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面对艰难险阻而不停止自己的脚步,把自己对事业的诚意坚持到底?因为他坚信自己的目标是善的。所谓“诚者自成”,其中的动力是善,是诚者对善的追求。这就表明,诚以善为前提。
至善是《大学》提出的三纲的主旨。这个问题我们在第一篇“大学的立人功能”中已经谈过,不再赘述。这里重复一句,至善是抽象说法,表现在生活中就是各种根本道理或规则。说诚以善为前提,意思是人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够达到诚。《中庸》说:“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第20章)使自己达到诚的途径是:不明白善,就不能够使自己达到诚。
这里出现一个问题。我们说过,诚是人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品质,这里又说必须通过学习道理才能做到诚,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在这个问题上,《中庸》把人分成两类,一类是“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一类是“择善而固执之者”。(第20章)前者是不用勉强自己就能贯彻诚的行为,不用思考就能懂得诚的道理;后者是通过学习道理,经过执着追求而达到诚。前者是圣人,极其罕见;后者是绝大多数人。圣人也是人,大家在人性上没有区别,都以诚为本性。所不同的是,在圣人那里,天性没有被遮蔽,或者很少被遮蔽;而在一般人那里,天性被遮蔽了,所以才需要通过学习把遮蔽剥掉,使诚显露出来。“自明诚谓之教。”(第21章)自,通过。由于是通过学习道理而达到诚,所以这个过程称为教化。
总之善者诚。
春秋时期的宋国,有位执政大臣叫子罕。一个人偶然得到了一块美玉,把它献给子罕。子罕请他拿回去。那人以为子罕不识货,解释道:这块玉石我专门拿给玉工看过,说是件宝物,所以我才敢进献给您。子罕摆摆手,说:你把美玉当作宝物,我把不贪婪当作宝物,要是我收下了这件东西,你失去了美玉,我失去了廉洁,你和我都丧失了宝物。还不如你把它拿回去,这样我们就可以各自保持自己的宝物了。
这样的官员还真是少见,那人行礼恳求道:我身上藏着宝玉,走到哪里都不安全,根本不敢越过乡界,您还是留下它吧,这可以使我避免被人害了性命。子罕点点头,将美玉留在了自己乡里。(www.daowen.com)
后来,子罕请玉工对美玉进行加工,然后卖掉了它。接着他找到那个人,把卖玉钱如数交给他。那人带着钱回到自己的家乡。(《左传·襄公十五年》)
子罕懂得道理,知道什么对自己最重要,也知道什么对百姓最重要,其揭示的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这里的君子指社会上层,小人指民众。所以子罕才说美玉(土、惠)是你的宝物,廉洁(德、刑)是我的宝物。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子罕才能真诚地对待那个人和那块美玉。
相反的是下面这个故事。
商鞅,战国时期成就最大的法家实践者,本名公孙鞅。他先到魏国谋事,其间受到一个叫公子卬(áng)的人的照应,两人情同手足。后来听说秦国招募人才,便只身前往,受到国君秦孝公的重用,主持变法,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当时秦国的作战对象是横在东进路上的强大的魏国。趁着魏国的庞涓被齐国的孙膑打败的机会,公孙鞅统领大军进攻魏国。魏军统帅正是公子卬。公孙鞅派人送信说:我当初与公子交好,现在你我二人担任两国统兵将领,不忍心互相攻打,我们见面一起谈谈吧。公子卬同意了。就在两个老朋友推杯换盏的时候,埋伏的勇士一拥而上,擒住了公子卬。随后公孙鞅下令进攻,失去了统帅的魏军顿时乱作一团,10万大军遭到歼灭。这一仗根本扭转了秦魏两国的实力对比,自此秦国的力量超过了魏国。就是因为这个功劳,秦孝公把商地15个城邑封给公孙鞅,人们开始叫他商君、商鞅。
秦孝公死后,新君即位,有人告发商鞅谋反。他只好带着一家老小出逃。魏国与秦国接壤,商鞅请求入境。魏国守将怀疑他耍阴谋,说:你连好朋友公子卬都欺骗,谁敢保证你不是在骗我呢!下令士兵把他赶回秦境。没有办法,商鞅只好逃回自己的封地,组织抵抗,结果被秦军杀死。国君觉得这么死太便宜了他,又处以五马分尸的刑罚,还杀光了他全家。(《史记·商君列传》)
商鞅卖友求荣,是个不诚的人,因为这段历史,谁也不敢相信他。他的不诚在于不善。他因为心目中没有道义的位置,根本不把友情、恩情当回事,所以才对公子卬耍阴谋下毒手。
要做人,先明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