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和谐的地位:宇宙平衡之道

和谐的地位:宇宙平衡之道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宇宙运行和谐,各个方面平衡,便不会发生水旱灾害的天塌、地动山摇的地陷,便会风调雨顺,阳光和煦,凉热适宜,从而使天地安宁,万物各得其所、共生共荣。在这里,中庸是手段,和谐是目的。和谐同时也是标准。从和谐与中庸的关系可以看到和谐的地位。在儒家那里,中庸被视为“天下之大本”,是世界的本体,而和谐则是中庸的目的和标准,可见和谐的地位有多么重要。和谐具有目的性,这就是它在道德和价值体系中的地位。

和谐为什么对天地万物有那么大的作用,竟能使天地安、万物荣?

前人看重和,有其深厚的哲学背景。在古人的观念中,万物的产生是和的结果。大致过程是这样的:先有元气,然后分化出阴阳二气,它们相互激荡形成和气,和气也叫精气,精气演化出包括人类在内的天地万物,这才有了我们面前的这个世界,和具有“生”的意义。生不只是产生,也包括其后的生存和发育。宇宙运行和谐,各个方面平衡,便不会发生水旱灾害的天塌、地动山摇的地陷,便会风调雨顺,阳光和煦,凉热适宜,从而使天地安宁,万物各得其所、共生共荣。正因为如此,我们说和是大道路。

现在要问的是,宇宙运行怎样才能保持和谐呢?这就要联系中庸

朱熹在解释题头这句话时这样说:“至静之中,无少偏倚,而其守不失,则极其中而天地位矣。自谨独而精之,以至于应物之处,无少差谬,而无适不然,则极其和而万物育矣。”(《中庸章句集注》)大意是,宇宙运行恪守常态,不偏不倚,由于保持中正,天地便处于正位。以这种严密地守持中正来应对万物,不发生一点偏差,使所有事物都适得其所,由于达到和谐,万物一片欣欣向荣。

显然,无论是《中庸》所言还是朱熹的解释,都把和谐与中庸视为一体。我们前面说过,中正是和的本质,这里还可以进一步补充说,中庸是和谐的前提,没有中庸就没有和谐。

三国时,魏明帝下诏,命令强征妇女,已经嫁给小吏和平民为妻的,一律改嫁给出征将士,还要求从中选拔美貌者充实内廷。太子舍人张茂上书劝道:陛下您是上天的儿子,百姓中的小吏小民是陛下的儿子。如今夺取那个给予这个,跟抢走哥哥的妻子嫁给弟弟没有什么区别,这种做法,对于父母来说就是有所偏爱了。(《资治通鉴》卷73)这样的征妇令实属罕见,偏倚至此,可以说是以极端的方式践踏中庸之道,一旦贯彻下去,势必造成社会混乱,和谐将不复存在,可见和谐是靠中庸来维持的。

这只是中庸与和谐关系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和谐是中庸的目的,离开和谐,中庸也就失去了意义。(www.daowen.com)

南北朝时,北魏出了一位孝文帝,雄才大略,以改革推动富国强兵。一个重大措施就是推行均田制,实现资源分配的公正。规定凡15岁以上男子,每人可以得到40亩农田,女子减半,每人20亩。奴仆婢女也有份,按照一般成年人的待遇分配田地。土地数量与质量挂钩,如果是隔一年才能耕种一次的贫瘠田地,数量增加一倍;如果隔两年才能耕种一次,数量增加两倍。农田同时与耕牛挂钩,一头牛配田30亩,以四头牛为限。官吏也配有土地,按照等级在任职地分配一份公田,调任时交回公田,由接任官吏使用。农人的田地属于私田,可以自由支配,公田不能买卖,如果私自卖掉公田,将追究法律责任。(《资治通鉴》卷136)

封建社会,孝文帝的做法可以算是中正了,他平均地亩为了什么?为了多打粮食,也为了民众安居乐业,创造全国上下的和谐局面,从而使国家迅速强盛起来。在这里,中庸是手段,和谐是目的。

和谐同时也是标准。看事情做得是否中正,有没有偏差,偏差有多大,就看是否带来和谐的局面及和谐的程度。如果出现两极分化,拉大贫富差距,民众心怀不满,就说明社会公正出现了问题,就要调整政策方针,否则要出乱子。

从和谐与中庸的关系可以看到和谐的地位。在儒家那里,中庸被视为“天下之大本”,是世界的本体,而和谐则是中庸的目的和标准,可见和谐的地位有多么重要。

不只是中庸,和谐对其他准则也一样。譬如对礼,《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学而》)再如对仁,朱熹说:“仁是和底(的)意。”(《朱子性理语类》卷第六)在这里,和谐都是作为目的而出现的,是礼的目的,是仁的目的。

和谐具有目的性,这就是它在道德和价值体系中的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