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修是八目的第一阶段,由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四个环节构成。
四个环节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就是格(gé)。格这个字含义很深,本意是画框,打一个格子,把对象放进去,包含接近、深入、改变、限定、批判、赋予格式等多层内容。朱熹说的格,是接近和深入,“格,至也”(《大学章句集注》)。格就是到达。王阳明说的格则是改变,“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大学问》)。格就是纠正,用正来纠正不正使其归于正。这跟他们两位各自的学说有关,朱熹奉行的是客观主义,王阳明奉行的是主观主义。朱熹要做的是从万事万物中认知道理,王阳明则是把心中的道理用于包括自己在内的世界。这两种用法都有道理,无所谓对错高下。
不光格物环节是格,致知、诚意、正心也都是格。致,推向极致,表现为对认知的反复印证,致即是格;诚,以真实的态度加上根本道理来考量自己的意念,诚即是格;正,依据良知和是非观纠正跑偏的心灵,使其归位,正即是格。就此而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四个环节实际上干的是同一件事,区别只在于具体对象不同罢了。第一个环节格的是事物,第二个环节换成认知,第三个环节变成意念,第四个环节深入到心灵。这就告诉我们,内修应该抓住格这个关键,在认真、反复、诚实上下功夫。
这一点王阳明做得好。他没事的时候也不闲着,把好色、好财、好名等见不得人的东西通通从心里面搜索出来,不漏网一个,然后逐一剿灭,连根拔除,叫这些龌龊东西永远不再现,不达目的,决不收兵。他把这个过程比喻为猫捉老鼠,良知好比是猫,它眼睛瞪着,耳朵竖着,邪念刚一萌动,立刻扑上去彻底剿灭,不姑息,不窝藏,斩钉截铁,决不手软,把心地打扫得干干净净。(《王阳明全集》卷一)这绝非唱高调,别忘了王阳明不光是大学问家,还是大实践家。其著述不亚于朱熹,学术上自成一派;经世不亚于曾国藩,统军平息过叛乱;德行也无可指摘,把心学的修养方法推向极致,是历史上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式人物,与孔子、孟子、朱熹并列,号称孔孟朱王。
四个环节,环环相扣:由格物到致知,由致知到诚意,由诚意到正心,形成一个逻辑合理严密的完整链条。其中贯穿的基本线索是学习。格物解决的是认知的来源,致知解决的是认知的深入,诚意和正心解决的是认知在自己身上的运用。运用其实也是学习,属于“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不光是印证,也是提高。(www.daowen.com)
学与智、知是一回事,提升学习的地位就是突出知(智)在儒家学说中的分量。明确这点非常重要。我们知道,《论语》以仁爱为核心,仁爱属于情,可以说《论语》坚持的是情本体;而《大学》的八目从格物致知起步,以把握根本道理为前提,这就把知提到了前面,可以说贯彻的是知本体,由此也就与《论语》形成了互补。这就与西方文化接近了,西方哲学,尤其近代哲学,是以认知打底子的,培根那句“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即为佐证。
培根
对认知的重视,使《论语》提出的自省有了内修这一新的内容和形式。虽然都是内在功夫,但内修更具体、更扎
实、更丰富、更完整,不光分出格、致、诚、正四个步骤,而且扩大了范围,把外界事物包含进来;同时突出了根本道理这个要害,即确立以是非为核心的价值观的工具性作用,从而使自省成为可以操作的一门功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