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自我设计对学习的重要性:《大学》《中庸》导读

自我设计对学习的重要性:《大学》《中庸》导读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先于我们每个人而存在,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潜移默化地进入我们内心,萌发生长,开花结果。格物致知就是去除气质之性所造成的蒙蔽,用仁义礼智的认知去荡涤意念,端正心灵,从而让理的宝珠放射光芒,使天地之性彰显出来。所以学习的主体始终是个人,学习是一个自我挖掘、发挥的主动过程,外物、书本、老师只是引子,把学生的潜质牵导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自我建构的过程。

朱熹说:“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也。”(《大学章句集注》)修身以上指的是八目中的前四目即内修,做的是弘扬美德的功夫。

怎么个弘扬法?是外在灌输,被动接受吗?没这么简单。这要从人性说起。

关于人性,《中庸》有一句经典性表述:“天命之谓性。”(《中庸》第1章)天命,天的命令;性,本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上天赋予人的叫作本性。赋予什么东西?朱熹认为是理,他说:“‘天命之谓性’,亦是理。”(《朱子性理语类》卷第四)理,仁义礼智信等原则的泛称。所以《朱子性理语类》说:“性是实理,仁义礼智皆具。”(卷第五)人性是实在的理,仁义礼智一应俱全。

上天是如何赋予人性之理的?前面我们介绍过朱熹的世界观,在他看来,天地万物都是秉理而生,人也不例外,所以人天生就带着理。人性当然比物性复杂,它是一个系统结构,分为两大部分,一个叫天地之性,一个叫气质之性。之所以这样分,源头还要到理与气的关系中寻找。抽象的理不能单独存在,必须挂靠在物质性的气上面,于是形成理和气的混搭。之所以叫混搭,是因为二者虽然在一起,但界限分明,绝不彼此掺杂。于是人性就有了两个来源,一个是理,决定天地之性;一个是气,决定气质之性。这只具有相对意义,由于理气不分,气质之性中也还包含着天地之性。

(清画)山水

人与人的差别不在天地之性,而在气质之性。天地之性是纯粹的理,仁义礼智在谁身上都是一样的,表现的是人的共性。气质之性就不同了,表现的是个性。气有清纯和浑浊之分。人在形成之际,如果秉承的气清纯,其人性中善的成分就多,因为清气有利于理的显现;如果秉承的气浑浊,其人性中恶的成分就多,因为浊气把理掩盖了。《朱子性理语类》中有一个比方,理好像一枚宝珠,落在清水中依然光芒四射,落在脏水中就被污染了,变得昏暗不明。(卷第四)圣人、君子、小人、恶人就是这么来的。气越浑浊,人品越低下;气混浊到极处,人就成了衣冠禽兽。(www.daowen.com)

这实际上等于说,人天生就带着一套理念体系,就像身上流动着的血液一样。因此人们把天理和良心放在一起,称“天理良心”。

如同把上天解读为理一样,视人性为天理的复制也只是一种观念,无法通过科学证实。其实如果不就事论事,把生物遗转换为社会遗传,问题还是可以说通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出生、成长,而文化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仁义礼智等道理。它是前人世世代代的实践结晶和创造成果,以精神的形式存储在诸如书本、说唱、戏剧、风俗、人情、伦理、建筑、用品等各种物质载体中,形成一个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道德价值观之网,用哲学语言表达,叫精神客体。它先于我们每个人而存在,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潜移默化地进入我们内心,萌发生长,开花结果。这个客体可以叫天理、天道,它塑造我们的人性和良知。我们现在常说的文化基因,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回到学习。格物致知就是去除气质之性所造成的蒙蔽,用仁义礼智的认知去荡涤意念,端正心灵,从而让理的宝珠放射光芒,使天地之性彰显出来。所以学习的主体始终是个人,学习是一个自我挖掘、发挥的主动过程,外物、书本、老师只是引子,把学生的潜质牵导出来。彰显天地之性就是明明德,不是外力在你身上弘扬美德,不是改心换性、推倒重建、另起炉灶,而是复兴自己的本性,光大自身的美德。

明明德也是新民,是更新自己这个民,通过彰显美德来改变旧我,走向新我。这种更新连续不断,永不停顿。每天都彰显一些美德,如此积累下去,人格便会越来越丰满。这个过程就是自我建构的过程。

《大学》,大学问;大学问造就大人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