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水质演变与自然经济社会因素的关系及调度改善实践

水质演变与自然经济社会因素的关系及调度改善实践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水质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本书试图从人类社会发展与水环境变化耦合的角度研究水质变化的影响因素,从而为今后的污染治理和引清调度提供科学依据。水质指标采用黄浦江7个断面A值的平均数。来水量和降水量与水质变化呈负相关关系。

水质演变与自然经济社会因素的关系及调度改善实践

水质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本书试图从人类社会发展与水环境变化耦合的角度研究水质变化的影响因素,从而为今后的污染治理和引清调度提供科学依据。上海作为一个特大城市,人类社会活动和作用十分强烈,本书选取了两个自然因子(降水量黄浦江上游来水)和八个经济社会因子(国内生产总值、工业产值、农业产值、人口数、售水总量、生活用水量、污水处理能力、城市排水管道长度)共十项指标,数据分别源自《上海市水资源公报》、《上海市统计年鉴》。水质指标采用黄浦江7个断面A值的平均数。资料年限采用1983~2001年。

3.4.1 水文气象自然因素对水质变化的影响

平均降水量和黄浦江上游来水是影响水质变化的主要水文气象因素,也是最主要的自然因素。黄浦江上游来水是上海市主要的补充水源,且水质相对较好。来水量和降水量与水质变化呈负相关关系。从图4.5可以看出:

(1)黄浦江上游来水量和降水量基本呈现一个5年为周期的波动规律,与水质变化趋势不存在密切的关联,表明上述因子不是水质变化的主要因素。

(2)个别年份,如水量偏丰或偏枯,会有明显相反的变化趋势。

(3)1997年后降水量的增加对促进水质改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图4.5 降水量、来水量与水质变化趋势分析图

3.4.2 工农业和生活污染对水质变化的影响

图4.6 各类产值增长与水质变化趋势分析图

工业、农业和生活是水体污染的三大主要来源,本书分别以国内生产总值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农业产值代表工业和农业生产对水质的影响,售水量是城镇污水产生的来源,总人口和生活用水量代表生活污染对水质的影响。从图4.6和图4.7可以看出:

(www.daowen.com)

图4.7 人口、用水量与水质变化趋势分析图

(1)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速污染的进程,1991年以后随着上海经济的快速启动,污染速度加快,这与水质变化加速污染的第二阶段变化曲线是吻合的。

(2)在经济发展比较缓慢时期,水质变化曲线与城市的售水总量和生活用水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与水质变化前两个阶段的S形曲线变化是吻合的。可见,1996年以前,生活用水是影响水质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3.4.3 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和收集能力对水质变化的影响

我国目前的城市污水处理率还比较低,2001年全国平均仅为36.43%。从图4.8可见:

(1)上海的污水治理呈跳跃式的发展,管网收集能力也在不断增加。

(2)上海1996年水质的变化归功于治理能力的增强,上海的污水处理能力在1995年以前的12年间平均每年仅增长15%,而1996~2001年的6年间增长了140%,从而使污水治理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据统计,上海市污水处理率到2002年已达到60.4%。可见,污水处理能力是水质改善的重要保证。

图4.8 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与水质变化趋势分析图

从水质变化与人类社会发展相互作用和耦合的角度看,工农业和生活污染的深层次背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与此相对应的社会组织方式,这些方式及其变化,在众多的水质变化影响因素中,起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要改善水质,实现水环境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就不仅要重视污水的处理,还应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行为的根本层次,即人类社会发展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组织方式,来关注水质变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