,学者们终于意识到在面对这种“有人参与的”复杂系统时,西方高扬理性、崇尚科学的传统理性管理模式将表现出“控制”困难或合成谬误等局限性。
传统的管理模式的局限性让人们逐渐认识到组织管理完全不像一架机器,只要按“设计图纸”制造和使用,就能使其按规则运作并取得预期的效果。而与西方理性模式形成鲜明对照的东方非理性文化模式,它主张人与大自然是“天人合一”,没有精神地和技术地统治自然的要求,不主张向外探求扩张,而重视自我修养和内心世界的平衡,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融合和社会稳定,东方文化对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处理、关注整体性和人文需求的思想精髓恰恰可以弥补或纠正传统管理模式的缺陷和不足。目前,管理领域的研究正逐渐从单方面强调科学和理性、硬性和数量化的“硬”指标,转而开始重视人的情感、信念、价值准则、行为标准等“软”因素,即从纯理性主义的科学管理转变为关注理性与非理性相融合的管理模式。这势必意味着一种全新的“整合”。和谐管理理论就是力图将东西方两种文化理念加以结合,从而形成一套对不确定环境下组织管理问题新的处理方式。(www.daowen.com)
现阶段,这种基于西方理性模式与东方非理性模式整合的管理创新,是一场由信息技术推动的创新变革,它不同于工业革命时期由生产和交通经济发展所引起的变革。由于信息技术的中心作用是协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马隆等人称其为一场“协调引发的变革”。这无疑让我们重新反省并认识到强调协调与协作关系的我国古代管理哲学的睿智,也相信这也必然将是培育新管理模式的沃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