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正直之道:论直与正直,诚直的第四层意思,孔子告诉我们的启示

正直之道:论直与正直,诚直的第四层意思,孔子告诉我们的启示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诚的第四层意思是直。直,不弯曲,直接显露出来,所以直与正联用,叫正直。用在人身上,直表示本真的人生状态。他告诉孔子,说他们那里有个以正直出名的人,出面告发他的父亲盗窃别人家的羊。直就存在于这种相互隐瞒中。直出于天性,不仅合情,而且合理。东晋简文帝去世,孝武帝即位,他只有十多岁。这件事传到孔子那里,他说,这个所谓的正直人算怎么回事?《吕氏春秋》加油添醋,借题发挥,还借孔子之口把他打成名利之徒。

正直之道:论直与正直,诚直的第四层意思,孔子告诉我们的启示

诚的第四层意思是直。

直,不弯曲,直接显露出来,所以直与正联用,叫正直。用在人身上,直表示本真的人生状态。孔子非常看重直,说:“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人来到世上就应该本真地活着,反其道却能维持生命,不过是幸免于难。他提倡“质直而好义”(《论语·颜渊》),向往“直道而行”(《论语·卫灵公》)。这种人生状态,孟子有一个形象说法,叫“赤子”(《孟子·离娄下》)。赤,红色;刚生出来的孩子,皮肤呈红色。他没有受到任何人间污染,本真地对待一切,为此人们称诚为赤诚、本色,喜欢说孩子般天真。

天真,意为真是天然的。正是这个天切中直的要害。

《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楚国有位叫沈诸梁的人,是叶邑的大夫,人称叶公。他告诉孔子,说他们那里有个以正直出名的人,出面告发他的父亲盗窃别人家的羊。孔子大不以为然,说我们那里正直的人的做法不一样,父亲要替儿子隐瞒,儿子要替父亲隐瞒,“直在其中矣”。直就存在于这种相互隐瞒中。(《论语·子路》)隐瞒竟成了正直,简直不可思议,为什么孔子这样说?这就要从天性来解读了。

清明上河图人物)市民

隐瞒表现的是父子之间的关系,告发表现的是个人与官府之间的关系。要问的是,就人的天性而言,哪个关系更优先?显然是前者。父子关系是天和,个人与官府的关系是人和,天和大于人和,如果面临选择,人一定会站在父子关系的立场上,所以孔子说父子相隐为直。这就告诉我们,出于天性的就是直,就是真、实、忠,也就是诚。(www.daowen.com)

中庸》说:“率性之谓道。”(第1章)顺着天性叫作道。道,道路、道理。直出于天性,不仅合情,而且合理。反之则是曲,像那位告发父亲的儿子,其天性已扭曲变形。

东晋简文帝去世,孝武帝即位,他只有十多岁。天都黑了他也没去哭丧。侍从提醒他:按惯例应该去哭了。孝武帝说:悲痛到来时自然就会哭,什么惯例不惯例的!(《世说新语·言语》)

那么,对于楚国那位告发父亲的人,世人怎样看呢?四个字:存心不良。《吕氏春秋》这样讲这件事:他向官府告发父亲偷了别人的羊,官府把他父亲抓了起来,定为死罪。这个人又请求代替父亲去死,官府同意了。行刑前他大发牢骚,说我告发父亲不是很诚实吗?我代替父亲受刑不是很孝敬吗?又诚实又孝敬却被拉出去砍头,那么这个国家里还有不应该被处死的人吗?楚王听说后,没有杀他。这件事传到孔子那里,他说,这个所谓的正直人算怎么回事?利用一个父亲为自己两次捞取名声!(《当务》)《论语》只说他告发父亲,别的一概没有。《吕氏春秋》加油添醋,借题发挥,还借孔子之口把他打成名利之徒。这么糟践他,说明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实在太差劲。

不是说追求名利就不诚,而是说他别有用心,拿老爸当牟利的工具。前面提过的东晋王述,简文帝这样评价他:才能并无特殊之处,也不淡泊名利,可真诚直率这一点,抵得上别人许多。谢安也称赞王述,说他去了皮全都是真率。(《世说新语·赏誉》)

正直是真性情,是善也是美。谁都愿意跟这样的人打交道,既放心又愉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