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真诚对待认知:格物致知的重要性与孔子的智慧

真诚对待认知:格物致知的重要性与孔子的智慧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内修包括四个环节,这个议题我们谈真诚对前两个环节格物致知的价值。关于真诚对认知的重要性,孔子有句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是以诚对待认知。认知来自格物,格物首先是诚实地面对物,连事实都不肯承认是无法进行认知的。10天过去了,扁鹊又来了,远远望了齐君一眼,回头便走。齐君不治,死了。只要诚心诚意,就会完成格物致知。

真诚对待认知:格物致知的重要性与孔子的智慧

内修包括四个环节,这个议题我们谈真诚对前两个环节格物致知的价值。

关于真诚对认知的重要性,孔子有句名言。他叫着子路的名字说:“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由啊,我来告诉你应该如何求知!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样才能通向认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是以诚对待认知。

中庸》这方面讲了不少,倡导锲而不舍的精神。譬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中庸·第20章》)《中庸》对人们提出这样的要求:应该广泛地学习多种知识,严格地追究各种问题,缜密地进行思考,明确地给予分辨,坚定地予以践行。要么不学,学了没有掌握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搞懂绝不罢休;要么不思考,思考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践行,实行了不坚定绝不罢休。这种精神就是诚,真心实意,不掺假,不玩虚的。

司命 (明)陈洪绶

这里我们强调三点。

第一点,尊重事实。认知来自格物,格物首先是诚实地面对物,连事实都不肯承认是无法进行认知的。

战国时期有个名医扁鹊,去见齐国君主(有人认为应是晋桓公),站在边上观察了一会儿,说:君上有点病,在皮肤纹路里,要是不治疗的话,病会往深里走。齐君答:寡人没病。扁鹊离开,齐君说:医生追求名利,要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显示自己本领高强。10天后扁鹊又来见齐君,说:君上的病发展到了肌肉,要是不治疗的话,还会往深里走。齐君不答话。扁鹊离开,齐君满脸不高兴。10天后扁鹊再来见齐君,说:君上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要是不治疗的话,会往更深里走。齐君不答话。扁鹊离开,齐君很不高兴。10天过去了,扁鹊又来了,远远望了齐君一眼,回头便走。齐君派人追上去问原因。扁鹊说:疾病在皮肤纹路里,药汤冲洗再加上热敷就能解决;疾病发展到了肌肉,针灸扎亦可对付;疾病发展到肠胃,汤药可以医治;疾病进入骨髓,就是主宰生命的司命神也没有办法,如今君上的病已经进入骨髓,臣也就不说什么了。5天后,齐君浑身疼痛,派人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回秦国老家了。齐君不治,死了。(《新序·杂事二》)像齐君这样抱定成见,毫不尊重事实,怎么可能去认识事物呢?第二点,确定目标。

楚王在云梦泽打猎。管理园林的官员将野兽和飞禽从它们栖身的地方赶出来。鸟儿在楚王头顶的上方飞舞,鹿在他的左边奔跑,麋在他的右边跳跃。楚王拉开弓正要发射,一只天鹅朝他飞来,宽阔的翅膀像天边垂下来的云彩。楚王的箭搭在弓上,眼睛瞟来瞟去,拿不定主意射哪个猎物。(www.daowen.com)

这时神箭手养叔说话了:我射箭的诀窍是,在百步之外只摆放一片树叶,张弓放箭,十发十中。如果摆放十片树叶,我就没有把握射中目标了。(《郁离子》)

明确要解决的问题,认准了目标便咬定不松,像楚王这样徘徊犹豫,怎么可能达到认知呢?

第三点,坚持不懈。

战国时期,赵国的中牟有个叫宁越的草民,整天在田间耕作。他觉得十分辛苦,问朋友怎样才能脱离这样的艰辛?朋友答:学习,苦读30年即可发达。宁越说:让我用15年走完这段路程吧。别人休息,我不休息;别人睡觉,我不睡觉。就这样,他苦读15年,成了周威王的老师。

箭飞行的速度很快,但射程超不过二里地,因为它会停下来;人用双脚走路的速度很慢,却可以到达几百里以外,因为脚步没有停下来。如今宁越凭着自己的才能,再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诸侯的老师,难道不应该吗?(《吕氏春秋·博志》)

不是读书改变宁越的命运,而是执着和勤奋造就了他的辉煌。

以上三点体现的都是诚,尊重事实是对格物对象一心一意,确定目标是对要解决的问题一心一意,坚持不懈是对学习过程一心一意。只要诚心诚意,就会完成格物致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