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好东西,是生活之道、处世之道、治国之道,然而人们却时常违背它,“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中庸》第7章)。人人都说自己知道,但择中庸之道而行,连一个月也坚持不了。
原因在哪里呢?
《中庸》用了两类对比找原因,一类是精英与草根,一类是君子与小人。
对前一类,这样说:“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第4章)孔子说:中庸之道实行不下去的原因我找到了:智者追求过了头,愚者达不到。中庸之道彰显不了的原因我找到了,贤者追求过了头,不肖者达不到。
对后一类,这样说:“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第2章)孔子说:君子奉行中庸之道,小人违反中庸之道。君子之所以能够践行中庸之道,是因为随时注重适中;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之道,是因为肆无忌惮。
很清楚,无论哪一类对比,结论都是,中庸之道难以实行,原因就在于人们不能以中庸的态度来对待中庸。这是同义反复,原因与结果是同一个东西,最终还是归结到中正上面。就是说,人很难做到适中,不是过头就是达不到。
小人心中无神圣、无权威、无敬畏,当然也就无原则、无规矩,根本不可能自觉达到中庸。
东晋有个袁悦,口才好,擅长游说,论述道理也很精辟。最初在淝水之战的头号功臣谢玄那里当参军,颇受礼遇。后来遇到父母丧事,在家守孝,除服后返回京城,随身只带一部讲述谋略杀伐的《战国策》。他对人说:年轻时读《论语》《老子》,后来又看《庄子》《周易》,里面讲的尽是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事,能增长什么本事?天下重要的书,只有《战国策》。到了京城后,游说会稽王司马道子,受到了特别亲切的款待,几乎扰乱了朝政,不久就被孝武帝杀了。(《世说新语·谗险》)
唐朝玄宗时,安禄山起兵造反,进军中原。张巡招募义军守卫雍丘,原雍丘县令令狐潮投降安禄山,带领叛军围攻雍丘。张巡命令郎将雷万春出面答话。叛军放箭,雷万春脸上中了六箭,居然一动不动。令狐潮疑心对方是木头人,派人打探,方知是真人。便对张巡说:从雷将军身上知道阁下的军令如此之严,然而我军强盛,你又怎么能够改变天道呢?张巡答:你连人伦都不懂,还配谈什么天道!(《资治通鉴》卷218)
袁悦、令狐潮这样的小人不讲道义,当然也就不可能奉行中庸之道。(www.daowen.com)
君子不同,视道为生命。然而由于太看重道了,太想按照道去做了,一发力就收不住,越走越远,以至于成了一种习性。
诸葛亮受刘备恢复汉室大业之托,鞠躬尽瘁,全身心扑在公务上。他事事操心,连校对公文这种小事都亲自去做。主簿杨颙(yóng)实在看不下去,径直进入室内,劝道:治政有体例,上级与下级的职责不能互相侵犯。请允许我以治家为明公您打比方。现在有一个人,让奴仆耕田,婢女烧饭,雄鸡报晓,家犬看门,黄牛负重拉车,骏马代步远行,各司其职,所有事情都有人去做。而他自己则从容不迫,什么都不用操心,整天只是吃饭饮酒而已。忽然有一天,他腻味了,把各种家务都接了过来,不再托付别人,事事都亲身去做。结果身陷各种琐事,弄得身体疲惫,精神困顿,最终一事无成。难道是他的智力不如婢女和鸡狗吗?不是,是他违背了作为一家之主的职责。所以古人说,坐着做出决策的人,叫作王公;而将决策变为行动的人,叫作士大夫。故而西汉时的丞相丙吉不过问有人死在路上的事情,却担忧过度使用耕牛从而影响生产;丞相陈平不肯掌握钱帛和粮食的数量,说自有主管者知道;他们深深懂得分工负责的为政规则。如今明公您治政,竟然到了亲自校对公文的地步,从早到晚没有片刻清闲,不是太劳累了吗!
诸葛亮认为杨颙说得很对,然而他就是停止不下来,最后生生累死。(《资治通鉴》卷70)
可见把持中正之难:小人做不到,君子做过头。
怎样才可以好一些呢?回答是,放下个人一切,遵循人情事理。
东汉名臣陈寔(shí),以品德高尚为世人所推崇。他出门往东访客,因为没钱雇人,让长子充车夫,次子当跟班。这天太史奏报朝廷:“真人东行。”桓帝时期的“党锢之祸”也把陈寔牵连其中。所谓党,就是一些观点接近的士人,不满现实,互相推重、标榜,褒贬善恶,形成一种力量;锢是禁锢,以宦官为主体的朝廷迫害、追捕、关押士人。党锢对国家来说是灾难,所以称为祸。党锢之祸中许多正直官员遭到逮捕,人们纷纷逃亡。还没有轮到陈寔,他却挺身而出,说:我不下监狱,大家都难逃灾难。竟然自己到监狱去,请求关押。结果关了没多久,就遇上大赦,被放了出来。
汉灵帝初年,宦官中常侍张让权倾天下,士人对他恨之入骨。他的父亲去世,归葬老家颍川,祭吊的人很多,但没有士人参加,只有陈寔一人前往。不久,又发生了第二次党锢之祸,士人再次遭到迫害。由于陈寔的缘故,张让多少有些顾忌,许多人的性命得以保全。(《世说新语·德行第一》、《后汉书》卷六十二)
陈寔可以说做到中正了。按照惯例,陈寔应该与士人保持一致,不参加政敌一方的葬礼,但他克服偏见,前往吊唁。看似对人,其实对的是情义,张让父亲跟他是同乡,老人去世,理所当然应该前去致哀,他的做法不合时宜,但合情理。
只要遵照情理,基本上可以保证不偏离中庸之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