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是和的第四个内容。
亲,亲人、亲爱,是和的最佳状态,所谓亲如一家。古人非常讲究亲,认为亲情最铁、最管用,所以喜欢走亲情路线,用以经营人际关系和治理,打造其乐融融的亲情社会。所以《大学》《中庸》把齐家与治国平天下打通,贯彻共同的准则。《中庸》说,其实治国很简单。只要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地奉行孝道,“治国其如示诸掌乎”(第19章),治国就像一清二楚他观看手掌之中的东西那样容易。
将亲情用于域内,即所谓的爱民如子,前面已经讲了许多,这里看域外,主要形式是和亲。
汉朝始终坚持对匈奴的和亲政策,从高帝刘邦立国开始,每一朝都有汉家女子以宗室的身份嫁给匈奴首领为妻。元帝时嫁出去的是著名的王昭君,她生下一个男孩,被封为右日逐王。(《资治通鉴》卷29)由于和亲,原本敌对的族群成了亲戚。西晋时迁居长城以内的匈奴族群,认汉朝宗室为舅,其首领刘渊就是以刘氏外甥的身份走上政治军事舞台的。所以他建立的政权叫作“汉”,效法当年的刘邦自称“汉王”,还把被晋朝司马氏废掉的蜀国皇帝刘禅——勉强可算是刘汉的最后一位皇帝——尊为孝怀皇帝,供奉刘邦、刘备等人为神主,其起兵颇有为汉室复仇的意味。(《资治通鉴》卷85)这不是孤例,类似的做法不少。
唐朝继承了和亲传统。唐太宗时,敕勒(铁勒)族的薛延陀部崛起,形成对唐朝的威胁。太宗问大臣:薛延陀部在漠北称雄,现在制御它有两个方针,如果不发兵消灭它,就跟它通婚以进行安抚,二者挑选哪一个?房玄龄回答:中原刚刚安定,兵意味着凶,战意味着危,臣以为应当选择和亲。太宗说:对。朕既然是民众的父母, 如果对百姓有利,何必吝惜一个女儿。(《资治通鉴》卷196)其后跟汉朝一样,每一代都有宗室女子出嫁和亲,最著名的就是文成公主进藏。
不仅汉民族的政权采用和亲,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也喜欢走这条路。南北朝时,刘宋文帝刘义隆出兵讨伐北魏,北魏反击,兵锋直指刘宋都城建业(南京)。国主鲜卑人拓跋焘派人给刘义隆送去礼物,要求和解,提出与刘宋皇室联姻。他手指苍天说:我从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不是想传播自己的名声,而是想维持过去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让百姓安定下来。我愿意与贵国永远缔结婚姻,永远相互援助。宋国皇帝如果把他的女儿嫁给我孙子,我也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贵国的武陵王为妻,如果事成,今后将不再有一匹马南下骚扰。(《资治通鉴》卷125)(www.daowen.com)
高士廉 (清)刘源 绘
亲睦政策收到了战争达不到的效果。唐太宗时,四面八方,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都争先恐后进贡朝见,派出的使者在驿道上络绎不绝。在召见各国使者的朝会上,太宗对身边的大臣们说:汉武帝穷兵黩武30多年,造成中原疲惫凋敝,收获寥寥无几,怎么能跟今日以德服远、使不毛之地都成为大唐编户的局面相比!他这样问:自古以来帝王虽然能够平定中原,却不能制服戎、狄。我的才能比不上古人,取得的成果却超过了他们,你们说原因何在?大家歌功颂德,没有说出什么。太宗讲了五条,其中一条是:从前的帝王都尊贵中原人,鄙视夷人和狄人,唯独我爱护他们像爱护中原人一样,所以他们各个族群、部落依赖我如同父母。(《资治通鉴》卷198)
这说的是群体,个人也一样,以亲致和。还是唐太宗,英国公李世勣患病,大夫说需要用胡须烧成灰入药,太宗便剪下自己的胡须给他配药。这在今天不算什么,但在古代就不同了,按照《孝经》要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绝对不敢毁伤的。开府仪同三司高士廉病重,太宗到他家中流泪告别。高士廉去世,太宗前去哭灵。高士廉出殡,太宗登上城楼,遥望灵柩失声恸哭。司空房玄龄病重,太宗让他乘坐轿子进入殿内,直到御座旁,君臣相对落泪。太宗将房玄龄留在宫中医治,听说病情好转则喜形于色;病情加重则忧虑憔悴。房玄龄临终前,太宗握着他的手告别,悲痛得无法自制。(《资治通鉴》卷193~198)用于亲人的感情也不过如此,难怪唐初朝臣之间的关系那么融洽了。
有的索性认干亲。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国相。管仲认为所担负的责任与权位不相匹配,对齐桓公说:我担任了相国,尊贵是够尊贵的了,但还很贫穷。齐桓公就把商业税的十分之三赐给管仲,而这部分收入按规定本来是属于齐桓公私人的,他把自己的利益让了出去。过了一些时候,管仲又说:我已经很富有了,但地位还很低。齐桓公就把管仲的爵位提到高氏和国氏之上,这两家是上卿的地位。不久管仲又说:我的地位已经很高了,但与您的关系还很疏远。齐桓公就宣布管仲为仲父,意思是亲近的长辈。(《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由于这层关系,两人走得更近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