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灾害影响程度是区域水利片建设的主要影响因子,同时它又是制约区域引清调度强度和广度的重要因子。区域排涝能力是根据区域雨型和雨强来确定规模的。如上海市郊区提出的24h降水200mm不受涝的标准,相当于20年一遇的排涝标准,而在台风、暴雨期间,以防洪排涝为主,区域口门集中排水,无法进行引清调度。
上海市地处长江口和太湖流域的下游,濒江临海,河网稠密,地势低平,上游承泄长江和太湖流域的来水,下游受东海潮汐影响,水流回荡,呈往复流,易受高潮、暴雨、台风、洪水等侵袭,存在着洪、潮、涝、渍、旱、盐、污等危害。据近千年资料统计,全市发生水灾的次数有496次,其中洪灾102次,涝灾231次,潮灾163次;发生旱灾的次数有109次。水灾平均每百年出现49.6次,即平均每隔2年发生1次;旱灾平均每百年出现10.9次,即平均每隔9年发生1次。潮灾与涝灾相遭遇的年份有58年,与洪灾相遭遇的年份有19年,与洪涝灾相遭遇的年份有16年,分别占潮灾163次的35.6%、11.7%和10%。可见上海地区防洪排涝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www.daowen.com)
根据周丽英等人(2001年)采用距平百分率的国际通用标准分析,上海近107年中共有涝年1年,为1999年;偏涝年9年,分别为1915年、1921年、1931年、1941年、1949年、1957年、1977年、1985年、1993年;偏旱年10年,分别为1898年、1925年、1929年、1934年、1967年、1968年、1978年、1979年、1984年、1988年。107年中灾害总数20年,降水正常概率81.3%。
为此,上海构筑了千里海塘、千里江堤、分片控制和城镇排水系统四道防线来保障城市的安全,并初步形成了以海塘、江泖圩堤和市区防汛墙为主的防洪防潮体系,以骨干河道和水闸泵站为主的分片治理工程体系,以乡村河道和小型泵闸配套为主的农田排灌工程体系。特别是水利控制片的建设,确保了城市的防汛安全,有效地实施了郊区的排涝,实现了农业的有效灌溉。目前已形成大包围控制线的9个水利控制片,总面积达4990km2,占全市总面积的72.5%。使这些区域的防洪排涝和水环境改善相得益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