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首语录是从道德的角度讲诚。道,客观大道理,天地万物遵循的大道路,故称天道;德通得,是人对大道理的获得,对大道路的复制,故称人道。道和德、天道和人道是一个东西,表达的是宇宙人间的本体。诚就是这样的本体,认知和把握诚乃是最大的得,即最高道德。
那么为什么说诚是宇宙人间的本体呢?《中庸》这样说:“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第26章)天地的道理,一个字即可说尽,那就是诚。天地运行独一无二,生化万物不可测量。这是说,万物是天地运行的产物,这个演化过程原原本本,完全出于天性,没有一点虚假的地方。天地养育万物也是忠贞不贰的,四季咬合,日出日落,昼夜更替,从不耽搁也绝无颠倒。
从格物角度说,正是在万物上面,我们看到了天地之诚,哪怕再微不足道的事物,再容易忽略的细节,也都传达着真诚的信息。“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揜,如此夫!”(《中庸》第16章)天地隐蔽的力量无可阻挡地显露出来,真实同样不可掩盖,情况完全一样啊!
诚作为本体,是一定要表现出来的。前面我们说过直字,除了不弯曲的意思外,还有正直地显示的意思,如所谓的“正见”。,这是直的篆体字,其中的乚(yǐn)表示藏匿隐蔽;十与目表示十只眼睛,在这么多眼睛的注视下,藏得再深也能被挖出来。
楚国人卞和得到一块璞玉,拿去献给国君楚厉王。厉王拿不准,让令尹把关。令尹说:什么宝玉,一块破石头!厉王认为卞和戏弄自己,便斩掉了他的左脚。厉王去世,武王即位,卞和又捧着那块璞玉献给新君。武王也拿不准,让令尹把关。令尹说:什么宝玉,一块破石头!武王认为卞和戏弄自己,便斩掉了他的右脚。武王去世,共王即位,失去了双足的卞和捧着璞玉在山中大哭,一连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光了,仍在哭,眼中流出了血。共王听说了这件事,便打发人去问卞和:天下受刑的人多了去了,为什么只有你哭个没完?卞和说:明明是宝玉,却偏偏说是破石头,忠贞的人被扣上戏弄君主的罪名而惨遭刑罚,这才是我痛哭的原因啊。共王被打动了,命人去掉玉石外面那层东西,发现它果然是宝玉。由于得之不易,便以卞和的名字命名,称“和氏之璧”。(《新序·杂事五》)
宝玉就是诚,早晚会破璞而出,不管这中间有多少曲折,真实一定要显示出来。(www.daowen.com)
这是借物言理。其实人也一样,只不过更复杂一些。
汉代仕女(清)王墀 绘
东汉末年有两位俊杰,一位叫管宁,一位叫华歆,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一起在园子里刨地种菜,发现地上有块金子。管宁仍挥锄如旧,在他眼里,金子就是一块瓦片。华歆却把金子拾了起来,随后又扔掉了。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屋外突然一阵喧嚣,有人乘坐华贵的马车路过。管宁照旧读书,华歆扔掉书简跑出去观看。管宁一刀割开席子,跟华歆分开坐,说: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世说新语·德行》)
华歆后来终于如愿,当上了朝廷的尚书令。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的皇后伏氏很是惧怕,写信给父亲伏完,倾诉心中的不满。消息走漏,曹操大怒,派御史大夫郗虑和尚书令华歆去处理这件事。郗虑收缴了伏氏的皇后印玺绶带,华歆率兵入宫抓人。皇后害怕,关紧大门藏进夹墙。华歆破门而入,凿开墙壁,把皇后生生拖了出来。(《资治通鉴》卷67)
华歆名声一度不错,被视为贤者,其实他的贤德是做出来给人看的,时机未到罢了,一旦条件成熟,就满不是那么回事。就像他破门凿壁一样,真相终归大白于天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