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庸?
关于中,朱熹这样解释:“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中庸章句集注》)中是不偏不倚、既不过头又不欠缺的名称。关于庸,朱熹说:“庸,平常也。”(《中庸章句集注》)又引用程颐的话:“不易之谓庸。”(《中庸章句集注》)不易,不变化。所以平常意即恒常,泛指规律、准则。
在程颐看来,中表示的是道路,庸表示的是道理,“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所以中庸既可称中庸之道,也可以叫中庸之理。
看得出来,这里的要害是中。这个字跟先民的地域政治观有关。在前面谈天下的时候我们说过,商朝统治者分出四方,周朝统治者又划出五服,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围绕一个自己所在的核心位置展开。五服甚至可量化为数字,从核心往外推,每一服为500里。这个核心就叫中。它不偏向四方的任何一方,理论上说从中心出发到达任何一方的距离都是相等的。从这里可以看出,中是一个位置概念,意为立于中央。
《中庸》这样解释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第1章)这是以心为例讲中,喜怒哀乐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就处于中的状态。这句话可以参照《大学》第7章,那里说身心只要进入怒惧乐忧,就要偏离正位,所思所想就会走样变形。这告诉我们,中是一个状态概念,意为保持正位。
将上述两层意思合起来,中庸就是坚持中正的准则。(www.daowen.com)
孔子非常重视中正。
对于中,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找不到奉行中道的人来交往,只好跟狂者和狷者来往了。狂者进取有余,狷者保守有余。狂者和狷者都不属于中正性格,无奈性格中正的人稀缺,与狂者和狷者交朋友是退而求其次之举。孔子还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他告诫大家,人人都说一个人坏,人人都说一个人好,那就要警惕了,这里有问题,必须给予认真考察,千万不可盲从,因为这不合中正。正常情况应该是“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乡里面赞成他的人说他好,不赞成他的人说他坏。
对于正,孔子说得更多。譬如生活。“割不正,不食。”(《论语·乡党》)肉切的不方正,不吃。“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论语·乡党》)国君赐予的食物,一定要坐端正了先尝一点。“席不正,不坐。”(《论语·乡党》)席子不摆正,不坐下。“升车,必正立。” (《论语·乡党》)登上车子,一定端正站立。等等。
譬如治政。子路问老师如果您主持政务,首先抓什么?孔子答:“必也正名乎。”(《论语·子路》)那一定是正名分了。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为政就是正,你带头走正路,谁还敢不走正路?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官员自己行为端正,即使不下命令,民众也会自觉跟着走;官员自己行为不端正,即便喊破了嗓子也没人听。还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确实能够端正自身,从政又有什么?做不到端正自身,又怎么去治理别人?等等。
总之,中正是中庸的本质,抓住了中正就把握住了中庸之道。
那么什么是中正?这就需要知道更多的具体内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