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袁著的悲剧与梁冀府前自尽

袁著的悲剧与梁冀府前自尽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梁冀府邸门庭若市,求见者携金带银在道路上前后相望,或者请求为官,或者请求免罪。袁著建议梁冀急流勇退,梁冀派人捉拿袁著。袁著装死,但仍未能躲过,被活活打死。郝洁、胡武与袁著交好,受到株连,梁冀杀光胡武全家60多口。郝洁知道不能幸免,在梁冀府前自尽,才得以保全家人。桓帝下令没收梁冀家产,由官府变卖,共计得款30余亿,全都移交国库。家风主要靠言传身教。

袁著的悲剧与梁冀府前自尽

古人讲家风,家风本质上是家庭的“明明德”,也就是通过家庭的道德价值观建设形成一定的风气。这种风气具有自己家庭的特点,或突出学,或突出勇,或突出信义,或突出仁善,等等。它相对稳定,世代相袭。

家风非常重要,风正家兴,风邪家败。

东汉大将军梁冀,从冲帝朝开始以外戚身份掌权,经过质帝到桓帝,把持朝政20余年,家族中出了3位皇后、6位贵人、2位大将军、7位侯爵、3位驸马、57位高级文武官员。梁氏家风极坏,梁冀贪婪成性,全家跟着一块儿贪。他的妻子孙寿被封为襄城君,把娘家十余人安排进官府,这些人在自己辖区内专门对付富户,手法阴险卑鄙:罗织罪名,严刑拷打,逼迫他们出钱赎罪,拿不出钱的人竟被活活打死。梁冀府邸门庭若市,求见者携金带银在道路上前后相望,或者请求为官,或者请求免罪。不要说主人了,就是门房的家财都有千金之多。

梁冀一家生活极其奢华。他与妻子孙寿在街道两旁分别兴建住宅,互相比赛,看谁的工程更大、更阔、更奇。梁冀极其霸道,官员凡是调动、升迁、选任,都必须先到他家上表谢恩,然后才敢到主管官职的尚书府报到。侯猛被任命为辽东太守,没去梁府进见,梁冀找个借口把他腰斩了。对于不满自己的人,梁冀更是残忍。袁著建议梁冀急流勇退,梁冀派人捉拿袁著。袁著装死,但仍未能躲过,被活活打死。郝洁、胡武与袁著交好,受到株连,梁冀杀光胡武全家60多口。郝洁知道不能幸免,在梁冀府前自尽,才得以保全家人。

对于梁冀的倒行逆施,桓帝终于忍无可忍,发动百官和宫中卫士突然包围梁宅,梁冀夫妇自尽,其他人被捕,连同亲戚,不分男女老幼,一律绑缚闹市斩首,暴尸街头。桓帝下令没收梁冀家产,由官府变卖,共计得款30余亿,全都移交国库。由于这笔额外收入,朝廷减收当年全国一半租税。(《资治通鉴》卷54)

一个不可一世的家族就这样在一瞬间灭亡了,是贪婪的家风断送了它。(www.daowen.com)

家风主要靠言传身教。这里先看言传。

春秋时期,楚国出了个名相叫孙叔敖。他小时候一次在外面玩,看见一条两头蛇,便把它打死埋掉了。回到家,孙叔敖小声哭起来。母亲问原因,他答:听人说看见两头蛇的人会死去,刚才我看见了两头蛇,我就要死了,要离开母亲了。母亲问:两头蛇在哪里?答:儿子恐怕别人遇到它,把它打死埋掉了。母亲安慰道:我听说暗中做好事的人,上天会报以福分,你不会死的。孙叔敖长大后,被任用为楚国令尹,还没有做什么,民众便相信他一定能够实施仁政,因为他有一颗仁爱之心。(《新序·杂事第一》)孙叔敖的爱心来自母亲的鼓励。

程颐曾经谈起自己的继母侯氏,说她善解人意,为了不使丈夫生气,遇事都往宽里说,唯独儿子们有了过错,绝不遮掩,一定如实告知。她常说:孩子之所以不成器,就是因为母亲心太软,常常对父亲隐瞒。她生了6个儿子,只活了2个,对其倍加爱护,但从不骄纵。儿子跌倒,她不让搀扶,呵斥道:你如果小心慢走,会跌倒吗?不管是自己生的儿子还是前夫人生的儿子,她一律严格要求,每见儿子们挑食,便说:从小就追求享受,长大了怎么得了!所以程氏兄弟一生都不挑剔衣食。(《近思录·齐家之道》)

家教的范围极广,甚至包括对待家庭财产的态度。西汉宣帝时有一对叔侄高官,叔叔疏广任太傅,侄子疏受任少傅;一个是皇帝的老师,一个是太子的老师。叔侄二人辞职还乡,皇帝和太子送给老师不少黄金。回到家乡后,他俩把黄金都卖了,天天宴请族人故旧。有人劝疏广购置产业留给子孙,疏广说:我难道真的年迈昏庸到了连子孙也不顾的地步吗!我家原来就有田地和住宅,让子孙在田间勤劳耕作,收获足以满足衣食之需,过上跟普通人一样的生活。现在要是再增加产业,使他们的收入多有盈余,便会导致他们懈怠和堕落。贤良的人财产过多,会磨损心志;愚蠢的人财产过多,会增加过错。况且富人是众人怨恨的对象,我早晚得死,做不到一直教育他们,既然如此,就不应该增加他们的过错而使他们成为众矢之的。再说了,这些黄金本来是皇帝用来恩养老臣的,我与大家共享皇上的恩赐,以度过我的余生,不是很合适吗!大家都认为他说得好。(《资治通鉴》卷25)类似的例子史书中比比皆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